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写了一份自我简历,回忆、检索、归纳、总结自己的经历,过往的一段段象抖包袱一样被抖落出来,边写边诧异,边写边狂汗,诧异自己起点不低,环境不闭塞,也不缺少勤奋、努力和踏实,今天怎么就混到这步境地?狂汗自己浑浑噩噩这么多年,好像一个无脑人似的,浪费了大好的时间,丧失了太多的机会。我是谁?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去实现我想要的生活?这本该必须正视经常思考经常探索的问题却被生活中太多的细枝碎末哀哀怨怨的事情所淹没。真是简历惊醒梦中人啊!
之前看过一本书,一个受美国教育的孩子6岁立向将来做律师,12岁制作了第一份自我简历。我因为对美国教育体制还算了解,没有大惊小怪,但还是感叹美国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意识的超前。其实,无论是12岁的小童,还是40岁的成人,简历无非都是一两页,就看你填入什么样的内容。从小写简历,可以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激励孩子自我奋斗,萌发自我升级换代的渴求。不断更新简历,孩子需要,成人更是必要,因为成人更容易满足于现状,更容易产生惰性。如果我更早地意识到学习和职业规划的重要,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简历,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
今年是中国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创新高的一年,约六百万人,加上去年不能正常就业的大学生,有将近一千万的大学生需要工作岗位。屋漏偏逢连夜雨,全球金融风暴,中国亦难独善其身,预计明年中国的GDP将回落至7%左右。新兵遇上了一场硬仗,学生迷茫,家长焦虑,学校无奈。
先来看看学生处在如何迷茫的状态。这几天,公司为招收新人,在广外、华师的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收到无数的简历,约来一些学生面试,90%以上的学生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在什么行业发展,目前应聘的行业是什么现状,自己想选择哪个职业,这个职业需要怎样的素质和技能,于是只能漫无目的地进行简历海投。我也曾和一个学生随便一聊,问:你对什么工作感兴趣?答:我对SALES和HR感兴趣,因为我喜欢与人打交道,我认为我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我心里诧异,表面并没有显露出来。SALES和HR虽然都是与人打交道,但是此交道非彼交道,对于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不是一回事。由此可以推断,该学生对于这两个职业的能力要求显然是臆想的,不明晰的。以如此的状态找工作,找到,是企业的无奈,既然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此都没有思想,只能矮子里边拔高子,并非企业对此没有要求;找不到,再正常不过了。
再来看看家长,父母怎么都想不通,我们的孩子受党教育多年,知识熏陶多年,怎么落到个大学毕业连份工作都找不到的地步?有路子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路子的,埋怨抱怨,焦虑着急,弄得个家里一片狼藉。孩子最后如果受不了磨难,缩回家里的话,于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第57个民族——啃老族。
最后看看我们的学校。2008年11月25日《南方都市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广东就业指南专刊中,面对签约不容易的现状,来自学校的声音是什么呢?中山大学:认清就业形势;汕头大学:降低标准,尽快就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现在期望值太高。如此的建议,容易让人形成这样的看法:如果学生认清形势、降低标准、降低期望值,就能尽快就业。错,都在学生。好在报社的立场是:大学教育不能再与市场脱节了。国家人保部副部长张小建,也把这一条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而且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世界是平的的真正意义。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仍处于计划经济的年代。教育部在设置课程的时候,想过原有的苏式模式的课程设置还适应今天市场经济的需求吗?因为不再包分配,有和过去的人事部现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调查统计过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吗?有俯下身来,倾听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吗?虽然扩招是大势所趋,但是,只要进了大学,几乎都能毕业,将次品当作合格品推向市场,学校考虑过这对勤奋努力的学生公平吗?这将给用人单位造成多大的困扰吗?如果大学教育是建立在臆想之上的,培养出臆想型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美国的国家职业指导方针教育始于6岁。国人会觉得奇怪,6岁进行什么职业教育?首先,告诉孩子,我们这个社会由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组成的,有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工程师......,职业没有什么好与不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其次,了解教师是干什么的?警察是干什么的?......然后带着孩子参观警察局、企业、商场......,增加对各种职业的感性认识。第三,了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医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第四,将孩子尽早地推向社会,与各种职业亲密接触,达到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目的。对于打工的起始年龄,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些州是13岁有些州是14岁,允许孩子兼职打工,同时明确规定,一周不得超过20个小时,不得在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危害的环境下工作。美国前1000位的富翁,排名越前的,做义工或者做带薪工或者自我创业(法律没有规定自我创业的起始年龄)的年龄越小。股神巴菲特5岁就开始赚钱了,用他每周的零花钱买些小零食到体育场馆卖,累积多些钱了,就雇佣他的小伙伴去卖,11岁开始买卖股票。美国人给世界总体的印象是:美国人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环境,创造机会,改变环境。应了我们中国的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有人会说:那是美国,我们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得招收16岁以下的童工。首先,要明白,这项法律是针对雇佣全职员工所做的规定。OK,就算是国情不同,学习和职业规划教育至少要放在大学一年级而不是大学四年级才做吧。否则,如何解答个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分数,为了文凭,而不是为了有一份美好的生活吗?美好的生活难道首先不是要解决生存问题吗?解决生存问题难道不是要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吗?学生难道不应该了解职业的要求,并为之作好充分的准备吗?大四才来准备来得及吗?如果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更遑论回报于父母和社会了。
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会一年高过一年,今年有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下滑为借口,我们的学校、学生、家长如果不从根本上意识到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学习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看来年年都要寻找一个理由作借口才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