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nowScorpio1122
SnowScorpio112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2
  • 关注人气: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又见七月

(2008-08-01 13:34:23)
标签:

歌台

新加坡

中元节

七月

旅游

分类: 游记

中午走出公司大门去吃饭,赫然只见烟雾腾腾,大门外摆了两个大汽油桶般的焚烧炉,一些员工正在烧纸钱、元宝之类的,更多的则是拿着香烛在拜。原来,又到七月了。

 

新加坡过农历七月的习俗很奇怪。名为“鬼节”,但从头到尾要足足闹腾整个月;说是华人的风俗,但据我所知中国大陆一带乃至香港都没有如此盛大庆祝的习惯。我的家乡过的是真正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谓之“烧包”,因为纸钱都是放在一个个的包封里的,外面写着谁烧给谁之类的,还要点上鸡血,用意大概是让地府的鬼差得以辨识吧(有趣的是,第一封一定是烧给当地的鬼差的,据说是给它们的“路费”)。到了七月十五一早,把烧剩的纸灰扫一扫,今年的七月节就算过完了。

 

新加坡的七月,最常见的活动包括烧纸、上供和歌台。

烧纸并不限于自家已经去世的亲人,而是烧给所有的游魂野鬼,倒是相当博爱。不过烧纸的目的并非为了寄托哀思,而是祈求各方孤魂不要来捣乱,更有甚者,有人还向鬼魂们祈求“真字”以购买彩票,相当现实。

上供的对象也是所有的地府住客,用来上供的物品相当多而且杂,米、油、糕点、糖果、零食等等,荤素掺杂,很多杂货店会在七月来临之前把这些东西包装成一个个价值不等的“礼篮”,以供客户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除了每家每户要上供,公司也要上供,于是就出现我今天中午见到的那一幕。公司上供的对象重点是公司的地面上的各种鬼魂,那些曾经死过人或者有过死人的地皮(比如旧医院、坟场等等)上建立起来的公司尤其要供,免得这些“鬼大爷”们哪天不爽了,跑出来搞得鸡犬不宁。我曾经问过一个本地的同事,如果经济不景气,公司不上供或是减少供品会怎样,她说,那么如果接下来公司有什么意外发生,或是盈利下降,就一定有人会说是七月上供的时候得罪了“好朋友”。真正是无语,难怪再怎么高科技的公司,也不能不入乡随俗地加入上供大军。

歌台据说是新加坡原创的,就是在居民区里找块空地,支个临时舞台,请一些歌手来演唱,有时还有一些杂耍表演之类的。演出的水准有高有低,有草台班子,也有一些二三线的歌手来赚外快的。在整个七月期间,新加坡到处都有歌台,有些红歌手,甚至一晚上要赶好几个台,而那些所谓的“歌台歌手”,一年的生计也就在这一个月了。听歌台是免费的,组织歌台的钱多是同乡会、宗亲会、同业公会以及庙宇神坛之类的出。早年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歌台就是普罗大众最大的娱乐节目了;现在仍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痴迷于歌台演出,为了挺喜欢的歌手,不惜陪着他们在全岛转来转去地听。

  

七月的忌讳很多,不能乱讲话,以免得罪“好朋友”;晚上不可夜归,以免冲撞了其他只能在晚上出来活动的“物体”;不可坐车船旅行,因为那些死于坠机沉船的冤魂会来“找替代”,等等等等。结果也在新加坡造成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因为七月人们都不愿意出国旅行,所以旅行社都削价促销,无形中便宜了像我这种不信邪而又囊中不甚丰裕的人;新加坡人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鬼片,但此种影片往往少儿不宜,不可在学校假期期间放映,更不能在农历新年期间放映,所以多半集中在这个“鬼月”,以致于七月期间电影院常常是只见“鬼影憧憧”;因为烧纸的人多,为免引起火灾,新加坡的每幢住宅楼下面,都必有一个焚烧炉,定期有人打扫,如果有人有意无意往里面扔垃圾,必遭整幢楼的人切齿痛骂;七月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楼下烧纸,楼层较低的住户就遭了殃,烟雾、纸灰乘风直上,造成严重的污染,可谁都拿这没办法。

 

时代进步,很多旧的习俗都慢慢被人们淡忘,不知道新加坡的七月还能坚持多少个七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