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30佛教香事略说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21/4329069655_1ed3dd43d5_o.jpg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佛涅槃日,各大寺院的香炉里又插满了善男信女们祈福的高香,滚滚浓烟夹杂着劣质化学香精的刺鼻味道将人薰得泪眼婆娑,仿佛真是虔诚礼佛所感应的悲智甘露一般。
本来是香光庄严的清净道场何时都变成如此不堪?难道自古以来的佛教就是如此世俗化吗?今天我们就先从香说起。
香作为佛教十供养、六供养中的重要组成,在佛教经典中,与香有关的经律论篇章是非常多的。以下仅仅是不完全统计,在经部有《华严经卷第十三、十九、六十七》、《楞严经卷五香严童子章》、《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维摩经香积佛品第十》、《佛说戒德香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出曜经第十卷香名第六十四》、《苏悉地羯囉经涂香药品、分别烧香品》、《菩萨处胎经香音神品第三十一》、《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等;在律部中,《摩诃僧祇律》、《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在论部中《瑜伽师地论卷三》、《俱舍论卷一》、《大智度论》等。其他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念诵仪轨》、《七俱祗大准提法修持仪轨》等均有对各种香事的用香仪轨、材料、方式等规矩的阐述。比方说,寺院中日常课诵或者佛前上供所使用的炉香赞开头就道:“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这个炉香赞开头所唱炉香乍爇的“爇”字所指是中国古代薰香的一种方法“爇香法”,此法取其香而不取其烟,是非常洁净雅致的薰香方法,以埋入雪白宣纸松针所烧制香灰中的无烟火炭隔着银片薰爇香材,这里是以香为信使,香气纯净而法界蒙薰,诸佛寻香而至,海会云集,才会结祥云,照现在这个烧香法,哪会结祥云?即使寺院上空白云朵朵也会滚滚香烟薰成乌云啦……(此句纯属夸张胡扯,忏悔下。)其他如戒定真香赞、宝鼎赞等等香事仪轨各有不同,如爇香、末香、涂香、篆香、烧香、散香、烟供、火供、香汤、香丸……但万法归一,究其根本,心法只有一个,就是说,佛教香事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其根本所依的修行助道法门。我们要真用心学习这些妙法,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怎能不法喜充满闻香悟道呢?现在学佛人如牛毛一般多,但都得不到法喜法乐,得不到真实受用为何?连用香都不会,还用得着再说其它废话吗?
说至此,肯定会有人以为我是虚张声势,香不就是香吗,点支香供供佛而已,至于说的那么严重吗?其实,香事通戒学,是持戒的表法之一。《六祖坛经》<忏悔品>中所言五分法身之香:一者戒香,二者定香,三者慧香,四者解脱香,五者解脱知见香,即以香喻戒德道果。所以,为何佛法十供养、六供养中,香占其一。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中惑乱人心的烦恼是五欲,哪五欲?色声香味触法,香亦占其一。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去香欲就是指男女身香、饮食馨香、一切的草木熏香,乃至世间制造的香水、香粉等等。大凡世人一闻香气,便自神识昏迷,从此开结使门,起惑造业,因此香欲的过患甚重。如此说,为何还要用香供佛呢?这又是转烦恼为菩提的机缘,《楞严经》中香严童子就缘此悟道了,读到此处的人若也想悟道,那就参下去吧。万一真有读此文为缘的得道者,可别忘了来度我这个月老中介,哈哈!一言为定。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道:“香有四种,好香、恶香、等不等香,有差别故。”其中以沉水香等薰为六供养之一。因为好的香,珍贵的香用来供养三宝首先表达的是供养者的虔诚和恭敬之心,可以去除供养者对金钱对世间财物的贪恋执着,这一念虔敬还可破除我慢。好的香从物理的角度看首先是来源于自然的非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之精华,它具有净化空气,清除晦气,净化心灵,助道入静的作用。但粗制滥造的廉价化学香往往是以榆木、柏木或者麦秸打碎掺入香精压制而成,这种烂香燃烧与垃圾焚烧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悬浮物不相上下。据2006年《新民晚报》一篇报道,这类劣质香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多达15中,其污染十倍于汽车尾气,比二手烟还要严重。焚烧这样的烂香、恶香不仅仅不会给自己带来福气,反而会污染空气伤害自己,这不就是损人不利己,善心做恶业的例子么。
