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福建土楼塔下村七月娃娃旅游 |
分类: 走遍中国 |
评论请朋友们移步微博,文章有不妥处请大家帮忙指正。
【题外话】文章的背景音乐是牛奶咖啡的越长大越孤单
昨晚临睡前看到一个好朋友发了一条微博,说被这首越长大越孤单一击即中,我给他留言,说我明天就用它当文章的背景音乐吧,他说一听到这首歌,就想到我了,叫我怎能不用它呢,每天都有这样的小感动伴我入睡,这也算一种幸福吧。今天才听到这首歌曲,第一次听,正如朋友所说的,声音很有穿透感,第一次就爱上了。你们觉得呢。
而自古以来,客居在外的客家人,虽然豪情万丈守着自己的家业,但也免不了有柔情的一面。
在闽南,有着“闽南周庄”之称的塔下村,就是一个这样柔情似水的客家山村。
看过了震撼人心的客家土楼建筑之后,来到塔下村,就如同潺潺流水在心里流过。
跟周庄比起来,它更加朴实,很久很久以前塔下还是荒山野岭,荆棘遍地。
塔下村的开荒牛姓张,张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逐渐兴旺。
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于是在沟谷两边建造土楼。
最早的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即1631年),后来又陆续建造了42座土楼。
清朝末年,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塔下没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楼,
张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两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脚楼。
土楼和吊脚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
村中那条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洁净送到家家户户。
这条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溪流,建国前从村头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桥。
一遇山洪暴发,木桥被冲毁,两岸村人便中断过往
后来在侨胞资助下,溪流上建造了石拱和钢筋水泥桥,使两岸村庄衣带相连。
小桥流水、土楼人家,把塔下村装点得分外妖娆。
阳光灿烂的清晨,村妇们提着木桶,领着孩子,到溪边洗衣。
一如江南水乡那“小桥流水人家”温馨场面呈现在行人面前。
张氏家庙德远堂已有400多年历史,这是典型的“二进建筑”,留下许多民间艺人的杰作。
德远堂的彩色瓷片、浮雕,有各种各样的古代人物,珍禽名兽和百花,形神兼备,非常精美。
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德远堂前竖立的石龙旗杆,阴镌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衔品位爵位及立石龙旗杆的年代等文字。
文官的石龙旗杆顶端饰物多雕毛笔锋,武官则镌坐狮,这便早就了塔下村稀世罕见的文化绝观。
塔下这支客家先民,自古就有敬教重才的优良传统
塔下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村里设有老人协会,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吹拉弹唱、下棋垂钓等活动。
海外乡亲回来探亲也向全村老人发红包,并设立敬老基金和福利基金,定期向70岁老人赠送长寿金。
塔下村环境优美、素食为主、热爱劳动、子孙孝敬是塔下村老人普遍长寿的秘诀。
村里群众吃的是大米、甘薯、芋头和蔬菜,喝的是高山流下的泉水和土楼里的井水;
人们长期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强健体格,他们不贪图非分,心绪保持安定,所以长寿,这个很有道理。
关于塔下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写不完也拍不完。
这是我这趟福建土楼之行的最后一站了,从宏伟的土楼,到温婉的小桥流水,处处都让我遐想。
在塔下吃了一顿午饭,邻桌一起吃饭的是日本朋友。
塔下这地方,虽然山水秀美,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但知道这地方的人并不多。
我发现,在中国,那些不被人发现,但是风景极佳的地方,往往会被外国朋友发现。
而外国朋友,似乎更喜欢到这些地方消磨时间,而不是像国人一样,哪儿热闹往哪儿去。
【土楼旅行建议】
这次去福建,安排的是三天的时间,时间不多但紧凑安排一些也刚刚好。
坐火车到漳州,住在了云水谣古村里,这个古村落确实值得住一个晚上。
在云水谣住宿的好处就是,可以以此为驻点,环绕着土楼建筑群走一圈。
而这样走一圈,租一辆车子的话,一天时间就可以把附近的土楼看完了,包括闽南江南水乡塔下村。
第二个晚上我们住在了厦门大学漳州校区,这里据说是湖南卫视拍摄流星雨的地方。
然后从漳州坐船,到达厦门,三天时间,走的地方还蛮多的。
土楼风俗、古村落的安谧、美丽的校园、浪漫的鼓浪屿,一个都没有落下。
可见只要安排妥当,周末的时间也一样可以去旅行,这对于苦苦在工作中挣扎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福音。
我们不可能像别人那样把旅行当职业,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挤出时间去旅行。
福建土楼分布图,其实就是一个环形,所以几个人租车,是最好的参观方式
四菜一汤土楼群
著名的土楼怀远楼,里面是一个小集市。
云水谣
关于土楼的其他景点包括鼓浪屿,我之前有写过专门的文章,唯独漏了这篇闽南江南塔下村,希望大家看完图片和解说之后,对塔下村有个大概的了解。
【题外话】今儿在微博上上看到几组非常让人震撼的草原图片,想起我已经有三年没去草原了。
三年前,呼伦贝尔的美丽让我回味,不知道几时还能再回去。
插入这组图片,让那些向往草原的孩子们跟我一起憧憬。
旅行的美妙,就在于分享和感悟。
怀念恩和的日落,牵马的帅气小伙,又香又软的俄罗斯面包,还有甜到心里的蓝莓酱
小林-数码生存: 那天清晨,到了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临江屯,额尔古纳河界分着中俄边境,秋雾正随着河水慢慢流淌。忘不了那里新鲜的热牛奶,原木的客栈,俄式的酸黄瓜,夏天的海拉尔啤酒,还有河边的晨风,午后的白桦林,日落的奔马。那条远在万里外的安静村庄,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2012-06-24
太美了,一转眼三年过去!呼伦贝尔,今年还想再去!只因为,很想再在醒来时,和你在一起!
小林-数码生存: 和几个朋友去呼伦贝尔,初秋的风掠过浩瀚草原,已是微有凉意,阳光依旧明媚,水草依旧丰美,白云依旧聚散。当时曾问朋友们,如果清晨发现自己在草原上醒来,你的第一件事是做啥?大家的回答有的搞笑,有的浪漫,有的不知所谓。关于这个问题我现在的答案是,愿在醒来时,再和你们在一起。
2012-06-24
欢迎大家到娃娃的微博围观,愿与你一起分享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