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考核”铁道看护员
晨雾 / 转贴
法制晚报:
作文“考核”铁道看护员
高考作文材料曾“现身”央视专家称与“北京精神”贴切
难度不大 可写“小人物的伟大”
今天上午2012年高考“开战”,首科语文开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自拟题目。
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分头从101中学、十一学校、十八中等多个考点了解到,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文字材料比较简短,就材料中的一个细节问考生有何感想。
今年的作文是根据材料考生自主命题,与2007年作文题目类似,都是以“平凡与伟大”、“默默无闻不等于无所作为”作为考题,专家点评今年高考作文与热点时事距离有些“远”。
专家表示,今年虽然是材料作文,考生读材料一眼看上去“发蒙”,但是今年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却非常明显。是以“平凡与伟大”为话题,写议论文。命题思路和往年一样,让考生有话可说,不容易写“跑题”。以“责任”为角度也可以。
北京卷语文高考作文题
老纪在深山里工作,负责看护铁道,每天都独自到山中的火车道边检查,防止山石滑落破坏铁轨。每当列车经过深山时,老纪都会向列车招手敬礼、微笑,表示可以顺利通过,而列车员也会拉响汽笛向老纪致意。对于老纪向列车庄严敬礼和列车鸣笛致意,你有何感想?(标准说法以最终公布的为准)
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字数800字以内。
高考作文花絮
作文材料曾“现身”央视
一位走出考场信心满满的考生告诉记者,作文材料自己曾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看到过。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真诚沟通》栏目在5月3日播出了中国铁路“最北看山工”计文革的故事。此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央视根据收视效果在5月10日又进行了重播。
据了解,“最北看山工”的故事讲述了加格达奇工务段山头巡守员计文革坚守嫩林线645公里900米处,在寂寞中守护着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记者发现,该故事最初是出现在纸媒上,刊于2012年1月12日。随后,人民日报等纷纷做了跟进报道。
新闻报道中如此讲述,“一到风雨天,就感到特别兴奋,感到有责任担负在身上,每年还找点鞭炮烟花在守护点上放。过了年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早上8:37分经过的列车,司机看到我放鞭炮,就会用长短声鸣汽笛致意。”这与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关键词相当接近。
专家点评作文
类似2007年 可写“小人物的伟大”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语文教师刘纯表示,这个题目与2007年的“细雨湿衣看不见”中“默默无闻并不等于无所作为”的观点非常贴近。如果考生非常熟悉之前的高考作文并做过反复演练,完全可以在30-40分钟完成主题迁移的工作。
同时,这则材料几乎适合于绝大多数作文常见母题,如“平凡与伟大”“责任”“坚持”“积极”等,可操作性很强,不难。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连中国表示,考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发现能力与理解能力。希望考生不要堆砌材料,不要一味靠古人说事。可写作的点有很多,比如平凡、坚持、默默无闻、小人物都可成就伟大等。
在现场,不少考生表示写了“责任”的点,两位专家均表示,责任是老人自己赋予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担,不能靠别人,是老人的可贵之处。
与北京精神
“厚德”非常贴切
北京光华鼎力教育机构的武俊杰老师表示,这一作文题目记叙文要写成复杂记叙文,今年的作文题目开放性强,人性化,写作入口很低。同学们比较容易入手。不像去年,考生只能写议论文,限制了一些人的发挥。
这个题目与目前的主流思潮很符合。当下,很多人都是向钱看,推崇自我。而这名工人是个明显的反差。这样的事迹往往会引发很多讨论,即多年坚持独自工作是一种“很傻”的行为,还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坚持。
这个与目前从北京精神厚德的方面以及学雷锋活动引起的讨论非常贴切。
武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主要考查点第一是学生情感、第二是价值观的判断。考生需要思考,这名工人独自工作多年,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你”怎么看这个意义。
以此为切入点写会很容易。而在举例方面,前些日子媒体中不断涌现出的很多先进人物、群体,都已经使学生耳熟能详。如果能将这些内容引入作文会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这篇材料中有关火车司机向这名工人鸣笛致意的细节,是一个肯定的信号。表明,学生应该从社会认可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结尾。
难度不大 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十一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郭铁良认为,今年的命题形式与去年基本一样,都是材料作文。但今年的立意更为单一,是肯定、赞扬的方面。
今年是要赞扬坚守信念和责任感,审题难度不大。而去年则肯定、否定皆可。
郭老师表示,今年延续了北京近三年的作文审题特点: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郭老师谈到材料内容的变换,去年是考查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今年是考查学生的思想认识,对坚持信念和责任感的理解。“这个立意让学生没有距离感,不会陌生。”
郭老师认为,这次的题目中规中矩,能够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像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都可以用到这个立意中去。
状元点评作文
可提到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
朱虹璇,2007年高考江西省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方向,硕士。朱虹璇看到考题觉得,火车这个意向代表梦想,铁路代表孤独。这个巡道工就是代表一个人孤独地守候梦想。
