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雅的汪曾祺——我与名人(3)

(2011-06-25 10:15:38)
标签:

汪曾祺

高邮

受戒

大淖纪事

畅销书摘

读杂书

文化

分类: 流云易逝日犹光(回忆录)

儒雅的汪曾祺——我与名人(3)



我与汪曾祺先生结识是199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一个文学研讨会上。但我与汪老神交已久,我是他小说的拥趸,他的《受戒》、《大淖纪事》让我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的语言风格更是我以为楷模的范本。我的小说习作都自觉不自觉地尝试这种轻灵的写法,当然只能是望其项背而已。

研讨会中间的休息时,在会场外的沙发上邂逅了汪老,汪老烟瘾很大,在过烟瘾。我上去和他打招呼,请求和他合个影,他欣然接受。然后我们就聊起来,汪老是江苏高邮人,而我在高邮上过两年学,所以我以此搭讪,以拉近我们的距离。谈起高邮的人和事,汪老当然也是兴致勃勃的。当时我在编辑一本名为《畅销书摘》的杂志,其中有个《百家侃书》的栏目,收录名家对于读书、藏书、品书等有关书的文章。我即向汪老组稿,问他有没有这类的作品。

提起了书,汪老谈锋便健,但他说最近没写什么文字了,但他写过一篇《谈读杂书》,有些读书的心得,收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晚翠文谈》一书中,不过手头没有这本书。我说没关系,我可以找,如果您同意,找到就用了。汪老点头首肯。

汪老大致说了他文中对读杂书的几点看法: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泡一杯茶懒懒地靠在沙发里,看杂书一册,这比打扑克要舒服得多。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我从法布尔的书里知道知了原来是个聋子,从吴其浚的书里知道古诗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现在还在吃的冬苋菜,实在非常高兴。第三,可以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第四,从杂书里可以悟出一些写小说、写散文的道理,尤其是书论和画论。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汪老交谈,真是这种感受。半个小时的会间休息,我和自己的偶像照了相,约了稿,受了教诲,我获益匪浅,那种兴奋难以言表,下半场的研讨会,我都不知所云是何,依然沉浸在与汪曾祺先生交谈的愉悦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