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琢玉匠人:解读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是怎样编报的?

(2012-02-27 23:28:26)
标签:

教育

北京

招生计划

本科招生

高校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琢玉匠人:解读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是怎样编报的?(2012-02-27 11:27:02)

 
晨雾 / 转帖
 
 

解读高校本科招生计划是怎样编报的?

图:某高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琢玉匠人】:一年一度的高考填报志愿即将开始,为了帮助考生家长了解高考招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将在博客以及琢玉匠人微博里进行解读。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招生计划的问题。考生家长通常只关注各种招生资料甚至高校网站上的招生计划,其实,这个所谓的招生计划并不反映高校招生的全部,这只是向社会公布的面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不含预留计划。正如过去几篇文章揭示的信息一样,随着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改革的推进,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来源计划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需要家长注意的一点。

从专业层面上来解释:招生来源计划是指高校在总的招生规模(事业计划)确定以后,具体确定的各专业投放在各省市的招生计划人数,其特点主要有:

 

一致性:必须与上级计划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相一致

可行性: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保证招生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严肃性:一经下达,就带有法律约束力,严禁超计划、无计划违规招生。

技术性:高校编报招生来源计划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

 

注意考虑因素:

 

1、编报来源计划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本年度该校的生源情况,直至调档线。有经验的招生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近几年的分专业录取情况,通过分析考生家长填报志愿的心理,从而在分专业计划制定上进行引导以实现生源的相对稳定。

 

2、高校招生通过合理分配这一手段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抑制大小年的现象。通过对近几年录取信息资料(北京俗称大厚本)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也是正确理解和指导考生报志愿重要依据之一。

 

3、教育部要求高校投放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相对稳定,投放到边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招生计划原则上不能比上一年度减少。

 

现阶段各高校大部分正在完成招生来源计划的编报上报工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也将陆续公布相关信息,教育部阳关信息网也将公布各院校招生计划,今后发放到考生手中的北京教育考试报特刊将详细公布这些信息。

 

总之,招生事业计划是制定来源计划的根本依据,来源计划是事业计划的具体实施。招生来源计划是从微观出发,解决的是高校教育资源如何在各地分配的问题,它关系到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总数和高校的生源分布及生源质量。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异地高考为什么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了。那些外地户籍而身在北京的学生,要想参加北京的高考有点不切实际,这不是靠告状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不答应,北京的家长更不能接受(虽然北京的家长多数不知道关键所在)。但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除非各高校相应的增加在北京的招生计划,同时减少这些生源户籍所在地的招生计划,否则这一愿望很难实现,但这样一来,其生源所在省的考试院和家长能同意吗?

 

招生计划的编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 ,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办学条件来定规模,通过相关信息的采集、信息数据的分析、计划预测及计划的综合平衡等编制技巧来最终确定计划。这样编制的招生计划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操作性强的计划。才能达到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和招生地域等的最优组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求各高校要认真、科学的编制招生计划。使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的承受能力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适应,与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加强对招生计划研究,搞好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加大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力度,有利于促进就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各类急需的专业人才。

 

从根本上讲,要真正理解招生计划的多个概念,还要弄明白预留计划是什么?预留计划又是怎样划分和使用的?这些概念琢玉匠人将在后面的博文里进行分析,让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被录取能够不占计划,或者不占指标,而指标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投放指标?是否合理合法?等等招生录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信息来源:2012-02-27 新浪博客 琢玉匠人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8a8380102dzgt.html

 

晨雾点评:

 

    这是最专业的文章。望家长们继续关注。

 

    本文揭示了很多我们寻常看不到的“内幕”。可能有家长以为高校都希望自己的录取线越高越好,以示身价。其实不然。从本文看出,有经验的招生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分专业招生计划的制定引导实现生源的相对稳定。出现“大年”对高校什么好事,只会让考生家长“敬而远之”。最佳的招生计划调整会使高校在各省的分数线相对稳定或略有提高。分数线波动过大高校招办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的。去年南大在安徽“放鸽子”事件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南大在安徽对考生失信。而其后台原因就是招生计划的分配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估计不足,没有预料到当年安徽省生源这么好,而投放的计划不足。再动用可能的机动名额也无济于事。

 

    对北京的考生来说,都希望今年报考人数下降,而招生计划最好别下降。但是根据本文的观点,这对于中央部委院校(一本院校为主)来说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就是他们要保证包括北京在内的各省分数线相对稳定,还要保证投放到边远地区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北京市欲保证本市招生计划的相对稳定,只能尽量通过增加市属高校在本市的招生计划来解决,能够挖掘的潜力主要是二三本高校和高职。这就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北京市高考录取率连年攀升,可是一本层次,特别是600分以上名校层次的录取竞争反而愈演愈烈。

 

-------------------------------------------------------------------

晨雾3月3日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写版)

  主讲人:晨雾
  讲座提纲
  1.知己知彼——北京市2012年高考的主要特点、最新动向
  2.隐藏的难得机会——北京市高考志愿批次设置的深刻内涵
  3.把握最佳方向——期末后各区考生如何定位才能稳操胜券
  4.重要的内在关联——加分、降分对各分段考生排名的影响
  5.独家最新解读——平行志愿及实际操作方案
  6.让高考事半功倍——填报志愿的基本规则、技巧、方法
  讲座时间:2012年3月3日上午9点~11:30分
  讲座地点:东城区图书馆大报告厅
    讲座报名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wr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