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乡村女校长”引发的争议(图)

(2009-07-02 11:50:41)
标签:

瞿颖

迈克尔·杰克逊

王志文

李连杰

邓玉娇

分类: 时事杂谈
http://www.ycnews.gov.cn/News/ChinaNew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02/001d7d2c4cb70bb645e32c.jpg
推着三轮车奔波。

http://www.ycnews.gov.cn/News/ChinaNew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02/001d7d2c4cb70bb645f93a.jpg

李灵坚持为捐书的学生称重,并记下她们的名字。

 

http://www.ycnews.gov.cn/News/ChinaNew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02/001d7d2c4cb70bb645ee32.jpg
怀抱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http://www.ycnews.gov.cn/News/ChinaNews/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02/001d7d2c4cb70bb645d828.jpg

这一幕,让人动容。

http://www.cnwnews.com/uploads/allimg/090702/0948416.jpg

 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家乡希望小学可爱的孩子们。

 
    日前,有网友爆料,在河南郑州西郊某小区,一名“80后”的乡村女校长李灵,为了给村里学校300个孩子建一个阅览室,孤身到郑州骑着三轮车收购旧教材旧读物。网帖一出,感动无数网友,网友评她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应推荐她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经过媒体报道后,李灵获得了不少的书物捐赠和帮助,她还被所在县、市评为“三八红旗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灵表示,现在受到的帮助多了,压力也增多了,但是梦想未变,“我只是想在暑假前把阅览室建好。”
 
    事发:乡村女校长被媒体要求雨中摆拍引争议 

  在这篇源自搜狐的博客文章——《河南最美乡村女校长采访的幕后那些事儿,为拍照让女校长淋雨》中,网友往事随风在称:“他们为了拍到镜头,让李灵在雨中摆拍,并设计了一些雨中收书的场面,甚至还有晚上收书的场面……”那家媒体为了让他走,竟找了李灵当地的政府部门命她速回,带去的是两家出版社的一些书,据了解大部分是重复的读物……”

  在成为新闻人物之前,李灵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乡村私立小学校长,其事迹经网友发现后发到了网络上,后又在媒体报道下,不经意间迅速“走红”,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在众多的网友们看来,其创业精神和责任心应该成为一个时代的榜样。随后爱心汇聚的涓涓细流正“流”向李灵所创办的“希望小学”。目前学校已收到捐赠的书籍数万册和电脑以及体育器材,但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还在继续。    为表彰李灵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周口市妇联决定授予她周口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并发出倡议,并号召全市广大妇女向李灵学习。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也到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看望了李灵和她的学生们。

 

  缘起:参与报道记者以网友身份博客中曝料

  乡村女教师李灵的事迹通过媒体的报道,感动了众多人,众多有爱心的人也帮她完成了的心愿。但随着媒体报道的白热化,在河南媒体圈里也成了一场新闻资源的争夺战,“摆拍”事件则又再次引起网友关注。在另外一篇新浪博文,由河南资深媒体人博客“老锡儿”中显示,文字为“郑州晚报摄影记者廖谦委托本博独家刊发。”从博文来看,曝料网友为郑州晚报的一名记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整个报道李灵的过程。

  文中称,“这件事儿,最早起因在我所在的郑州晚报在大河网上看到一名网友发的帖子,讲述她是一名乡村的女校长,因为家乡穷,学校经费有限,为了让孩子们能看到更多的书,就利用假期来郑州收购城市孩子们不看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大热天的饿了就蹲在路边啃口烧饼,使网友很感动。”

  “郑州晚报首先发现了这条线索,但大家对这名女校长的真实情况却一无所知,我和其他记者找到了一名收废品的知情人,从他口中得知该女子是周口淮阳的,可能是一所民办小学,但具体叫什么名字,学校在哪儿,却不知道,说是她已经回老家。于是第二天郑州晚报首先发出一篇报道,她是谁?号召大家寻找她,并帮助她,我和另一名记者一大早前往淮阳寻找并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是不是真的条件不好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我们到达淮阳许湾的希望小学后,看到学校条件的确是比较艰苦的,也从侧面了解到李灵的确为孩子们呕心沥血,并及时向郑州报告了真实情况,保证报道的正确性,我从李灵的父亲那得到了李灵在郑州亲戚的电话,并通知在郑州的一路记者,他们既是赶到了李灵亲戚家,并最终采访到了李玲本人。”

  “第二天,郑州有3家媒体同时报道了这件事儿。其他两家媒体篇幅也不小,但有一点,他们绝对没有调查到学校的真实情况是不是像大家认为的学校是否艰苦。这样就大篇幅报道实际上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回到郑州后得知,郑州当天下了雨。我们的记者是在她亲戚家等到了骑着三轮车收书归来的李灵,摄影记者抓拍到了冒雨归来的李灵的真实镜头。从当天的报纸可以看到其他媒体的照片,后来据同事讲,他们是为了拍到镜头,让李灵在雨中摆拍,并设计了一些雨中收书的场面,甚至还有晚上收书的场面,实际上,李灵晚上就回到亲戚处休息了,照片可以从新浪河南的专题看到一些。”

