鱼头酒
(2008-09-01 00:00:00)
标签:
敬酒礼仪风俗宴请陪吃 |
分类: 吃心妄想 |
在南阳,稍微正规的宴请都会点一条鱼。
无论过去或是现在,鱼在饭桌上都属较贵的菜,列入“大件”行列。请客点它,能将宴请的档次急剧向过去叫“破费”现在叫“豪华”上拉升。
除此之外,鱼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可替主人表达格外和专属的敬意,所谓借此敬杯“鱼头酒”。
相信所有饭店的服务员,在其素质训练中最为下工夫和最为难以掌握的就是:判断客人中谁该喝这鱼头酒。
倘是服务员判断不准而将鱼头朝错方向,那不仅该喝者心中不快,东家更是恼怒,满桌的陪吃者也会跟着起哄。那情景仿如别国的炸弹误扔入本土,不仅引起慌乱,更会激起强烈反击。
由此知道鱼头酒之意义重大。
鱼头酒其实是一个饭桌上众客人中谁重要或者是谁唯一重要之身份的当场确认。
大部分场合,谁该喝鱼头酒即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从其座位和主人的介绍中就已明确。
但也有许多时候,你我经常是被贸贸然喊去坐在一起,经对桌上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进行判断,往往会有主次不明、敌我不分之感。就如竞选职位,每个人当然都有如期就职之期望,鱼头所向,则是期待的竞选结果之宣布。
此时,当鱼上来时,领导(东家)的选票固然重要,倘是再有更多的群众呼声,该喝鱼头酒者,则在举杯慢饮中就多添了几分肃穆和自豪。
自以为是、预期自己也可能是正对鱼头者也便放下心来,转而安静的吃菜。
比较麻烦的是,该喝鱼头酒者相当谦让,他会将鱼头转向别处。我对这类人士始终表示尊敬,倘他是个领导,则必是考虑群众利益的出色干部。
但主人和广大群众不答应,往往是你来我往,转上几遍方才平息。此中感情交流自然又多了几分,友谊之花满桌开遍。
相对少见的是桌上确实没有谁敢凭资格独享此鱼头酒,于是有人建议,鱼转到谁那儿谁喝酒。
又于是,桌子迅即转起,那鱼头就如遭弃的孤儿,向每一个转至面前的人发出收留的呼唤。
然满桌的人则如看见衣衫褴褛的脏乞丐,纷纷闪身躲避。其急促之态,恍然还有掩鼻的意思,仿佛此鱼臭不可闻。
鱼最后停下来对着的那人,必有沮丧加悲伤之情露出,极不情愿的开始寻找酒杯。其他人自然高兴,都如奥运会上战胜对手一般。
喝鱼头酒者被确认后,服务员开始带着幸福的微笑款款走来。我观察,那服务员的笑容中颇有法官般的从容和自信——公安已经把你活捉,检察机关又举证清晰,请你相信我会依法办案,既不重判,但也决不轻饶。
常规的“宣判”是:第一杯,一心一意。第二杯,好事成双。第三杯,三阳开泰。第四杯,四季发财。。。。。。
据说,一个服务员的基本培训是要至少说出喝十杯酒的理由,但大多数客人喝到三杯时即已不堪忍受。此时,服务员要以眼神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再来决定是继续“用刑”还是就此作罢。
鱼头酒喝完后,也会有喝酒者或没喝酒者再出建议:头三尾四。或者甚至:背五肚六。由此,战争由点而扩大到面,最终变为一场混战。
如此这般结束后,喝鱼头酒者需先举箸夹鱼(可吃,也可暂放入碟中),名曰“剪彩”,此后,其他人方可一哄而上,分而食之。
我因在单位未做过“一把”,在社会上未做过“富豪”,故受此折磨尚少。但我非常觊觎鱼头下面脖子上的那块肉,唯恐被别人“捷手先登”,如此“拉磨”时间,也算是间接受些煎熬。
在少有的喝鱼头酒经历中,我确实视那鱼头张开的大嘴如黑洞洞的枪口,让我率先去碰,极有子弹出膛之恐惧。另也会想起“鱼腹剑”之类典故,感觉这鱼极力推荐给我,总有什么阴谋在内。此也因了我对知识的格外留心,因我听说,为啥喝酒是“先喝为敬?”盖因为历史上是怕敬酒人在此中下毒。但鱼你们不先吃而要我先尝,是否其中也是有诈?
大多数时候是感觉庄重,犹如在万众瞩目中飞身而起去点燃奥运火炬,虽是荣耀,但总怕失手。
我的一位远处朋友,在饭店吃饭时被服务员“判”为喝鱼头酒者。那人估计从未受过如此祝福,脸上笑容马上如花朵般绽放,欣然接受。我看着服务员一杯一杯的将酒递进,他那“花朵”也就迅速由青变红。走出酒店时,他也确如那娇艳而怒放的鲜花,在夏风狂吹的南阳街头剧烈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