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药家鑫父母教育育儿孩子心理情绪信任感早教教育观点 |
分类: 案例分析 |
我想,药家鑫的事件,大家都不会陌生。可当我们看到这个案件,内心非常不平静,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呢?多因素的巧合,就使一个22岁的青年,“冲动”地杀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能不承认现在的家长,功利心驱使下,只要成绩,不要人格、品德。为什么许多人总是等严重问题出现,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对于药家鑫事件,这里想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进行一个深刻的反思,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会变成这样,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查看了一些报道,我们先看看药家鑫是怎么描述自己的,以及其父母的教育观点。
家庭背景:
- 药家鑫是独生子;
- 父亲来自农村,上世纪80年代考上军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 父亲复员后,一直没固定职业,一直在外替人干零工;
- 母亲2008年下岗,下岗工资只有七八百元;
- 四岁时父母为他购买钢琴,同时请了音乐老师进行辅导,一节课120元;
- 家里没什么积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就借钱给他买车;
点评:药家是和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为孩子非常舍得花钱。从描述看,药家鑫是药家的“经济中心”,药家的所有收入都用在了药家鑫他身上。
对学习方面的要求:
- 四岁开始学钢琴,除了学习就是练琴,成长中的一切,都是父母设计好了的;
- 父母要求非常严厉,不允许出错,要求凡事做到超过别人,甚至尽善尽美;
- 父亲要求我做一些根本不喜欢做的事,心里非常反感,但又不敢提出异议;
- 回到家先弹琴,弹完琴才能写作业,我害怕作业写不完;
- 我曾经有很重的网瘾,学习成绩及钢琴弹奏下滑,被父母知道后暴揍;
点评:药家只要学习成绩,特别是音乐成绩,其他教育都可以忽视。所有要学习的,也完全由父母决定,不管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药家鑫是药家的“希望中心”。
生活方面
- 从小到大,学校、家庭、家教,连成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 我不太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生活,常常会在背后骂父亲;
- 由于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我妈对我非常疼爱,尽可能满足我的要求;
- 学习、就业压力又很大,因此心情一直比较抑郁;
- 我慢慢理解爸妈是特别爱我的,他们虽然严厉,但是希望我好;
- 由于家教地点远,且很多是在夜间,为了我的安全,我父母给我14万买了这辆车;
点评:生活上,药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几乎没有亲情的连结。另外,家庭生活单调、无趣,所有其他要求都给音乐让路。药家围绕孩子转,药家鑫是药家的“生活中心”。
家长管理方式:
- 因为弹琴和学习的问题,我经常遭受父母的殴打,有时还拿着皮带抽打;
- 初中时学习成绩下降,好几次除了吃饭以外,一直被关在地下室不让上楼;
- 最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的讽刺:“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
- 不许在外面玩得太晚,放学或带完家教后按时回家;
- 要求都特别严格,凡事都教育他做到最好,他也很听话;
- 当零花钱受到了限制,引起了我更大程度的反叛;
点评:药家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药家鑫没有起码的尊重。药家鑫从小应该没有什么游戏和玩的时间,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直接被扼杀。药家鑫是药家的“管理中心”。
心理、社会性方面:
- 小时候压力大,感觉看不到希望,曾想自杀;
- 我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
- 我确实有些自闭和内向,但是我不自私;
- 生活环境太狭窄了,没机会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做了后悔一生的事。希望所有的人都多多学习社会常识,遇事多向大人请教,不要想当然的思维;
- 我认为自己并不是很极端和很叛逆;
- 我用5000元钱做了整形手术,割双眼皮、嘴角拉细;
- 我不懂得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 我毁了受害者的家庭,同时毁了自己,更我毁了父母一生的期望;
- 朋友眼中,自闭、自私、叛逆、极端,性格极端叛逆多疑;
点评:从描述上看,药家鑫几无社会经验,极度缺乏安全感,自卑、自闭、没有自信心、虚荣、缺乏责任心,心中还有所怨恨。生活中也没有一个朋友,有反社会倾向。
什么情况就激发药家鑫杀人?
- 随身携带长约20厘米的尖刀,用来切水果的;
- 一看周围没有目击者,所以,我一时鬼迷心窍;
- 长期积存的负面情绪,对父母管教过严的一种本能性抵制,对不良亲子关系的一种报复性发泄
- 自己是“一念之差”犯的错,在慌乱、情急之下,短时间情绪失控;
- 没有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差,害怕承担责任;
点评:药家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扭曲的,当各种因素巧合,就直接导致杀人。话句话说,药家鑫对“人”几乎没有认识,在其心目中,人和物品没有区别。
父母的反思:
- 就一直希望儿子能成龙;
- 由于我们家庭教育的失职,教育出这个不肖子,害了受害人的命,也给受害者家属带来无限的伤痛。对于这些,我们只能说非常愧疚;
- 我们不该这么早给他买车,不该长期疏忽他的内心世界。对于他的极端、叛逆,我们疏忽了,没有及时发现、有效引导……这些是我们的失职;
- 这个不肖子,却以残忍的行为毁了受害方,也掏空了我们夫妻俩的生命。养不教,父之过;
点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没有错误。但药家更多的是感觉自己的“希望”破灭,虽然承认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但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基本没有反思。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了,在功利心的驱动下,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幸福为代价,把自己的期望和未实行的理想,强加到自己的孩子的身上。家庭的一切,都围绕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完全忽视孩子的人格、道德教育,这无疑是一种悲哀。一个环节的错位,或许不会引发严重后果,但当各种“原因”巧合的时候,悲剧的发生,便成为迟早的必然。
目前,不少家长根本没有感受孩子的情绪,追求完美,凡是第一,本身没有错,可我们怎么就是没有教孩子如何做人!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间,否则,孩子成绩很优秀,但心理发展、人格培养却屡屡出问题。另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确实“管用”,孩子虽然臣服表面,但其负面情绪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沉积下来,长久以来无法宣泄,就容易养成了一种偏执型性格。
说到这里,我真心的希望看了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对照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前车之鉴,血的教训我们不能漠视呀!难道我们也想培养出一个新的“药家鑫”?我们每个家庭的教育,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导致只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格、法制和道德素养,完全偏离了一个正常的教育轨道。
最后,我想提一点,药家鑫到了也没有学到真正的音乐!不是钢琴考了多少级就算音乐家了,艺术本来是讲究心灵平衡的,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性格。但当一个钢琴已经达到很“高”水准、获得各种奖励的人,发生这样的事情,这说明药家鑫完全不懂音乐的内涵,所学的都是“弹”的技能!音乐对他而言,不是熏陶情操的工具,反而只是隶属钢琴的“机械手”。这样的学,不学也罢。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