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从期中考试视角选择自主招生院校
(2009-12-06 23:13:21)
标签:
梁挺福高考志愿自主招生期中考试排名教育老梁说高考升学规划 |
分类: 自主招生 |
现在北京市各区县期中考试早已结束,大家如何心平气和地科学看待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这个成绩重要吗?对后面的高考复习有没有参考作用?下面简单说说我的见解:
高三第一个期中考试,学校重视,学生重视,家长更为关注。大家心里都明白,高三这一年一共有四次最重要的考试,期中、期末、一模和二模考试,然后就是高考,因此这次期中考试是高三生四次大规模考试的起步考试,成绩与名次和高考息息相关,具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用。因此,重视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对期中考试成绩的认识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和客观的。只有这样,期中考试之后的一系列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方法的实施才是有效的。
这段时间正是自主招生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和热闹,“五校联考”、“三校联考”、“北大、同济校长实名制推荐”等选拔机制大大刺激着家长和考生。在部分想参加自主招生的家长和考生,这时的期中考生成绩和排名就显得非常重视,那是考生选择报考院校的重要依据。根据我们计桥中心多年的报考经验研究发现申请自主招生院校的档次需要跟考生平时成绩相匹配,不宜高报,更不推荐低报。
在各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章程的时候,正是期中考试刚刚结束,考生经历了上高三后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成绩就是当前参加自主招生选择院校的最重要依据,那么这个期中考试成绩就是非常重要的。
在多次计桥中心讲座时不少家长都有这样提问,“我孩子考了多少分,能不能参加某某高校的自主招生”,“孩子是否应该高报某个高校,这次期中孩子没有发挥好,后面还有20分提高的空间”等等。我们一次又一次阐述我们的报考理念:根据考生期中的北京市排名位置选择与之相配排名的高校,报考这样的高校相对比较稳妥。当然了也可以略微高报比期中考试排名的高校,但需要提示的这个考生应该保持成绩往上走的趋势。
说到考试排名,就北京市来说海淀区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其次就是西城区的学生。这次北京市期中考试海淀区就进行统一考试,同时进行区大排名,这样大大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有选择地使用区排名进行自主招生或安排后面的复习计划。
据我所知北京市也只有海淀区进行统一的期中考试,并提供全区考生成绩大排名。而同样重视教育发展的西城区并没有举行统一期中考试,这样对家长和考生选择自主招生院校是不利的,不过我想明年西城区应该有所改善。
每年计桥中心都会免费公布一些重要考试的北京市大排名,大家别小看这个排名,门道可多,可以指导您和考生选择合理院校呢,如“2009年海淀区高三期中考试理科成绩对应全市大排名”和“2009年海淀区高三期中考试文科成绩对应全市大排名”。
再说说科学看待期中考试的问题:
首先,期中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诊断性的考试,而不是类此中考、高考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考试的重点有所不同,不能过于看重这个成绩。
其次,期中考试是一次较全面了解老师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哪些问题,同时也是诊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应该说期中考试是双向的诊断性考试,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诊断,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再次,一般期中考试安排在十一中旬左右,从九月一日开学到期中考试共上课九周左右,从教学安排进度来看,学科教学在前几周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说,期中考试之前授课内容不是很多、很深,因此这个时段安排考试一般以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特别是知识点的应用。虽说期中考试会涉及到各学科部分综合题目解题能力考查,但是这样的题目一般少而易,距高考难度有相当的距离,期中考试一般不能说难,应当是比较容易的,试题不追求区分度、标准差,主要诊断教与学的落实情况。
最后,就要回归到科学合理的平常心看待期中考试成绩。个别家长和考生十分重视考生的成绩和排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绩和排名是考生学习结果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外在表现抓住内在的、本质的内容。如学习方法的效果,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课质量的提升等,期中考试考好了不能骄傲,要踏下心来总结经验,形成稳定性的学习方式、方法;考得不好的未必是坏事,应该要及时总结经验:没有认真吃透教科书,基础知识不扎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问题严重等等,需要总结和纠错的东西特别多,因此只有认真抓住这些内在的、本质的环节,学习成绩才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目前各学校进行的月考都算是诊断式考试,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因此考生需要利用这样机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高考的成功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1、初为“高三家长”的必修课程及心态调整;
2、梁老师个性化咨询手记(一)——天津胡同学的个性化方案
3、梁老师个性化咨询手记(二)——一个难报“上吊分”+巧遇过有两次报考失败经验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