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理解我无法回答各种“求助”(“好友”已经用完,无法再加了)

(2010-12-19 23:01:15)
标签:

理解

谅解

道歉

教育

分类: 其他

    (最近一段时间,求助信越来越多,内容五花八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任与期盼,我简直要疯了!我有我的工作啊!有时候我真想早点退休,好做专职咨询服务,就像王晓春老师、张万祥老师一样。请理解我,我不再回答所有“疑问”。虽说对每一个求助者来说,我的回复只是“举手之劳的温馨”,但毕竟只有一双手啊!理解万岁!2011年4月27日早晨)

    请理解和谅解我实在无力一一回答大家的各种提问,好吗?

写这篇文字真是无奈,但又不得不写。

当初在教育在线论坛和博客就写过类似的文字。到新浪建博客之后,我稍微清净了几天,最近各种“请教”又漫天盖地地涌来了。以前在教育在线还只通过跟帖“请教”,现在的途径更多了:跟帖、留言、纸条……而且越来越多——最近一周,平均每天至少是20个请教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宏观的,比如:怎么看待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的冲突?中国素质教育的前景如何?更多的是微观的,比如,班里有个学生的成绩突然滑坡,怎么办?最近两个学生早恋了,怎么办?最近有一个家长不讲理,和班主任不配合,怎么办?最近要上公开课,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有的还把教案给我看,让我提建议。一些老师是请我帮忙推荐文章发表,因为要评职称了。还有老师请我为其案例写点评,或为其大作写序或题词,等等,等等。

我知道,老师们都是因为信任我,看得起我。我也知道,虽然对我来说,每天收到的这样的要求太多太多,可对你来说,就这么一次啊!似乎也不过分。所以,这段时间,我还是尽可能耐心地一一回复,哪怕几句话,我也想,不要辜负人家的信任和期盼。然而,还是我说过的那句话,我没三头六臂啊!在我从教经历中,我曾帮过很多人,包括提建议,出主意,改文章,改教案……但那时我毕竟没现在这么忙,而且那时候找我的人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如果我现在要一一回复,我不但是没法做我自己的事,甚至连吃饭睡觉也没时间了。大家能够理解我吗?

其实,教育的难题,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而每个难题都是特定场合特定学生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了解并熟悉相关的学生。因此,我不可能提出什么真正对症而且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比如,刚才我回了一个老师的纸条,让这位老师多找孩子谈谈心。他回我:“ 谢谢李老师的建议!明天就找这个学生谈心。”我不禁苦笑:这种“建议”谁都能提的,难道这位老师就不知道该找学生谈心吗?由此我想到一个说出来可能会得罪许多老师的问题:我们不少老师还不会学会自己去思考去琢磨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一遇到问题就习惯于“请教”别人,这当然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因为一心想解决教育难题啊),但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算了,就此打住。不然有人会说了:你不愿解答就算了,还反过来批评请教的老师。

最后,再次请老师们理解和原谅!

 

附录:我以前在教育在线博客写的一篇文字——

 

             请给我三头六臂

 

类似的帖子已经写过很多次,但同样的烦恼依然源源不断――我实在无力一一回复老师们的各种请教的来信或留言。

这是我最近收到的电子信件和博客留言――

“李老师你好!想寻求你的帮助,《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如何进行长文短教,如何教出特色,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进行有效教学,我十分困惑,恳请帮助。”

“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觉得在教与学方面,学就是我很欠缺的。与您的课相比,我觉得自己的课有些僵硬,在问题设置和学生调动上面很不足。请问您有这方面帮助我的书吗?请给予推荐,谢谢!”

“我一农村小学包班老师,希望您能帮我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恳请您的批准!”

“我读了您的<<做最好的家长>>,很受教育.李老师,我想请教你,对正在读大学的的儿子,我不知道怎样教育他比较好。他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但是,我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引导他教育他。因为,我也曾给儿子交流过,在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在学习中由于不刻苦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曾鼓励他、教育他,他都接受着,但是,一学期下来后,学习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对待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了。担心说多了孩子闹情绪,说少了孩子不进步。希望您在百忙的工作之中给予指明一条教育之路。谢谢!

