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威客理论研究 |
(本文章属作者原创作品,刘锋版权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刘锋)
前言:与何潇讨论到网格理论和威客模式的关系,决定各自写一篇文章阐述这个问题。本文引用了中国网格的部分资料,在这里表示感谢
一家票务公司要销售滚石乐队的告别演出门票,IT部门经理担心,开始网上售票后,公司的服务器和软件会不会不堪重负?但实际上该公司并没有增加数十个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有关IT人员只是拧开开关,将公司的骨干网与一个“网格”相联。结果公司在3分钟内销售了90万张门票,没有一个顾客因系统处理能力不足而被拒之门外。
这就是网格的一个应用,网格计算通过共享网络将不同地点的大量计算机相联,从而形成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将各处计算机的多余处理器能力合在一起,可为研究和其他数据集中应用提供巨大的处理能力。通俗的说网格理论就是设计一种制度和体系将整个互联网的服务器和其他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利用这些设备日常闲置的cpu,带宽等进行统一的工作。
网格理论和威客模式有联系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回想我在《互联网起源的秘密里》的观点。传统上互联网的结构图是这样
如果我们把人的大脑当作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话,那么互联网的结构图因该是这样
通过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出网格理论是在互联网的机器世界里充分发挥服务器和其他设备日常闲置的资源。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
而威客模式是在互联网上的人的世界里充分发挥人的知识,智慧,经验,利用人的空余时间解决整个人类社会在科技,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的问题。知识的价值化是促使人参与到这一进程的催化剂。
对于网格理论来说。互联网的设备不需要报酬,也不会作弊。所以实现起来制度的设立相对要比威客模式要简单。但网格理论的具体实施面临了巨大的技术挑战。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国际著名的大公司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这个难题。
威客模式是在使用互联网的人之间形成连接,共同和相互解决各领域问题,这和网格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不用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但出现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健壮的制度。维系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互动问答平台上释放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网格理论已经出现了超过20年的时间。其对互联网资源的调配提出了大量的构思和解决方案。也许这里面有可以为威客模式提供营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