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第一次决定去杭州的西溪湿地,正值我在杭州重感冒期间。我在房间里昏头昏脑地躺了两整天,直到第三天上午,有个叫陈隅的小稿作者(在《打工知音》发过“浪漫飘飘飘”栏目)来宾馆看我,我才勉强爬了起来。
中午,我们在河坊街的一家老店吃了碗爆鳝面,然后顺便到附近的“柳浪闻莺”景区逛了一圈。期间,我们聊到最近网上流传的、特别触动人的几句话,其中一句说:“生前何必酣睡,死后自会长眠。”
最后,陈隅说:“陈老师是不是要回宾馆休息了?”我笑着说:“不,现在还不是酣睡的时候。走,我们去西溪湿地吧。自从看了《非诚勿扰》,我就想去了,一直没有成行。选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此时,现在。”
因为,既然是湿地,空气质量一定不错。病了,老躺在宾馆也不是个事儿,还是出去转转,在碧水、绿树间徜徉徜徉,对身心都有好处。
本来以为很远,不曾想,打的一会儿就到了,的费34元。而且,西溪湿地里面河道纵横,风景优美,尤其是乘船到达中心地带后,那里成规模的古式建筑群,很是让人惊喜。
我说:“如果有空,完全可以在里面的宾馆住上两天。”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满眼的美景,我的心怀大畅,病情也瞬间减轻了好几分。
陈隅和我谈论了一番题材和稿件后,话题转到了“酣睡”和“长眠”上来了,对此,他小心翼翼地问我:“陈老师,你觉得人有灵魂吗?”
我说:“关于人死后,还能不能续存,这个至今没有肯定,但也没有被完全否定。有人称过灵魂重量,说有21克。说‘灵魂’,很多人不能接受,但换个科学一点的说法呢?如,可以叫它电子束、记忆组、等离子体……等等。它到底存不存在,谁也说不清。也许,人的生死之谜,真的要到死亡的那一瞬间,才真相大白。”
我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我’时,这应该是一种‘合体’现象。‘合体’前,‘我’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我们的宇宙存在了137亿年,我们的地球存在了60多亿年,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以前究竟曾经有过‘我’存在吗?现在的‘我’不知道,毫无记忆。没有前世记忆的你,是一个新的‘你’,和以前的‘你’毫无关联。也许,今生今世的你,是唯一的。”
“在我们不存在后,我们的宇宙还要存在数以百亿千亿年的漫长时光,只要记忆不觉醒,那么,今生的‘我’,依然等同不存在。”
“所以,我们的存在就像一场幻梦,不知道始,也不知道终。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所谓‘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就是说生命如梦,来无影,去无踪。”
“当我们意识到‘我’是‘我’时,这种存在的意识难能可贵。这种电光火石般的感觉,在漫长的宇宙存在中,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所以说,我们应选择活在当下。”
相视一笑,我最后对陈隅说:“什么也带不走,但我们可以保存记忆。虽然往往需要靠催眠来提取,但不妨碍当我们感觉‘我’是‘我’时,多去经历。”
所以,虽然大病未愈,但,我还是来到了西溪湿地。而在西溪湿地的美好记忆,终于镌刻进了“我”的记忆深处……
——最后,临离开西溪湿地时,我对陈隅说:“这地方很好,我还会来的。”陈隅说:“好啊,到时通知我,我一定再来陪你。”
可惜,一年后,等我真的再来杭州出差时,乾坤颠倒,陈隅却生了病,回家乡休养去了。得知我来了杭州,陈隅很歉意,特地发来了一条短信:“下次吧,等我身体养好了,再陪你去西溪。”我回复:“身体要紧,早日康复。”
因为,我们喜欢故地重游,更多的,是渴盼重温那份曾经经历的美好。似曾相识燕归来,原本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好在,朋友刘飞得知了我的这一想法后,开着车把我送到了西溪湿地,第二次故地重游。只是,这一天杭州的下午大塞车,等我们千辛万苦抵达西溪湿地时,已经快四点了,我们在里面坐船匆匆走了一遍,中间所有的景点都没时间下船观看。
匆匆,太匆匆!
文图: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河对岸就是西溪湿地,靠近公路的这边,风景也很优美,开满了晚樱。

——连通两边的桥,侧边有不少艳丽的花卉。

——这种花卉,我也不认识,貌似蝴蝶花的一种。


——西溪湿地里面,买票坐船的地方,摆着“非诚勿扰”四字。


——坐在船上,第二次看两岸风景。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两岸有不少油菜花开了。




——我们到最后一个停船处下船,然后步行走完了剩下的旅程。

——里面有一个电视剧组,正在拍摄一个和西溪有关的电视剧。



——去年第一次来时,我在这里留影,这一次,再留个影。


——站在一座塔的塔顶,俯拍西溪湿地的美景。


——这种小花直接开在树干上,我也不认识,觉得小巧、美丽。





——这种漂亮的花,就是前几帖提到的“撒金碧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