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向您求助,毕竟您是位名人,而我普通的就像一粒灰尘,同时,也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我想您一定是很繁忙的。但我实在时没有办法了。很无助,很痛苦!假期中拜读了您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感觉您很热心又富有智慧,觉得能够做您的学生真好,您可以帮他们分担心理上的痛苦和无奈,特别是看到了黄雅韵的事例。我和她一样是一个不快乐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高兴不起来,但她只是名学生,而我却是一位老师,我还要去影响别人的,还要教育别人的,平时我没有朋友,我能经常和您聊聊吗?”

“我是一个年轻班主任,经验不足,加上身体也不是很好,才一周,就弄出胃炎了,什么都吃不下。这么多工作,学生又不听话,可年级上又不给我换班主任,我实在没办法了。李老师,求你帮帮我,我该怎么办,我真的感觉自己心力憔悴。因为我在那边学校没地方上网,可能看不到您在网上给我的留言,能不能请您在您百忙之中给我发点短信之类,帮帮我。万分感谢!”

老师:你好,很长时间来一直关注你的家,也彻夜看你的《做最好的教师》《爱心与教育》。今天我有一个问题急于请教,能否请你百忙之中给以片言的指点。今天中午在班里听到手机响声,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的,昨天刚强调,并说如没收,必须家长取回。发现手机里有一段录相,居然是这个男生强吻班内的一个女生,我该怎么解决?”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现在都提倡新课程改革,我也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我总觉得自己老在原地踏步,自己上的课自己都不满意。混下去吧,还有十几年呢,对不住孩子,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呀。前天全区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教研员老师说:谁愿意承担语文教研活动,上一节阅读教学。去年就没有一个人报名,太没面子了。我很想帮教研员老师可我没那自信。我知道他会帮助我会学到很多,可我就是不敢。何况全区年轻教师有那么多,都比我强。这阵子我好烦,你不是把问题学生当科研吗,那您就研究研究我们这些到了40岁的农村问题教师吧!”

“我的毕业论文打算写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教学反思的研究,想研究一下通过教育博客这个载体,能不能促进教师的写作以及反思,以及如何促进教师的写作和反思的。但是现在很多老师都很浮躁,写博客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所以我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希望能得到李老师的指点,谢谢李老师,祝好!”

“李老师您好!我今年刚踏进班主任的队伍,对于班级管理,有很多的问题,看了一些您的文章,很受启发。但总觉着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想请教:初一新生刚入学,怎样让他们一进教室就马上安静下来呢?马上要下楼值班,不能长写了,麻烦您了,李老师!

“李老师,你好,不知怎样与你在网上交流?你有QQ或什么QQ群之类吗?请告诉我,行吗?崇拜你的老师”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向您请教。第一个问题。我们这里今年刚接受完国家“两基”验收,学生入学率大大提高,加之“不准留级”的影响,学校的学习后进生越来越多。举个例子,今年我们学校七年级新生700左右人,语、数两科(其它科因条件不具备未参考)平均分及格(60分)的只有100来人,平均分80分以上的不上10个人。我们学校是全县具有典型性的学校,我们学校这方面的情况是全县的缩影。虽然上级部门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但平时并没有具体的政策的和督导;学校也只把后进生转化作为一个教师教育技术的问题来看待。我想请问一下李老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哪些职责?第二个问题,我们乡这里刚成立了教育站,组织上调我去当站里的教研员。由于我对全乡的教育情况并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想在工作一开始时对全乡所有学校(教学点)做一次调查,可我不知道怎样着手,想请李老师指导一下。”

