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是不看“火车票”等级的

(2012-02-23 19:15:03)
标签:

张韬

汉口

孟军

火车票

李松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网传文凭段子:“文凭只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
职场是不看“火车票”等级的

 

晨雾 / 转贴 

 

职场是不看“火车票”等级的

 

    近日,一个有关文凭的段子被不少职场人士津津乐道。“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记者昨日特地采访了几个持不同等级“火车票”的乘客,采访中发现,工作年限越长,所谓的火车票等级观念越淡漠了。

 

    软卧的:头顶光环易散 承受压力不小

 

    25岁的才子孟军,是汉口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员,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三年前,武汉这家公司赴上海招聘时,公司领导对口才极佳的孟军显得很有好感,当场就拍板要他。

 

    来公司第一天,负责招聘的副总亲自带他去逐一拜访每个部门。每到一个部门,他都要向部门经理隆重介绍:“这个小伙子不仅长得帅,文笔也很了得,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从此,孟军也被同事戏称为“复旦才子”。


    虽然前面几个月,孟军觉得自己的优质文凭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好处:领导对他很客气,很多事情也愿意对他委以重任,也使得他比同批进来的同事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同事也对他略显崇拜。与外单位接触,特别是与一些高端人群接触时,还无意中遇到几个老校友,大家对这个小伙子格外关照,也使得他很快搭建了自己的社交平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孟军觉得自己头顶的光环也渐渐退去了,和他同批进公司的其他高校毕业的同事们,也很努力地做事,大家的工作能力都在提升。名校营造的光环也不再那么耀眼,反而不少人觉得,复旦的高材生应该做得更出色,这个观点也使得孟军承受了不少压力。

 

    硬座的:英雄不问出处 荣升技术总监

 

    十几年前,从武汉理工大学(前身武汉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时,李松也有过自卑,甚至想过重考名牌大学的本科。不过,哥哥的一席话点醒了他:“你不就是喜欢写程序吗?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李松想想也对,还是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他当时应聘到了位于华中理工大学对面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而当时公司里专科生很少,更多的是来自华工的本科生,李松顿时被淹没在了人群中。谁知,随后公司的经营状况欠佳,不少员工流失了,而李松硬是坚持着没跳槽。而随着几年的接触,老板也特别喜欢这个做事较真的员工,也开始手把手地带他:出门谈判,带他,出门学习,带他,两人更像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两年来,李松所在的公司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不仅换到了新的写字楼,公司职员也增长到了一百多人。而李松随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技术总监。

 

    蹲着的:前期求职困难 后程积累发力

 

    今年初,汉口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张韬接到通知,他被正式调入技术中心,做技术工作。几年前,张韬从民办学校毕业后,好不容易托关系进了这家国有企业。

 

    在分配岗位时,由于张韬毕业于民办学校,他便被分到了最辛苦的施工部门,而名校毕业的郭敏则去了相对清闲的调度岗位。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张韬很坦然:“反正设计室的工作自己还不能胜任,还不如在车间好好学点知识。”不过,他们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四年。其间,郭敏去找过领导几次,希望回到技术中心工作,但最终因技术中心没有空岗而没有调换。

 

    张韬个性敦厚,在车间很受师傅们的喜欢,大家有项目做时都会主动找他打下手,而他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生而看不起技校毕业的同事。几年下来,他的操作基础渐渐打牢。

 

    今年初,技术中心因有人员流动而有了空岗,在郭敏和张韬的选择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张韬,道理很简单:张韬在车间学到的东西多,做设计自然上手快。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徐玲玲 

 

信息来源:2012-02-23《楚天金报》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20223/ctjb1660033.html

 

晨雾点评:

 

    实事求是地讲,职场不看“火车票”等级的说法是不够客观的。应当说,“刚下火车的时候”,“火车票”的等级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大凡是较大的国有企业、外企、以及知名的民营企业是要挑选名校毕业生的;而一些普通就业岗位反而不愿意聘用名校毕业生 -- 因为担心你不稳定,刚刚适应了说不定就跳槽。企业敬而远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票”等级的作用就越来越淡漠了。谁有多大本事大家都清楚了。像马云这样的考入杭州师范本科分数线都还差5分勉强入学的毕业生的能力可不比清华毕业生差呀,如果不是有时候写简历,谁还记得“火车票”的等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