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师海维礼父子与“长江女神”白鱀豚的奇缘(连载3)

标签:
白鱀豚白鳍豚长江女神霍伊奇缘 |
分类: 追忆淇淇和白鱀豚 |
美国牧师海维礼父子与“长江女神”白鱀豚的奇缘
(连载3)
三、“长江女神”登陆美利坚
霍伊把意外收获的这头体长2米多的“战利品”运回湖滨大学家中,显然让海维礼夫妇惊喜万分,他们让霍伊手持猎枪,蹲在猎物后边,拍下了一张极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这头从未见过也叫不出名字的“白色江豚” 更让霍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那么,霍伊又是如何处理这个“战利品”的呢?
霍伊平时对自然历史很感兴趣,他在阅读《皇家自然历史》一书中得知,科学家们是用动物的头骨对豚鲸的进行分类的,所以他没有保留这头“白色的江豚”的豚皮,而只保留了它的头骨和一些颈骨及颈椎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霍伊又非常有心地对这种未知其名的神秘动物进行了一番习性生态调查,成为现代科学最早对白鱀豚进行形态和生态观察的人。
这位当时年仅17岁的美国青年后来在信件中对这个“像海豚的动物”作了精细的直观描述:
在中国洞庭湖射中的海豚
长度—— 7英尺6
颈椎—— 7个单个骨头
总颈椎数—— 45
色彩—— 背部——蓝灰色 肚皮——白色
眼睛—— 非常小
耳朵—— 像针刺
喷气孔—— 在深度1英寸时分为两个通道
鼻子—— 长而细
牙齿—— 129,上颌65下颚64
当被射中时,它哭了,声音像水牛牛犊。
霍伊在另一封信件中第一次介绍了自己对白鱀豚习性的观察:
据我所知,只在洞庭湖的入口处可见到成群海豚。在冬季时,湖面水位低,在上述地点能见到大量的海豚。一般都会有3或4只成群,但偶尔数目可高达10至12只。它们经常会被发现在浅水泥浆中寻找鱼吃。被我射中的海豚,胃中有约2夸脱的鲶鱼。夏天时海豚完全从上述地区消失。当地人说,在暮春,当湖水升高时,海豚会逆游到汇入洞庭湖的清亮的小河渠道中。这些小河道是其繁殖的地方。虽然我在中国生活了好几年,但除在洞庭湖及其入口周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海豚。
时光倒流100年,对一个刚刚成年的大男孩来说,能以科学的眼光对一个未知物种作出这样细致的观察报道,真是难能可贵!
在霍伊身上,闪耀着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光辉。
1916年,霍伊特意将“白色江豚”的这些骨头带回了美国,这是“长江女神”白鱀豚首次走出国门。
在大洋彼岸,一座世界著名的科学殿堂正在静候着来自东方的神秘客人。古老中国的“长江女神”白鱀豚即将从这里登上世界现代生物科学的舞台。(未完待续)
欢迎光临“淇淇的天堂——我的博客”,本博客致力于汇集记录最全面、最系统、最详实、最严谨的白鱀豚生命档案,以此追忆我们痛失的“水中国宝”,为拯救长江江豚,为保护中华白海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