……

同时收到的还有一些责备

这些“请教”都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这些责备也不无道理。老师们看了我的书,听了我的报告,觉得我很有智慧,更很有爱心,于是怀着真诚向我请教,却没有回音,于是感到失望,感到现实中的李老师并不如书中的李老师那么有爱心,或者感到李老师成名之后“变了”,“拿架子”了,有的老师甚至由爱生恨,发誓不再读我的书,因为“一切都是假的”!最近的例子是,我在某地讲课,一位老师上来向我请教家庭教育,面对他的宏大问题我简要(也只能“简要”)谈谈了我的看法,我建议他多和孩子沟通。没想到这位老师第二天边给我写信说感到很失望,埋怨我“快速回(毁)绝了一个站在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的人,回(毁)绝了一个掉在河里呼救的人。”还质问我:“您很忙!难道这就是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索要得到的效果吗?――匆匆应付任务?”对此,我感到无奈因而无语。

其实,我完全理解包括这个老师在内的其他老师的心情,我甚至接受老师们的怨恨和批评。我多次想过,老师们绝对是信任我才给我写信求助,按说我不应该不理睬的。我想到年轻时候我也给自己所尊敬的名家专家写信求教,那份真诚那份虔诚那份期盼那份憧憬,真的如秋水一样纯净透明。几年前,我一直遵循“有信必回”的原则,不厌其烦地给素不相识的老师们回信,包括应老师们的请求修改论文、指点教案、解答疑问,等等。特别要说的是,我的回信对象还包括许多学生。没有网络的时候,我都是手写回信的。为此感动了无数老师,而这些老师绝大多数我都没见过,现在也没有联系了,而且好多我都忘记了――去年在山东讲学,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位老师上讲台来和我合影,照完相之后他拿出几张纸给我看,原来是2002年我给他的回信和帮他修改的论文!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到我的笔迹,这件事我简直忘记了。

以前我的确是这样的有求必应,因为那时我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自己支配的时间要多一些,尤其是读博士几年,完全脱产,更是有时间,后来我又在教课所工作,也有时间回信。但近几年来,我担任学校行政管理,还兼作班主任,同时还要上课,还有许多社会杂务,等等,我实在无力给每个老师回信了。我实在没有三头六臂呀!

而且教育是很复杂的,远不是我听了你的问题就可以给你圆满解答的。老师们的问题都很具体,我的确无法一一给出具体有效的建议。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说到底还得老师们自己去攻克,指望我千里之外给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或锦囊妙计,然后你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的工作量之重,远远超过一般老师的想象。因此现在我只回我校老师和学生的信――因为我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解答我校老师学生的疑问,是我的本职工作。每学期我给本校师生的回信至少都在几万字以上。除此之外,还要备课上课、找学生谈心、家访、找老师谈心、为我校老师修改论文和故事(这也花了我许多时间)、接待来校视察的领导、开各种无法拒绝的会……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长期的熬夜,长期的失眠,正在压垮了我的身体――七月份体检,好几项指标都亮红灯,医生明确说,你不能再这样劳累了!必须调整自己的工作!

最近两年还有一个特殊情况,让我用的精力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我母亲的病。她两年前被查出患上结肠癌,后来动了手术,但去年开始转移,现在已经在肺上了,最近开始恶化。我不用多说,大家应该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了!所以,我一次次推辞讲学邀请,我说我必须有点时间陪我母亲,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不一定都能得到邀请者的理解。

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心肠不再回信(当然,我校老师和学生的来信除外),关键还是我没法回信――每天那么多的来信或留言,要我解答各种问题,我现在都不敢开信箱了,只要打开信箱,各种请教信铺天盖地,我即使二十四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也不可能一一回复的。

我早就谢绝了几乎所有约稿和讲学邀请,还有不少老师寄来著作要我写序,我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我知道我辜负了许多许多老师的期望。肯定有不少老师给我写了信或留言之后,到现在都还一直在盼着我的回复。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

我会努力工作,报答依然信任我的老师们的厚爱!我会把我的教育思考教育做法通过帖子写在博客上,老师们也许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以前就写过类似的帖子,我想以后说不定我还要写这样的帖子,我一次次呼吁请求老师们的理解,我向所有理解我的老师深深地鞠躬!

                    20099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