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学论文撰写中的几个问题(续)

(2005-10-05 17:10:35)
分类: 学术研究思路和方法

关于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综述才能“沉淀”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设计一个好的课题,往往不是作者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站在前人肩上”的结果。Review一定要考虑继承性与前瞻性的结合,继承是指对前人研究的了解,是自己轮文的基础,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也要有批评意识,对文章观点、出处、作者、年代、出版等信息,要有分类和记载。当然,做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要从研究有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做起,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翻译介绍和转述的层面上

 

语言学的研究要取得成绩,一是靠新的素材,二是靠新理论和方法。两者之间往往相辅相成,辨证而统一,缺一不可。新的研究素材促使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出现,而新理论和新方法又引导人们不断去发现新的素材,完善自身。

 

文献综述有下列重要作用。第一,可纵览全局,可使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知道目前这一问题已经研究到何种程度,还有那些不足,把自己的选题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能显示出自己所做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明确研究方向,了解前人的工作,这样可以避免照搬和重复。前人的工作,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研究是前人的继续和延伸。第三,吸取他人的“前车之鉴”,避免同类错误,将会使我们的工作少走弯路, 弥补前人的不足。第四,要有批评性(critical)。这一点对于本科生来讲可能最为困难,初搞科研的人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非易事。然而通过文献综述,应当有能力看到现有研究的欠缺,所以才设计了自己的方案或课题,如果别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研究好了,我们的研究也就无必要了。通过大量阅读比较和反复地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对前人的理论做修订。第五,习惯于对现成理论提出反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他人的理论,拿不出自己的看法,是研究者的一大忌讳。文献综述搞得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你熟悉这个领域,对前人的研究了如指掌,具备了从事所选题目的土壤和条件。如果你对相关文献了解得太肤浅,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都没看过几本,必然写得不着边际,使人感到你的研究是“空中楼阁”,经受不住考验。

        

实证性的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的方法

 

外语科研的方法的多样性是外语研究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由于我们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因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也必然有所区别。         

 

桂诗春和宁春岩在对1993-1995年四本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作了统计后发现,有80% 的研究都不依赖数据,而仅采用思辨性的手法。这说明,我们还缺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必要训练,面临着重新学习和完善研究方法的挑战。经验是在实施具体行为中的认识或做法,它对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确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教学经验的多寡对一个教师教学的质量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但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经验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经验常常是通过重复产生的。这种重复的经验即使正确,也未必能构成对事物新的认识,从而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因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不大。其次,经验也有其片面性和表面性,它能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了解,产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客观效应。最后,经验也常常是个体化的,它可以在一人一时一地起作用,却未必能产生普遍效果。一个人可以从某一行为中获益,称其为自身的“经验”,但其他人因其个体的差异却并不见得能从中获益。因此,没有经过系统的方法检验的经验,往往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档次上,未必能构成学科的研究成果。通常所说的总结经验,如果不是以系统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式来进行,并不应该被当作我们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否则,我们的学科也就会停滞不前了。可喜的是,经验之类的文章,近年来总体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我们主张科学的实证方法来做论文,就是采取提前策划好的系统步骤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对分析和科学处理过的数据做出解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里所说的数据可以是数字,如学生的人数、学习成绩词汇量的大小、课堂活动的频率;也可以是文字的,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描述,对教师的不同看法,焦虑的研究,外语能力的记录,对课堂参与的描述等等。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许国璋先生曾说:“数据的分析给文章结论一种可验证性(即科学性),使它们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三点体会’‘四点收获’之类的文章。”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不仅指实验,也包括相关研究、调查、个案研究和人文研究(ethnographic research)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数据来了解这些数据所涉及的变量以及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证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定性(qualitative)和定量(quantitative)两种。定性研究被有些人称为“质化研究”,人们在做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时,通常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它有几条指导性原则:1.它所观察的内容由大到小,往往采用综合的方法来描写对象。 2. 数据采集的手段往往是观察、录音、问卷、访谈、个案记载、现场记录、日记等。数据采集的质量取决于它的有效性、可靠性与代表性。3. 通过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提出假设。4. 检验原有的假设是否成立,导致不成立(invalid)的原因不外乎所采集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和解释数据时引进了过多的主观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