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中月
井中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69
  • 关注人气:3,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把孩子当成大客户去沟通!

(2011-04-13 07:23:22)
标签:

实话

故事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信任感

育儿技巧

说话技巧

育儿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提示:本文已刊登在《妇女之友》杂志2011年第八期。

 

  我先转载一个小故事,也是网上看到的,我看完后,深有感触。下面是故事: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象,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在很多情况下,幸福与不幸,战争与和平都系于一句话。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但讲话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时,表达不当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真理就像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在别人脸上,就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张嘴前先想想对方可能的感受,适当的措辞,也许就会让对方心里舒服得多。

 

  故事到此结束,各位朋友,你看完以后,有什么体会?假若你把故事中“苏丹”换成孩子,把各位智者对“苏丹”说的话,换成你平时对孩子说的话,那是否能得到本故事中同样的结论?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说两者无法对比。我试着转换故事的场景,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孩子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感觉,自己猜一下?

 

  有一天,孩子鞋带开了,找你来帮忙。说明一下,你以前已经教孩子怎么系鞋带了。

  一般爸爸说:“孩子,你真够笨的,系鞋带我已经教你多少次了,怎么还学不会?看着,我再教你一次。”

  聪明爸爸说:“孩子,我真是笨死了,系鞋带这么简单的事情,我都不会教你!就像爸爸学跳舞一样,跳起来和大狗熊一样!这样吧,宝宝你来教爸爸系鞋带?我跟你学?或者你抓着爸爸的手,我们一起系?”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经常爱说一些“谎言”,我不管这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也许你会说,这样为了人际的需要、工作的需要,都是“善意”的谎言。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其实,这和故事中描述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把对方当成一个有尊严、有面子的人!

 

  在这里,我们转换我们的场景,假如你去见一个大客户,如果他签单就是百万级,正好他的鞋带也开了,他弯腰去系,同时自我嘲讽的说:“我这么大了,鞋带还是系不好。”这个时候,你会说什么?说他笨?呵呵,自己想答案吧。

 

  可是,当我们回到家里,为什么对我们的孩子总是在说特别“实在”的实话?是不是根本上,我们认为孩子只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们还小,不懂什么?大家都反思一下,我们是否都这样做:明明希望孩子听话,却偏偏说他不听话;希望他动作快,却偏偏说他慢;希望他聪明,却偏偏说他笨。

 

  要知道,这还与故事不同的是,我们对孩子的言语伤害,有时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特别是对3-5岁的孩子。父母对孩子说一些让孩子没有自尊的话语,就如同最强的心理暗示,有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当孩子没有了自信,就会让他们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别人好,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如果你没有意识到的话,孩子的心理受到挫伤,也许一辈子都带着这个“角色定位”枷锁,直至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命运。

 

  写到这里,我不想让大家去对孩子说假话,去应承孩子。你而是说,我们应该采取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和孩子说实话。这样,虽然实话是伤人的,但艺术的实话,孩子会明白的。想要你和孩子都身心和谐,那就从心开始,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从对孩子说一句他们爱听的实话开始。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