那么,我们该如何识别香品的好坏呢?在此,我以沉檀等木质线香为例,从三点介绍。1,好香必须是纯天然的木质粉末粘合而成,所以,从外观上看应该是木质的本来颜色,没有染色,不会偏黄偏红,或者其他奇怪的色泽。当你用手拿取时,手感匀称细腻,不会掉粉末,香气内敛,不会过分夸张,气味不会粘在手上。2,点燃后散发的香味要清雅自然,香烟不刺眼,香气不刺鼻,飘香要远,留香要久,气味有立体感空间感。3,也是最重要的测试方法,就是燃烧后的香灰落在手上不会烫手,手指匀速捻过燃烧的香头时,香灰也不会烫手的话起码可以说明香品中未添加石灰等添加剂。
以上简单介绍的辨香方法来自上海廿八田香坊黄礼君先生所传授,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字的读者多多劝告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买不要烧那些廉价的化学合成香,宁可少点一支香,切莫误做污染源。为了自己身体健康,去寺庙宫观瞻礼时,远离浓烟滚滚的焚香炉。
最近各大影院刚刚放映完电影《孔子》,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为何?佛法从古圣先贤极为珍重的修心妙法已被世俗化成了财神福神之一,没有正信何来正法呢?正信的行者们是否也应效孔子而倡导恢复佛法古礼之本来面目,不妨先从用香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依教奉行,惟如此才能真正使正法久住啊!
4月1日至4日我回山东给荣荣上坟,博客也暂停更新,跟我索要《入行论》的道友请等我回沪后快递给你们。此间请朋友们尽量不要打我手机,帮我省电话费吧,有事托梦就好,谢谢!哈哈……

阿含部佛说戒德香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贤者阿难闲居独思。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是三品香唯随风香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贤者阿难独处思惟于义所归不知所趣。即从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下长跪叉手而白佛言。我独处思惟。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华香。此三品香唯能随风不能逆风。宁有雅香随风逆风者乎。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诚如汝问。有香真正随风逆风。阿难白佛。愿闻其香佛言。若于郡国县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十善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嫉妒恚。孝顺父母奉事三尊。仁慈道德威仪礼节。东方无数沙门梵志歌颂其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沙门梵志咸歌其德。某郡国土县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奉行十善敬事三宝。孝顺仁慈道德恩义不失礼节。是香名曰随风逆风靡不。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赖。佛时颂曰。
虽有美香花 不能逆风熏
不息名栴檀 众雨一切香
志性能和雅 尔乃逆风香
正士名丈夫 普熏于十方
木蜜及栴檀 青莲诸雨香
一切此众香 戒香最无上
是等清净者 所行无放逸
不知魔径路 不见所归趣
此道至永安 此道最无上
所获断秽源 降伏绝魔网
用上佛道堂 升无穷之慧
以此宣经义 除去一切弊
佛告阿难。是香所布不碍须弥山川天地。不碍四种地水火风。通达八极上下亦然。无穷之界咸歌其德。一身不杀生。世世长寿。其命无横。不盗窃者。世世富饶又不妄遗财宝。常存施为道根。不淫色者。人不犯妻。所在化生莲华之中。不妄言者。口气香好言辄信之。不两舌者。家常和合无有别离。不恶口者。其舌常好言辞辩通。不绮语者。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不嫉妒者。世世所生众人所敬。不嗔恚者。世世端正人见欢喜。除愚痴者。所生智慧靡不咨请。舍于邪见常住正道。从行所得各自然生。故当弃邪从其真妙。佛说如是。时诸比丘闻之欢喜。作礼而去。

更多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09-1230真人无形(外一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