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考生何时可获多张录取通知?

(2012-02-16 22:32:15)
标签:

中都

高校

《新民晚报》

录取通知

教育服务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自主招生十年,改革仍在进行时—— 
一个考生何时可获多张录取通知?  
 
晨雾 转帖 
  
  在刚刚过去的“自主招生最惨烈周末”,有十余万考生参与了“北约”“华约”“同盟”等联盟考和其他一些高校的独立自主选拔考试。原本希望通过自招选拔优秀和具有潜力、特色的学生,面对如此体量的考生规模,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遭遇尴尬。自主招生10年,改革仍在进行时。

 

  选人才,不用“一把尺”

 

  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教授说,人才选拔需要一把“公平的尺”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而目前我国只有高考“一把尺”,因此各种自主招生考试应运而生。交大等校实行的高水平大学联考(AAA测试),就是要实现“招”“考”分离,让它以高校外的第三方身份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至于如何使用这些学业评价结果,则是各高校的自主权。参加AAA测试联考的七个高校对各科成绩的权重有不同的使用,各校还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测试和面试。

 

  “我们一直在探索通过与中学的一些合作和试点,如夏令营、讲座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财经的兴趣,也从中找出一些适合在上海财大学习的优秀学生。这些方法效果很好,却并不适用于大范围大规模的选拔。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用考试分数来作为自主选拔主要依据,其实也是高校的无奈。”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魏立东说。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联盟考还是部分高校的独立测试,都是高校招考改革中的过渡阶段,更理想的状态是,经过整合与淘汰,能够有类似美国SAT或ACT一样的权威考试。不过,暂且不说第三方机构是否有足够智慧创造令大多数高校认可的测试,要让全国高校放弃“各自为战”,在竞争中走向合作的磨合期恐怕还很长。

 

  选高校,考生应有自主

 

  当前,高校招生仍无法实现考生选择的主动权,几乎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都给考生设置种种规则,即使考生通过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最终也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一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录取专业、教育服务(奖助学金)进行选择。“这样的自主招生,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可以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推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兴趣;对于高校来说,‘被学生选择’将促使高校从目前以录取优惠抢生源,转变为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抢生源。”   本报记者易蓉  

 

信息来源:2012-02-16《新民晚报》
http://xmwb.xinmin.cn/html/2012-02/16/content_10_5.htm

 

晨雾点评:

 

    自主招生试点走了十年,还总是在考试方式上转圈子,而在录取上、在高校和考生自主双向选择上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什么时候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了,就是看到希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