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老编辑,我在北京西五环有个朋友,叫李东岸,他老婆很喜欢我们的《知音》杂志,嘱我每月给他邮寄。我是个很细心很讲友情的人,自然一丝不苟地坚持了下去。虽然后来很少联系,但我还是按月邮寄,时间长达三年。
三年后,在北京某产品的新闻发布会上,我无意之中和李东岸重逢。不想朋友却不理睬我,我很纳闷,由于心里藏不住事,便腆着个脸主动上前和他搭话,小心翼翼地询问其原因。
结果,他没好气地对我说:“你不想给我寄杂志就不要说寄了,害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向我老婆解释!”我大呼冤枉,指天指地地说:“我真的邮寄了,而且整整三年,天理良心!”
对方冷笑着说:“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有三年,你怎么不说邮寄了十年?靠,我一本都没收到!”
我生平最恨被人冤枉,一被冤枉就要发急。我气急败坏地说:“一个编辑一个月只有二十来本的免费邮寄量,这区区二十本杂志,每一本都是我亲笔所写,难道给谁邮寄没给谁邮寄,我都不记得?!”
最终,我和朋友大吵一架,宣布绝交!(事后想,这是什么和什么啊,至于吗?值得吗?)
这事一晃就过去了半年,就在我渐渐快要遗忘的时候,忽然极其意外地接到李东岸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他羞人答答地说:“唉……咳咳……陈兄,对不起了!”
原来,这一天是周末,他们吃饺子,等饺子热腾腾地端上桌后才发现,家里的醋没有了。由于正好听见对门的邻居门锁响动的声音,他老婆便说:“哎,赶紧到对门去借点醋吧。”
结果,等我的朋友屁颠屁颠地端着瓷碗进入对方的客厅时,却极其意外地发现,对方客厅的茶几上满满当当的,杯盘狼藉;而茶几下的隔板上,则散落着几本《知音》杂志,显然未及收拾。
对方在客厅里摆几本《知音》杂志,这不稀奇,稀奇的是:本本上都写着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字字苍劲跌宕,疏密有致,银钩虿尾,纵横典然。
那颇得钟繇、王羲之笔法精髓的五个字是:“陈清贫赠阅!”
——原来,我整整三年给他邮寄的36本杂志,除掉邮局遗失的,其余全在他的邻居家里!
作者:陈清贫,联系QQ:1462883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