但是,因为很多人会想到这个意义,所以难有新意,难出亮点。所以想到,如果铁路工如果不是现代的,从时间脉络上为他找寻一个新的支撑。比如可不可以是“穿越时空的铁道工”,或“假如陶渊明活到现在”。
假如陶渊明没有死,他从自己的时代一直在山林中活到了现在,并成为了一个铁道工。这时候就可以穿插各个时代的故事,作为他的见闻体现出来。
比如他在唐朝遇见了王维,在宋朝遇见了苏东坡,他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相应的梦想和相应的孤独。而到了现代,虽然历史不断在前进,社会不断在发展,但有些是不会消失的。比如英雄梦想的守候,比如同时代人和自己梦想的不同步。
作为中学生,就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到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比如不少现代人喜欢浮华的东西,而中学生可以结合公民意识,谈一谈现代人的坚守和梦想。
怀抱着理想和信念 可以写“坚守”
周淳,2006年高考浙江省金华市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方向,博士。
我会用行走和守候来立意,标题会和“不知名的道路通向远方”有关。
现代社会经常会有背包客,他们用双足丈量土地,用自身经历探求更多的地方,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有自己的体验。这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行走。
但也有很多人,他们因为不少客观因素,停留在一个地方,看上去他们固守着某一种成规,但其实他们也在努力地眺望远方,他们的内心怀抱着理想和信念。
这都是坚守,只不过方式不同,一种在行走,一种在停留守候。
近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诚信
2002年:规则
2003年:转折
2004年:包容
2005年:安
2006年:北京的符号
20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2008年:沙子、石头和水
2009年:隐形的翅膀
20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1年:世乒赛包揽金牌
本版文/记者徐天
蒲长廷王贺健王南
赵颖彦
实习生范博涛胡洁雯
信息来源:2012-06-07《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2-06/07/content_371652.htm
北京晚报:
北京高考作文:大山里的护路工
有考生称电视里看到了老计的故事
语文老师认为跑题不易写好很难
本报讯(记者李莉
蔡文清)随着上午高考第一门科目语文考试的结束,备受社会关注的高考作文题也有了答案——材料作文。在得知作文题后,不少高三语文老师反映,这样的作文不容易跑题,但要写出彩也很不容易。
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根据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点30分,高考首场考试、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科目——语文,终于考完了。记者在北大附中考场发现,走出考场的考生多数表示,今年的语文考题不难。对于作文,约半数考生选择写“责任”,还有一部分选择写“守护”、“职责”,只有少数考生写“尊重”、“幸福”。J063
J177
信息来源:2012-06-07《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6/07/content_95868.htm
可以写坚守也可以写责任
首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组长、特级教师郑晓龙:北京高考作文这段材料蕴含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考生可以选择的角度也很多,可以写坚守,可以写责任,也可以写对职业的尊重;还可以从一组关系中寻找对比话题,例如“生活的单调与精神的丰富”、“平凡与伟大”。这样的材料题不容易跑题,但考生最好不要打擦边球,例如写“善良”、“坚强”就不太合适。
本报记者 李莉
J063
信息来源:2012-06-07《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6/07/content_95869.htm
引导考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精华学校语文老师胡正伟:今年作文最好的立意应该是“慎独”,从材料看,是讲述人的操守,老计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仍然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材料作文不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有最佳立意,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审得好、立意好,就能得高分;如果选择立意太普通,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角度,得分就很难有突破。此外,今年的命题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现今物质世界的丰富可能造成人格的缺失和不健全,而这段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人的价值。
本报记者 李莉
J063
信息来源:2012-06-07《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6/07/content_95873.htm
在电视上看过作文主人公
师大二附中考点一名考生:“电视里说的那个老计,是今天的作文题!”上午,考生小徐一走出师大二附中考点,就激动地对等候在一旁的母亲说。
上午的语文科目结束,作文考题揭晓。小徐告诉记者,在家时他常看电视,尤其是一些公益广告片。不久前他在央视节目里看到过关于一个东北的计姓护路工人的短片,事迹几乎和作文里的“老计”一模一样。“看短片时就挺感动,这次写作文基本就是有感而发。”小徐对自己的作文发挥很是满意。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央视“真诚·沟通”栏目曾以“最北看山工”为题,报道铁路加格达奇工务段山头巡守员计文革的故事。计文革坚守嫩林线645公里900米处,在寂寞中守护大动脉的安全畅通,节目播出后受到热捧,计文革也被网友誉为“草根的坚守,平凡的脊梁”。
本报记者 张航 J067
信息来源:2012-06-07《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6/07/content_9587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