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三日之百岁宫

标签:
九华山百岁宫万年禅寺无瑕和尚黎元洪 |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


2009年国庆长假去了安徽的九华山。
旅游去各地,都会有被忽悠的感觉。被誉为佛国胜地的九华山呢?我们到的第一天,安排停当后,便去拜庙。当地遍是卖香的店,一个老板很热情地告诉我们,首先要去财神庙烧香,庙不远就在九华老街旁边的山上。我们在他的劝说下,花了好几十元买了香,据说到山上庙里要好几百元。可后来才知道,这些香最多只要三分之一的钱就可随处买到。
我们虔诚地去拜了菩萨,敬了香。又有人说,还要顺着小路上山,财神殿还在山上。于是我们又沿石级往山上走去。山是陡峭的,登山对于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不是轻松的事。但我们还是往山上攀登。
走了好久,不断休息,把气喘匀了,就继续前行。一路有人从山上下来,我们问:还有多高呀!人家说,才三分之一吧。抬头看去,云峰缥缈,绿树葱茏,间或一阵山风拂面,倒也凉爽宜人。
汗水满面,腿也感到累乏,但已经上了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呀,还是向前走吧。
大约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山顶的黄色的寺院的墙了,心中不禁为之一爽。
到了寺庙,才知道,我们来的是著名的百岁宫。百岁宫,座落于插霄峰(东峰)之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与祗园寺、东崖寺、甘露寺同为九华山“四大丛林”。
这座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瑕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时过三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起视之,见无瑕结迦趺坐,面色如生。于是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明思宗祟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慧广和尚因就以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法宇规模,秩始其备。”正因为万年寺是为纪念百岁公无瑕和尚而兴建的,因此又名百岁宫。
山顶上人很多,大多数人是乘缆车上山的。我们是步行登顶,当然有些自豪感。
石库式的大雄宝殿门(也是山门)门头上,悬挂着“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楷书寺名竖匾,出自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之手。大殿四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焚香叩首,膜拜了如来和肉身菩萨,祈祷佛能保佑我们心想事成。
环视周遭的绿峦翠峰,心胸为之开阔。先前种种不快及登山的劳累,已经云消雾散了。
想到我们徒手登山已是不易,那当年建筑此庙更为不易。那位无瑕和尚修行悟道几十年则更非易事。念至此,顿有所悟:人生即如登山,总有坎坷崎岖,然而,只要奋力向前,终有登峰极目之成。
当我们重又拾级下山时,心情便愉快了许多。旅游之乐也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