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年前朋友从马来西亚给我带来一本西西的书,名字叫做《象是笨蛋》,这本书一直躺在我故乡的书柜里没有来得及看,但是因为名字好奇怪,于是就记得很清楚,下午打扫房间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想着最近这几天都有在想的问题,突然想起来这本书的四个字,恍然大悟,后来在MSN上碰到妖怪,就对她说,我的心是一只大动物。
她问是什么,我说,反正是一只大动物,也许是一只大象。
2006年的五月,我和当时还在北京的素晴MM一起去中华世纪坛看画展,我挤在层层的人群里看到梵高的圣雷米的白杨,人群把我推到最前面,和它咫尺相距,然后我看到它的每一笔,像浮雕一样,刻着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疯子的灵魂,于是我哭了,我知道,那就是永恒。
后来又过了一年左右,有一次我和办公室里的飒苏丽聊起当代绘画艺术,她是学油画专业的,虽然北京生活艰难,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我们一起翻看一些十分受人们欢迎的插画,那些画很吸引眼球,很有创意,但是我突然想起那一次看画展的经历,于是我和她说,油画是大动物。它和这些插画不一样,这些插画是印在印刷品上,或者是放在电脑屏幕上给人看的,它们是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但是梵高不同,高更不同,雷诺阿更不同,如果你不能够面对着一个真正的大动物,你是永远不会真的明白他们是怎么回事的,你永远不会看到梵高那狂放不羁甩出去的一笔,看不到高更的笔尖仿佛是轻抚女人的大腿的男人的手,你永远无法从一个少女的裙摆走近一个少女,它却突然散开,纷纷幻化成了白色的羽毛。
2006年的五月,我和当时还在北京的素晴MM一起去中华世纪坛看画展,我挤在层层的人群里看到梵高的圣雷米的白杨,人群把我推到最前面,和它咫尺相距,然后我看到它的每一笔,像浮雕一样,刻着很久很久以前那个疯子的灵魂,于是我哭了,我知道,那就是永恒。
后来又过了一年左右,有一次我和办公室里的飒苏丽聊起当代绘画艺术,她是学油画专业的,虽然北京生活艰难,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我们一起翻看一些十分受人们欢迎的插画,那些画很吸引眼球,很有创意,但是我突然想起那一次看画展的经历,于是我和她说,油画是大动物。它和这些插画不一样,这些插画是印在印刷品上,或者是放在电脑屏幕上给人看的,它们是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但是梵高不同,高更不同,雷诺阿更不同,如果你不能够面对着一个真正的大动物,你是永远不会真的明白他们是怎么回事的,你永远不会看到梵高那狂放不羁甩出去的一笔,看不到高更的笔尖仿佛是轻抚女人的大腿的男人的手,你永远无法从一个少女的裙摆走近一个少女,它却突然散开,纷纷幻化成了白色的羽毛。
大动物,它们总是很稀少而又难以生存,他们太巨大,太笨拙,所以很不符合现代人对方便快捷的要求,油画是需要劳驾人们离开自己的电脑,到艺术馆去看和感受的东西,它是很原始的传播的方式,然而IT时代,人们看画册,看视频,看各种传播媒介塞给他们的很方便的东西,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梵高并未见得比一个插画师画得东西更能打动人,即便是有一天他们真正面对着一副伟大的作品的时候,他们被因特网训练出来的眼睛和头脑,也已经辨别不出来,一只大象和一只兔子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前两天,我从我的RSS订阅器上删除了和菜头的博客的订阅,因为有一天他接二连三的推荐了好多个新网站,我仔细的看了一些,记得其中的一个,是可以时时刻刻关注他人在网上的一举一动的。我看了这些推荐后,觉得我还是宁愿采用以前的方法去看他的博客,想开的时候再点击进入比较好,我曾经夸奖他的博客是有用的博客,现在他依然是,但是我终于明白,所谓有用,取决于用的人到底有多需要,而事实是,我是对这些东西需要甚少的一个。然后我发现我虽然终于用上了这个叫RSS的玩意,但是订阅的都是好多天才更新一篇的博客,这种速度对我来说还算合适,而信息和评论的狂轰乱炸对我来说,真的受不了,于是RSS订阅于我,最后也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们不必一定要在场,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我们不一定非要做出反映,我一开始的时候想,这算是我的一个自主的选择,我要有意识的去规避被IT洗脑的危险。但是今天下午,却突然明白,根本谈不上什么选择,是因为我的心是一个大动物啊,压根就搞不定这么许多的东西,我不要看那么多人的博客,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去关注那么多人的生活,我会晕死掉。
所谓的大动物,都是笨笨的,拙拙的,反射弧比较长,反应也比较慢。比如说大象,比如说熊,他们无法每天更新三两篇博客,什么书什么电影都能快速的三口两口的吃完,然后就写出一堆字来,他们也无法对任何新闻时事都反映异常敏捷,一旦发生什么,马上就跟上评论,我一开始老以为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但是后来才知道。大动物,消化能力就是有限,能干的事情也有限,不是什么勤劳不勤劳的缘故,根本就是因为很笨蛋才对。
和菜头同学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一个大动物,这样说只是感觉,不是褒贬,虽然从体积上来论他肯定是。但从心智来说,他是敏捷的豹子,我是笨蛋大象,我有时候常常回想,他们的反映好快啊,写的字又多,可是他们什么时候来思考呢,后来我得出一个杰伦,那就是我比他要笨很多,写到这里,我怯怯的回首了一下往事,天哪,看来我必须承认,在最近的几年里,好像真的很少有人夸过我聪明或者反映敏捷之类的,看来我是越活越笨了。
但是,比起从前的我,我还是喜欢像自己现在这样,看书很笨,写东西很笨,工作很努力很笨,恋爱谈得也很笨,什么事情都跟不上趟,能做出的东西很有限,有时候写一篇博客也要写上两天,还不算涂涂抹抹的时间。但这就是大动物的生存方式啊,难道不好吗?当我站在圣雷米的白杨前流泪,那种感觉,像一只大动物,与满是迷雾的森林中遇到了另外一只大动物,比我还大的动物。我仰望着沉默的它,内心无比温暖。
虽然大动物很难生存,但还是要以大动物的方式生存下去,很笨拙的生存下去。在中国,在现如今这个时代,这明显是很不合适宜的一种方式,因为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讲究的是灵巧,思辨,抢夺话语权,反应敏捷,八面玲珑,一张嘴脑子里已经左右互博了几个来回,讲究在辗转腾挪之间变幻了很多POSE。这些我都不会,也学不会,不过,明明知道自己是一只大象,却硬要去扮作一只兔子,那不是很可笑吗?
如此说来,我这颗笨灵魂,也就不必瞎折腾了,还是得过且过,安然行乐吧。
PS:说到绘画,想起前一段的一个晚上在七九八连看到的两个展览,前面的一个是一些年轻人的插画,各种形势的都有,后面的一个是某个画家的油画展,萨苏丽小姐是认为后面的油画展比较大气,但是我却偏爱前面的那一个,现在想来,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如果用小动物和大动物来比喻的话,兔子是好兔子,大象却不是好大象,而是一只想扮成兔子的大象,老实得不够,笨得不够。
前一篇:耻辱让我不得安宁
后一篇:豆瓣能躲得过恶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