  “第三天中午,我和记者去接李灵,她的精神状况不是很好,一问才知道,上午参加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并做了节目,从早上一直没吃饭,再加上昨天冒雨拍照感冒了,是我感到很不是滋味,这不是把新闻人物当记者做报道的工具了吗?献爱心可以,我们报社说了,不管谁报道,只要是献爱心,我们都配合,不独家占有。但是其他媒体的做法是我感到有些为了做新闻而作新闻,是真的爱心还是为了报道?”

  “第四天,是个周六,我们本来跟李灵约好,带着郑州市民捐赠的书籍和教学用品,和新华社和另一家电视台带她一起回家,结果得知她已被郑州某媒体带走了,那家媒体为了让他走,竟找了李灵当地的政府部门命她速回,那家媒体带去的是两家出版社的一些书,据了解大部分是重复的读物。”

  “晚报的领导说,我们是献爱心,不管李灵跟不跟我们一起回去,我们把郑州市民的爱心带到就行,不能为了报道争这个新闻人物。”

  “本来,这个报道不论哪个媒体报道,只要是真正为了爱心,我们都无可非议,但是为了报道控制新闻人物的做法,我实在不感冒。希望新闻媒体的记者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一是要尊重事实,而是要尊重新闻人物。那样作为一名记者才能问心无愧!”

 

  热议:新闻人物成记者报道工具,伤害的是读者的爱心!

  最美乡村女校长被媒体要求雨中摆拍引发网友热议。

  “新闻本来就应该以事实为根据,我有两个想法:第一,郑州的新闻部门过剩,造成新闻重复,资源浪费;第二,郑州晚报的新闻敏感度很强,但报道策划和人员安排需要加强,如果时间和人员安排都衔接的很到位,别的新闻媒体休想得逞。话说回来,还是领导豁达,我们不能为报道而报道,你们的初衷效果已达到,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你们的报道而受益,也许在这批学生中将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因为你们的报道,在中原大地说不定又掀起一股向贫困或是弱势群体献爱心行动,正值暑假,你们工作没有白做,我代表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谢谢你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一网友说。

  不少网友表示,“女校长是好人 不良新闻媒体。” “新闻不要做表面文章,要重视深层挖掘。现在的很多新闻都是消息报道,没有深度,说明记者水平不行,充其量是个通讯员。”网友“皮皮狗_双鱼”说:很多照片都是在摆着拍。也有网友对记者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质疑:“新闻就是这样导演出来的?”

  也有网友认为,媒体为了夺得新闻报道竞争无可厚非,但把新闻人物当成记者报道的工具,伤害的是众多读者的爱心。

 

     评论:理性看待李灵的走红

     李灵,河南省淮阳县一名私立学校的女校长,因在郑州低价收购大城市孩子用过的教辅资料,被《大河网》的网友发现,以论坛帖子的形式发在《大河论坛》上,在网站管理员和媒体记者的推波助澜下,李灵一夜走红,被热捧的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女校长”、“当之无愧的淮阳荷花节形象大使”等等,溢美之辞铺天盖地。

  几年前河南同样出现过一个网络红人、中国最美女教师梅香,第一阶段的热炒和李灵有点类同。后来,因为推手和梅香分赃不公,导致二者反目,网络推手把黑幕揭开,原来梅香的故事是推手编造的谎言,瞬间梅香在网友心目中“最美”的形象土崩瓦解,一场闹剧黯淡收场。

  联想到梅香,我感到网友在追捧李灵的过程中多了分盲目狂热,少了些冷静理性。

  最初看到李灵的事迹,心里很是震动,等到淮阳网友搞清楚她的私立学校校长的身份后,我就不以为然了。

  私立学校,说白了,也就是有钱人的一个投资项目。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事业,大都和“神圣的使命”等等词汇挂钩,一旦教育商品化后,笼罩在教育头上的光环就会黯淡了许多。

  李灵办私立学校,她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商业行为,学生从她那里买走的是知识。作为卖家,李灵有必要让自己的商品更有竞争力,让自己作为商家的信誉更高一点。增加商家美誉度、提高商品竞争力的一个手段就是增加教辅读物,购买教辅读物就需要投资,投资时可以买成本高的新教辅,也可以买成本低的二手教辅,李灵没有买新教辅,而是买了便宜的二手教辅。如果李灵花大价钱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批新教辅资料回来,即便记者看到了,他还会炒作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