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扁
李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34
  • 关注人气:17,1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佛随想二十条

(2010-06-07 21:01:10)
标签:

李扁

宗教

虚云

净空老法师

随想

冯冯

杂谈

分类: 学佛散记

学佛随想二十条

 

李扁

2010-6-7

 

519以来,关于学佛的感想,记在一张纸上。陆续有二十条,今一一条列于此。

 

1.  著名天眼通佛弟子冯冯先生,说到虚云大师轶事。某一次,虚云大师在泰国演示或者说示现入定,一连九天没有出定,引得国王也来恭敬礼拜。但是可惜,由于坐得太久,虚云大师因而得了偏瘫,治了很长时间才好。由此看来,虽然可以入定,但是人还是很难摆脱肉身的诸多束缚。由于这个公案,我倒是觉得学佛好有人间烟火气。少了许多玄妙、仙气。于是我以为,打坐是个训练,念佛也是个训练。

 

2.  冯冯说,他从小就看见男男女女,都是通透的。小时候老师让画人,他画的就是人的骨头架子。老师骂这孩子怪,但冯冯说他本来看到的就是这样啊。他的眼睛所看到的效果,和X光透视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他眼中从来没有美女。他自己说,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没有结婚,直到七十二岁去世。我以为,若是先天如此,倒无可厚非。只是若没有得天眼通,却又何必修不净观?佛家把身体视作大敌吗?不能把身体认作花一样美丽的灵物吗?只可惜此一肉身,如昙花一现而已。

 

3.  净空老法师说,我们学佛,就好比是念书。学到不同的位阶,相当于证到不同的果位。又说,佛是老师,菩萨相当于我们的同学。既如此,我们累劫多生以来,定有不少同学已在西方,证到佛菩萨的果位。若如此,我们确实应该生起惭愧心——何以累劫多生以来还如此落后,在阎浮提混来混去?现在生中,当了大官的、发了大财的,也应该深以为耻——你所证得的,也不过人天小果而已。人间繁华,过眼云烟。

 

4.  我自去年十一打佛七以来,基本食素,身体确实有大变化。一个是大便好了。过去往往大便不畅,而且不成形,颜色也不对,经常是黑的。现在好多了,绝大多数是黄色,通常一天一次,身体轻松许多。又且,肚子下去了,干瘪了。而且晚上饭量大减。反而是只要晚上吃得稍多一点,晚上睡眠质量就不好。若是不吃或少吃,则上床倒头便睡,一觉天亮。相对而言,梦少了,睡眠质量提高了。

 

5.  07年下半年读净空老法师的种种讲记以来,我在做减法。所求逐渐有限了,不再背负天下兴亡的责任了。不像前些年那样刻意强为了。原来急于成名成家,现在此愿望也不那么迫切了。一切随缘,心中常有喜乐。当然,父母在前,身体不好,我自己经济条件欠缺,所以还是常常忧伤。

 

6.  关于做功课,应该抱定一个原则。即是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数量到了,回头一看,效果显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既有的那些需求,并不是真实的。逐渐已经发现,活着是事实。至于要拿诺贝尔奖,要搞多少女人,求永恒,求发财,都是虚幻不实的妄念。

 

7.  念阿弥陀佛,调整不同脑电波之间的关系,反求诸己、内部和谐,可以通过心理学实验以观测之。选两组大学生,以及种种职业之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均分组试验,可得科学结果。

 

8.  既有佛学概念,需要做一些现代化。比如业障病,与生理病之关系。现在的生理病,是不是未来的业障病?过去的业障病,是不是示现为现在的生理病?

 

9.  人生应该分段。平常情况下,我们每天随波逐流,因循苟且。这样不但导致佛学上讲的六道受苦,流浪生死,也造成对于现代科学规律的违反。举例讲,我从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每天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在性幻想当中。这是二十五年时间。这样就不如用十年或十五年去实践这个事。早实践,早了解,早超越。接触是为了脱离。死禁不是善巧方便、究竟道理。可以在一段时间,令其充分接触与饱和。完全地了解,总比隔离更容易超越。

 

10.              饱和以后,人生就不是妄想了吗?还是妄想,但是此时的妄想,质量就比先时高出许多。

 

11.              未来的前途命运,交给佛菩萨,无复忧虑。这是大解脱之一。

 

12.              中小学生,只集中一周念佛、拜忏,种植一生善根。当然,不是每家父母都同意,可以采用《家长知情书》的方式解决。

 

13.              佛经与一般文章,哪个对于写作更有帮助?我认为,佛经更好。读诵佛经,熟了,对于写文章,大有助益。

 

14.              某一日,我想到,身相庄严,是很有必要的。此身非我所有,故无拘谨,故笑容要真诚灿烂才好。

 

15.              搞性教育,比诺贝尔奖更加光荣伟大。我对于价值观,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崇拜诺贝尔奖——甄别反思——否定诺贝尔之唯一崇高——重立自己的标准。

 

16.              花生有吃腻的时候。我小时候,认为花生米是人世间第一美味。后来到了大学,每天中午都能买到,我整整吃了一年半,终于把花生米吃腻了。我超越了花生米。那么,性呢?我估计要十五年,不是一年半吃得厌的。

 

17.              天上有乐,地狱有苦。人间有苦有乐。天上极乐若是真实,地狱大苦岂能是假?

 

18.              婚外恋,斑马线。斑马线上死人无数。但没有人说禁止过斑马线。婚外恋也是要死人的。但就是有不少人说要禁止婚外恋。此非其理由也。

 

19.              转烦恼成菩提,核心在转字上。妙就妙在转。烦恼能禁止吗?只能转,不能禁。性欲是烦恼,只宜转,不宜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文殊菩萨说,菩提道在爱欲中。菩提道是佛,爱欲是众生。佛在众生当中。念阿弥陀佛,是把每一个念头转成阿弥陀佛。每个念头即是一个众生,念佛,即是把每一个众生转成佛也。一念成佛,此意太深。故我对每一个念头,都心存敬意。转众生成佛道。我身体里即有无数众生。每个善念、恶念,也尽是一个众生。

 

20.              我当年的性幻想:往往在山洞之中,不欲人知。又想到,某女,在地下埋数百千年。故等两棵树上鸟鸣之时,一起开挖。之后用中药一灌,吐出一腔黑水,便即复活——我以前的观念,认为古典美女,都已经死尽。不知道当今时代,也有美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