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2008-07-19 19:48:16)
标签:

原创

建筑摄影

扫图

扫描

记录

文化

杂谈

分类: 创意

    下午,被深圳闷热的天气堵在家里,随意的翻看、整理着多年来拍的照片。旅游照很是随意松弛、透着悠哉与快乐,而建筑照却是刻意而严谨、透着一种唯美的倾向……。我的摄影技术一直很一般,尽管90年代初就身背两部相机为学院研究生会的宣传左拍右摄,出差考察调研时更是把大部分的经费消耗在菲林和冲洗上,但直到今天,在数万张的照片中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珍藏品,绝大部分是记录式的。技术虽然不佳,但对建筑摄影还是有一定的思考,下面是我91年写的一段心得:

    “一种文化能垂诸永恒,建筑物是最具启示性的纪录。在诸多艺术中,建筑物也最能生动地表达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情况。当人类的习惯、需要和欲望改变时,建筑物亦随之改变。建筑物能表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可惜的是,这种记载在古代是遗憾的,依靠的除去最强力的建筑本身外似乎只有文字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空间的图书、形色的诗篇------这些都是文字描述。 建筑摄影,一个出现时代远远落后于建筑本身的艺术,她使得建筑记录更加真实、更加经典、更加永恒!建筑摄影,须把建筑师精心演绎的三维以至四维空间体量用二维平面来表达出来,而且不能失去原作的精神和特点,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对她(建筑)的更深度理解和挖掘。 也正因如此,建筑摄影的最大魅力,就不再是真实了,而是在于它不仅是原作风貌内蕴的表达,更是摄影人自身对她所赋予的观察、思考,增加了更多的对比、反差、猛烈、暗淡……,它完全是一种二次创作! 建筑摄影,不仅仅是一种对建筑的记录……”

    近20年过去了,翻着当年胶卷照片扫描成的电子版,尽管没有实现或接近我心得中的摄影效果,但依然是那样令我感动,不仅是建筑的记录,也是对自己的记录,我想,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记录吧。

    说起那次江南行,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行“冲浪式”旅行,引发后来的数次冲浪游。何谓“冲浪”式旅行?是对应“多人划艇”式旅行而说的,意为单人自主式旅行方式。这种方式的自由度可想而知,其奇妙也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那次路线至今清楚的印在脑中:郑州---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无锡---苏州---杭州---绍兴---杭州---郑州,以上除在苏州指导学生实习外都属自由冲浪。
    整个行程中趣事层出,闲时再叙。记得当时在苏州,为了尽量跑遍所有园子,一早就爬起来,租辆自行车,在路上玩命,在园子里休憩。饿了啃烧饼,渴了向小巷里大爷大妈讨水。够惨,可真痛快。

    分享几张92年考察江南古典园林时拍的一些照片,扫描版的,应该看的出来有些年头了:

南京瞻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畅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寒山寺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虎丘斜塔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环秀山庄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留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狮子林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同里镇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网师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怡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苏州拙政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无锡寄畅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无锡天下第二泉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扬州个园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扬州瘦西湖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镇江金山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镇江焦山

建筑摄影之文化记录·鉴赏20年前江南园林(18P)

照片上的“天籁”二字是我初登网络时使用的第一个网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