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清时:自授文凭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2012-06-06 23:55:32)
标签:

朱清时

科技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10天内,要在8个省市轮流“吆喝”招生

朱清时:自授文凭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晨雾 / 转帖

 

(晨雾注:此报道被人民网等多处媒体转发时,题目变成《朱清时:近30年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

 

    “我们获得招生资格的时间比较晚,很多省份都是考前填志愿。我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将8个招生省市全部跑完,实在很紧张。”昨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来到武汉,亲自为今年的招生做宣传。

 

    这个今年66岁,被称为“中国高校改革第一人”的老人,和我们平常所见的大学校长似乎不太一样:没有过多的随从人员,没有满口的“官话”。身着运动服、一脸清瘦的他,每在谈起当前的教育现象时,双目中闪烁出一种强大的“气场”。

 

/记者 翁晓波  /记者  何晓刚

 

朱清时:自授文凭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答记者问


朱清时:自授文凭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咨询台被家长打了围。 

  

【专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谈招生:“预测分数线”是一本线上50-60

 

    今年,首次拿到招生“准生证”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8个省市招生180人,其中在湖北省招生20人。“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当校长的时候,就深知湖北生源质量很高。当时,我带的一个学生就是湖北省的高考状元。所以如果湖北省今年生源质量特别好的话,我还可以扩招。”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分数问题,他说:“我要招的是尖子学生,所以高考分数最好在一本线上5060分。这就是我的预测分数线。”

 

    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大学校长,66岁的朱清时得“和时间赛跑”,在一周内跑遍8个省市招生,累不累?朱清时说:“这是我的传统,我在中科大的时候,也亲自招生。现在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到各个地方将家长号召起来。”

 

谈首届43位学生:要不要毕业证尊重他们的意见

 

    2011年,由于一直拿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朱清时“一怒之下”决定先招收一批实验班。这批学生从全国的高二学生中招,学校自授学位和文凭。

 

    争议中,南科大终于招齐了首批45位学生,其中最小的学生只有10岁。20116月,这批孩子集体拒绝参加高考。对此,做了多年大学校长的朱清时表示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到现在,45名学生已经走了2名。剩下来的,仍在南科大上学。这批孩子以后会不会也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对此,朱清时的回答是:“这些孩子是自愿选择不要教育部的学历学位的,他们是南科大的骄傲。高校自授文凭和学位也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

 

    朱清时坦言:“我们现在还没有想过以后的问题,但最后要不要学位和学历,应该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再考虑学校应该做的事情。”

 

    谈人才培养:中国大学片面输送知识

 

    “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朱清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朱清时说,今年该校招生,学生高考成绩只占60%,学校的考核成绩占30%。“这30%考的就是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记忆力。”

 

    谈中学生“出国热”:研究生出国会更好

 

    谈到目前流行的中学生“出国热”,朱清时说:“出国学习是个好事。我们这一代人就是通过出国留学,改变了人生轨迹,观念也更加国际化。但中学阶段就去出国念书,我不赞成。”

 

    朱清时回忆自己的留学经历:“我们那时候在国外,非常苦,我们自己戏称‘洋插队’。现在的中学生还不具备在国外独自生活的能力。当然,除非他的父母很有钱,可以给他在国外买房、买车,请佣人。”

 

    何时出国学习最好?“研究生阶段”。朱清时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独立生活能力,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可以出国长长见识。

 

    谈过早分专业: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2009年,朱清时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提出了当前教育的三个弊病,其一就是“学生过早分专业”。“一个人最终从事什么职业,首先要考虑他的兴趣和天赋。高中过早分文理科、大学过早分专业,学生在盲目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一个,不利于今后的发展”。朱清时说,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入校前两年都不分专业,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后,再考虑以后的方向。

 

    谈“重点学校”:过早地把人分等级

 

    朱清时还谈到目前流行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等现象。“分这些学校,其实是教育资源的倾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单凭考试成绩,你怎么知道他优秀不优秀?分重点学校、重点班本质就是把人淘汰出优质教育体系中,不合理。”

 

    朱清时笑称,现在的优质中小学里,女生偏多。“因为女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确实比男孩子要发展得好。另外,男孩子比较调皮,在分重点的时候也不占优势。但是从他们走上社会后看,还是男孩子整体能力强一些。”

 

 

信息来源:2012-06-06《武汉晚报》

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2-06/06/content_5015903.htm

 

【插曲】

在校大学生咨询转学问题

 

    昨日,就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答记者问的时候,一位在汉大学生突然发言,咨询如何到该校上学,引起现场一片关注。

 

    这位学生名叫郭东林,自称是华中农业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几天前,他得知朱清时校长要到武汉招生,非常激动。昨日上午一早,他就坐车赶到汉口咨询会现场。

 

    朱清时介绍了学校的部分情况后,媒体记者开始提问。但还没有等到记者全部问完,早已按捺不住的郭东林马上抢过话筒,诚恳地问朱清时:“我是武汉的一名大一学生,请问我能不能到贵校上学?”

 

    朱清时愣了一下,问他:“你说的是转学吧?这个问题在政策上比较复杂。”郭东林又问:“如果我到你们学校上学,能否考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朱清时回答:“当然可以,你可以考世界上任何大学的研究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郭东林高中时是理科生,但大学学的是文科,对于南方科技大学没有人文类专业,他有点遗憾。在朱校长讲解时,他拿出一个本子,认真地记着。

 

信息来源:2012-06-06《武汉晚报》

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2-06/06/content_5015902.htm

 

晨雾点评:

 

    倔强的朱清时老人的一句话:“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不知又要得罪中国教育界从上到下的多少人。以后办事就更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