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2013-01-07 08:56:59)
标签:

丫丫219

虾仁

潮汕菜

年菜

美食

分类: 丫丫煮意-特色小吃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每年元旦假一结束,我就感觉马上要春节了。如今的生活越过越好,以前只能春节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啥时候想吃都能吃到,而且年纪渐长,不再像小时候期盼着穿新衣,拿压岁钱、、、于是乎大家对春节的期盼没有以前那么浓烈,甚至觉得过年愈来愈无趣。即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过年的,尤其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准备年夜饭。

 

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到外吃年夜饭,我不喜欢,总觉得虽然省事、方便,但缺少过年的感觉,还有一种赶场的味道。要我说嘛,春节既然是传统的年俗,按照传统来做,会有一种特有的仪式感。还算庆幸,无论是婆家还是娘家,我们家的年夜饭都是在自己家动手做的。

 

年夜饭上,总会有那么几道自家的传统菜,去年爱上做菜后,我就下了个决心,一定要把我婆家和娘家的传统菜给学会,不仅要学会,还要传承下去。元旦回了一趟婆家,把这一想法一说,大家一致赞同,那几天家里事情很多,婆婆她老人家还是亲自做了两道家里年夜饭上必有的菜式。

 

今天先上一道【潮汕虾枣】,以虾为主料做成的虾枣,颜色金黄,滋味鲜美,入口酥松,时不时还能嚼到一粒粒的虾仁非常弹牙。当年第一次去婆家过年,一吃就爱上了。只是这道菜做起来相对繁琐,平时一般都不做,也只有过年的时候能解解馋,而我们也不是年年都在婆家过年,所以这5年来我也就吃过2、3次。领导说在他的记忆里,这道虾枣也就是过年或者一些重大节日,还有老人过寿家里才做。真是一道传统菜,必须学会。

 

虽说现在做潮菜的地方,大到酒楼,小到路边摊,几乎都有道【潮汕虾枣】,做法虽然大同小异。可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在这些店吃到过味道、口感能比上我婆家做的。而且这虾枣,一个个圆圆的,过年吃很合适啊,有着“团团圆圆”的寓意。一家人聚在一起,自己动手做,阖家团圆、其乐融融。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虾枣】

 

主料: 海虾   1000g

 

辅料: 葱     少许

       马蹄   250g

       猪白肉 150g

 

调料: 盐     适量

       味精   少许

       面粉   一把

       食用油 适量

 

做法:

1. 虾去头、去壳、去虾线;

2. 将虾切成粒;

3. 吸干虾粒的水分;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4. 猪白肉切成细丁;

5. 马蹄切成粒、葱切成葱花;

6. 将虾粒、猪白肉丁、马蹄粒和葱花全部倒入一个容器里;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7. 调入适量的盐;

8. 调入少许味精;

9. 将容器里的食材全部搅拌均匀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10. 在搅拌好的食材里加入一把面粉;

11. 再次将容器里的食材搅拌均匀;

12. 将食材团成丸子状;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13. 加热油锅,倒入大量的油;

14. 待油温烧热至放入筷子,筷子周边会出现密集气泡时候,分批放入团好的丸子;

15. 炸至表面金黄、里面熟,捞出沥油即可。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TIPS:

1.  1000g虾去头去壳后,虾仁净重500g左右;

2.  虾切粒要切得粗些,吃起来比较弹牙;

3.  250g马蹄是去皮后的重量,如买完整马蹄需要考虑外皮重量;

4.  做的量大的话,虾仁、猪白肉、去皮马蹄的比例控制在1:0.5:0.3就好;

5.  食材拌匀就好,不需要搅上劲;

6.  放的面粉为普通面粉,起到黏住食材的作用,不需要放太多,太多会影响虾枣的酥松口感;

7.  一次性做很多的时候,炸个8成熟就好,每次吃前再用油煎熟再吃;

8.  炸虾枣的油量要能全部没过虾枣,用小奶锅炸比较方便;

9.  炸完后余下的油,过沥后存放起来,3天内炒菜用也不浪费。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潮汕人家春节常备的团圆菜——【潮汕虾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