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媛隔了篱笆,去看那巷口。
南方的街巷,仿佛没有尽头,深深的,装着整个春天的黄昏。此时小巷是安静的,人影稀落。
有隐约的槌衣声,是哪一家的主妇,在洗着衣裳,晚饭定是在做着了。
炊烟里是一天的结束。
张美媛的一天却刚刚开始。
她站在那里,等着一个人。
那是她儿子。

她是外乡人。
几年前和儿子来到这个城市。
她没读过什么书,却做了半辈子的文化馆干部。从写黑板报开始,居然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从前那些亲戚家的春联都是由她写的。她父亲早年当过几任实职,她也因此得了些实惠,风平浪静地过了这些年。
丈夫是几年前去世的。
那时,儿子还在念大学。
她那时虽然只有四十多岁,却决定提早退休,要专心去照顾儿子。别人都替她惋惜着,她却执意如此,她只知道自己不想一个人呆着。
后来,便跟着儿子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一心一意的照顾起儿子的生活起居。现在儿子毕业都已经两年了,她也快把这里当作故乡了。
儿子毕业后留在这城市。先是在一个机关,后来又辞职,转到现在这家公司。他们辗转换了好几个地方,才到了这个巷子。租的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虽有些破旧,住得倒也自在。搬来已经一年多了。
儿子很忙,多半是早出晚归的。对于她来说,一天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去买菜回来,精心做了饭,也没心思吃,只把那几样儿子喜欢的小菜,原样放在冰箱里,专心等着儿子回家。
儿子知道她闷,劝她出去逛街,又教她用电脑,告诉她怎么上网、怎么搜索。开始她是为了打发时间,后来就真的有了兴趣。
这些年,她就没什么有兴趣的事——除了照顾儿子。她当真是迷上了上网。她的生活中渐渐有了许多新的东西。譬如聊天用QQ、上网买东西就去八佰拜,或是从哪个站点可以看到一些珍贵的书法作品。她的世界一下子大了。
这几年她的世界里只有儿子。
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日子平平淡淡。
每天都重复不变着——直到碰到这件事。
她打定了主意,就在今天告诉儿子。
可是他还没有回来。
电话却已来了,“妈,我今天要晚点。”
她已经习惯了,叮嘱他路上小心,就要挂电话。
那边却停顿了片刻,好像有些犹豫,“我看见那张火车票了,”那边似乎被什么噎住了,缓缓才道:“妈,都这么久了,您为了我……”
她张张嘴,却没说什么。半响,方道:“给你留了饭,回来吃。”
快了。
儿子一回来,她要告诉他,她是去参加一个书法联谊活动,网上联络好的,地点刚好就在老家。火车票是昨天就买好的。她也确实乐意回去一趟。有些老朋友,这次可以重聚了。
不过,她还是要回来,不单单是为了儿子,说到底这里的生活她已经习惯了。尤其是,她现在可以有自己的事做了,居委会的老年人书画兴趣班还等着她来主持。
总之,生活会继续,却比原来更让她心满意足。这种感觉,就像她刚刚望见的夕阳,美得踏实而沉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