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标签:
北美洲宋体gb2312楷体f5e高考文综地理欧洲杯高考启迪慧想 |
分类: 教改鸡精(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试题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
A.①附近
【答案】:C
【解析】冰山来源于冰川。冰山分布在高山及高纬度低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纬度较低,排除;④虽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由于地处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③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受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因此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
2、
A.海浪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考查北大西洋暖流、中纬西风带对邮船的影响。综合考虑往返航线和不是帆船时代,洋流最主要。沿甲乙之间航线受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的影响,向东航行顺流而行,因此从甲→乙的时间短语乙→甲的时间。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
3、
①品种退化
A.②
【答案】B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因素: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说明产量大;“普通”脐橙价格低却滞销,说明这种脐橙品质较差,综上选B。
4、
A.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注意题干“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供不应求”,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需推广良种。选C。
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5~7题。
5、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6、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C.占用大量耕地
7、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8、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C.消费市场较广
9、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C.研发能力
10、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C.乙国的就业率
图4a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该城市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11~13题。
11、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答案】:D
【解析】:阅读图例,看图中面积较大的功能区应为工业区,选D.
【答案】:C
【解析】考查城市工业企业布局问题。图4b处为河流下游,不能使自来水厂;处于西北风城市主导上风,不能是垃圾焚烧厂和热电厂。选C.
13、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拥堵
【答案】:C
【解析】:考查新区开发常常会有的问题:公共服务配套不足,也是15题涉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前后两图比较发现“公共设施”土地面积有很大的增加,说明在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4~15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
面积/万hm2 |
沙 |
468.7 |
草 |
58.8 |
盐碱地 |
32.1 |
耕 |
16.6 |
沼泽地 |
10.7 |
建设用地 |
1.4 |
14、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答案】B
【解析】考查提取信息能力。该地生态恶化,由图5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所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选B.
15、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C.黄土高原中部
【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地理区域荒漠化问题差异比较。结合表格:区域草地面积为主,但荒漠化(盐碱地面积大,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土地面积大,沼泽湿地面积较小(松嫩平原中部较大),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选D.
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
16、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答案】A
【解析】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A.
17、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答案】D
18、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降水少,地形平坦
【答案】A
【解析】考查区域特点,考虑到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积累糖分而品质优良。选A.
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
C.6日5时20分
【答案】B
【解析】考查区时、地方时换算问题。甲地为15°E,即东一区,此时西五区为6日0时20分,东一区要比西五区早6个小时,即6日6时20分。选B.
20、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
【答案】D
【解析】考查地球公转运动昼夜长短问题。由晨昏线分布看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选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解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与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从图中基隆的纬度位置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同时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该地属于季风气候。基隆三面环山,北临港湾,因此在夏季,受季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同时还有台风雨及高温产生的对流雨;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
【答案】(10分)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5分)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5分)
22、(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ide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四川省(也可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糯红高粱”判断为四川泸州),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且位于紫色土分布区,土壤肥沃;甲有铁路线、高速公路及河流流经,交通便利;且由题干“该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可判断该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其不利的因素在于随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污染威胁加重;同时由于种植空间有限,产量也较低,因此“糯红高粱”种植业受到限制。
【答案】(10分)
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
23、(10分)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10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请考生在第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是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图11),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解析】关键是从沿海海岸地质剖面图分析沿海地区可能的自然灾害种类,珊瑚礁碎屑被搬运到海岸陆地以上,与海洋珊瑚平台之间为平均高潮位,说明可能海啸、风暴潮等海洋地质、气象灾害的可能性最大,这与太平洋西岸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多海洋地震、火山而引起海啸;西太平洋是世界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势力范围,从而引起海洋珊瑚碎屑随风暴潮搬运到沿海陆地。
【考点定位】考查西太平洋沿海自然灾害种类及产生原因。
【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26、(10分)环境保护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关键是从材料中是提取:“收集”、“拦蓄”、“资源化”利用(如转化为地下水、城市“绿色水库”——绿地湿地)等关键词。可从关键词各角度,并结合一般资源利用措施(如立法、意识)具体回答。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措施。
【答案】: (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Ⅰ卷
1.C
6.A
11.D
16.A
第Ⅱ卷
21.(10分)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5分)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5分)
22.(10分)
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
23.(10分)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4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2分)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选做题(三选一)
24.(10分)旅游地理
陆路交通可达性好(高速公路、铁路通过);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较近。(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26.(10分)环境保护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