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科排1500名有望被人大录取

(2012-04-21 23:04:23)
标签:

教育

招生计划

首经贸

北京农学院

理科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理科排1500名有望被人大录取

 

晨雾 / 转帖 


    本报讯(记者谢璐)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京招生计划增加15人。文科生全市排名600-650名左右、理科在1500名左右有望被人大录取。

 

    上午人大举行校园开放日。据悉,今年人大计划招生215人,其中文科113人、理科102人,共增加15人。

 

    据招生政策宣讲会主讲人介绍,招生计划增加,今年报考人大较容易录取。经济学、新闻学、政治学等优势学科还加大了在京投放比例。

 

    人大近3年以来,录取的文科学生在全市排名为600-650名左右,理科在1500名左右。从区县排名来看,海淀、西城考生文科生至少要在250名以前,理科在600名左右。东城文科要在150名以前,理科在300-350名左右。

 

信息来源:2012-04-21《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2-04/21/content_363876.htm

 

三所“招生大户”公布高招计划

首经贸在京招生1668人,一批二志愿预留10%招生计划;北石化热门专业扩招


  新京报讯(记者杜丁)昨日,首经贸、北石化和北京农学院三所在京招生大户公布2012年招生政策,今年首经贸在京招生1668人,是市属重点大学招生人数最多院校之一。

 

  201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京招生计划1668人,是市属重点大学招生人数最多院校之一。据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招办主任曾庆梅介绍,首经贸今年继续在北京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投放招生计划,并为一批二志愿考生按专业预留10%左右计划数。本科招生专业(方向)共34个。本科一批在京招生计划1011人,其中文科322人,理科689人;本科二批在京招生计划657人,其中文科302人,理科355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共计25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招生计划1650人,其中在京计划为905人。据该校招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学校加大了热门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招生数量,减少了个别报考冷门专业的招生数量,仍然是北京地区二本学校中招生大户之一。

 

  北京农学院今年招生总数为1880人,其中本科1480人,高职(专科)400人。今年该校本科在京招生929人,高职(专科)400人。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杜晓林表示,今年学校新增两个专业,分别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包装工程专业,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招收40人(文26人,理14人),其中北京28人,京外12人;包装工程专业招收60人,其中北京41人,京外19人。

 

  三高校今年在京招生计划

  (单位:人)

  学校          文科 理科

  首经贸         624 1044

  首经贸(一批) 322 689

  首经贸(二批) 302 355

  北石化         130 775

  北农(本科)   273 656

  北农(高职)   155 245

 

信息来源:2012-04-21《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4/21/content_332831.htm?div=-1

 

晨雾点评:

 

   “理科排1500名有望被人大录取”。

    对我们家长来说,高校说的“有希望”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有希望”就是“无把握”的代名词。

    晨雾查了一下,理解人大为什么这样说:2011年人大提档线630分,市排名1504名。这就是人大讲话的根据。可是我们再稍微多查两年,2010年人大理科提档线639,市排名约1340名;2009年人大理科提档线632分,市排名约1300名。如果知道了这种情况,1500名的考生,你还敢报吗?这还没有考虑,我们现在一模的排名没有考虑加分影响。

    要说人家人大说的不对,说人家忽悠你,也不一定合理。人家没说让你报,人家说的是“有希望”呀。而且现在1500名,兴许高考的时候发挥好,就变成1200名了。

    每年高校招办的这些“有希望”,传来传去就变成了“能录取”,最终都被几所市属招生大户收进了预留的二志愿大口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