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漠一日行

(2011-06-02 14:02:44)
标签:

大漠

敦煌

玉门关

鸣沙山

月牙泉

分类: 四海任徜徉(游记)

到大西北去走一趟,去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黄土高原的风情,是我很早时就有的向往。2005年6月,借着到《大敦煌》剧组探班的空隙,做了大漠一日行,行程是玉门关、鸣沙山和月牙泉。

 

蓝天黄土情

 

大漠一日行

现今社会人的心灵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日益剧烈,人们渴望宽松,无拘无束,由于生活的制约给人带来的烦恼和局限会让人难以承受。

等你真的亲临大漠时,感觉又会不同,蓝天湛湛,白云渺渺,黄沙漫漫,色彩分明,简单明快,你尽可以骋目远眺,你的心也可以随之畅想翩翩。

向往大漠,是因为她庞大无边,辽阔坦荡,好像人只要置身其中,心就会开放得有如天之高,有如地之广,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难以形容。这也许是人长期住在喧嚣的城市中,高楼大厦的压抑,道路的逼仄和拥堵,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人有种被关在笼子里的感觉。而到了大漠,才会像笼中鸟投入林中,感到舒畅、自由、解脱。

 

玉门关怀古

 

大漠一日行

现在的玉门关,只是一座不大的孤零零的土堡,可能与你的想像相差很大,但只要当你站在玉门关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立刻随口而出,更多的你还可以驰骋怀古之幽思,想见当年狼烟峰火、金戈铁马的厮杀场面。

风沙滚滚,杳无人烟,一片黄土。远处传来驼铃的响声,渐渐,走来一队骆驼队,背负着货物,艰难地前行。转过一个山口,忽然只听得一声忽哨,冒出若干蒙面大盗,于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厮杀开始了……这些都是从小说、电影上看到的情景,充满了浑厚的传奇色彩,确实吸引着游人前来揭开大漠的神秘面纱。

玉门关还会让你感叹世事的沧桑,这里当年屯田戍边,也有过绿野良田;这里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也有过商贾云集。而岁月的变迁,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如果不是旅游业的兴起,这个土堡能存在多久,还会不会有人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门关,就很难说了。

 

鸣沙山滑沙

 

大漠一日行

敦煌的鸣沙山是神秘的。一是它会发出响声。《沙州图经》中说,“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五代的《敦煌录》记载: “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

当你驱车前往鸣沙山,远远望去,一座沙山映入眼帘,好像没有多高,但当你攀爬时,就知道它还是有高度的。除了沙,还是沙,路只是在沙上铺的比沙硬实些而已。旁边有骑马的人,可能也是游客。到敦煌,鸣沙山是必到之处。而到了鸣沙山,滑沙是必须的项目。你一脚深一脚浅地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爬上山顶,坐在专门的木板上,顺着山坡滑下来,最多的几十秒钟,但非常刺激,只听两耳呼呼生风,黄沙从身边飞过,一下子下降几百米,那真是过瘾!

 

月牙泉小憩

 

大漠一日行

鸣沙山的另一个神奇是在山顶有一泓清泉,常年不干涸,这就是月牙泉。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百米,宽约五十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现在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置身其间,眺望远处起伏的沙山,俯视近旁清澈的泉水,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干热的感觉马上随着丝丝微风消散了。爬山的疲劳也可以在小憩中得到缓解。只是令人担心月牙泉千年不涸的水已经面临无水的危险了。我们的后代能否见到这一奇景,不得而知了。

 

一天的旅行结束回到宾馆,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开一瓶酒,和旅友们再在烈酒中去回味大漠的豪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