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实名推荐中学名单引争议 生源大战几时休

(2010-11-08 09:58:39)
标签:

教育

熊丙奇

学校推荐

中国之声

中学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北大实名推荐中学名单引争议  生源大战几时休

 

晨雾 / 转贴

   
  中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大学招办公布的具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161所中学及校长公示昨天(7日)结束。目前,北大招办还没有主动发布名单是否发生变化的相关声明。和去年全国39所中学入围相比,10月31号晚,北大招办对外发布公告,共有161所中学及校长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这161所中学最多拥有210个推荐名额。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更是敏锐的指出:北大猛增推荐中学数量实是为抢夺生源,而冠以“校长实名”为卖点的推荐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变成了“学校推荐”。校长推荐和学校推荐,二者孰优孰劣?昨晚,熊丙奇接受中央台实习记者刘璐专访。三问: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去年开始推行的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一直是公众目光聚集的焦点,其热度可谓高烧不退,这其中公众最担忧的就是校长在推荐时能不能保证公平、公正。

 

  从去年的实施情况看,获得推荐资质的学校,为了保障公平,一般是学校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议,校长再根据综合评议排名进行推荐;然而有的校长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就推荐排名第一的学生。这种推荐,也使校长实名推荐的意义大打折扣。

 

  一问:名为“校长推荐”,实为“学校推荐”? 二者孰优孰劣?

 

  熊丙奇认为,在没有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背景下,“校长实名”并不具备实行条件。而“学校推荐”既消除了公众对校长推荐水平的疑虑,也更符合当下中国的教育实际。

 

  熊丙奇:目前的校长,实际上离大家所期待的教育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的校长受到行政的一种干预,因此校长在推荐学生的时候很难以通过他的教育声誉或学术声誉来保证公平和公正的。另一方面,按照这样自主招生的流程来看,校长实际上难以推荐一个他认为优秀的同学,这样的一个招生流程要求学生肯定是各方面都比较全面发展的。因此最终它会演变为按照这个学校所提出的各方面的条件综合考察一个学生,最后向北大进行推荐,与其叫校长实名推荐不如把它改名为学校综合推荐,它将使有关对校长个人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担忧减少,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容易把握程序,不再是由校长个人来把关,而变成学校建立一个委员会,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评定。

 

  记者注意到,北大中学校长制度扩张速度快的惊人,一年内获取推荐资格的中学从39所扩大到161所,扩张规模高达四倍。而按照北大现行的校长实名推荐政策,学生获得学校推荐资格,并经面试考察通过后,还要和北大签订报考承诺,否则被视为不诚信,也影响到来年中学的推荐资质。

 

 

     二问:加速扩张到底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选择机会还是为了与其他名校相互“掐尖儿” ,提前占领优质生源高地?

 

  在熊丙奇看来,高校抢生源,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把抢生源的文章做到招生时间上、录取政策上,就与真正的自主招生“学生和学校双向自主选择”的特点相悖了。

 

  熊丙奇:我们现在有些学校把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当成一个荣誉,他觉得我得到了北大的认可,我的办学质量是好的。实际上对我们中学和大学来说不是特别有利的,对教育发展来讲最重要的是强调教育公平,包括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包括大学的平等竞争和中学的平等竞争。如果北大通过自己已经拥有的在学校里面的地位,推进校长实名推荐,它实际上就是在利用这样的一个政策优势或者制度优势进行抢生源,这对其他学校的发展并不是有利的。对中学来讲实际上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不是说我一定瞄准北大去,而是让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可以有更充分、更多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会促使大学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使这个学校真正重视自己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

 

  虽然刚刚进入11月,但各高校围绕明年高招的掐尖,早已是“明争暗斗”,呈硝烟四起之势。这边清华扩大联考范围,实行“六校联考”;那边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向全国161所知名中学抛出绣球;近日,又有清华围绕特长生和农村地区优秀生启动A、B两大计划;各高校或单打独斗,或联手对抗。生源大战几时休?


 

    三问:现实情况下,多元化的录取招生出路到底是学校推荐还是联合招考?

 

  熊丙奇认为,高水平大学联考的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一次测试成绩被多所大学认可,降低了考生的成本,将有利推进我国打破统一高考、实行自主招生的改革进程。

 

  熊丙奇: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里面谈到要进行高水平大学的联考,高水平大学的联考实际上就是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不像现在自主招生很多学校各自为政,各自为政的结果就会变成是学生要承担更多的赶考成本。推进高水平大学的联考将是未来自主招生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所学校推进五校联考,它实际上已经为一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招生的机会,今年五校联考已变成六校联考,我希望在联考的规模上会进一步增加,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选择空间,让更多的学校平等竞争。

信息来源:2010-11-08 中国广播网 / 中国之声 / 要闻
http://www.cnr.cn/china/newszh/yaowen/201011/t20101108_507282977.html

 

北大“实名推荐”中学名单公示结束
北大招办称申请中学数量不足以评判“实名推荐制”理念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北京大学招办公布的具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161所中学及校长公示昨天结束。北大招办并未主动发布名单是否发生变化的相关声明。10月31日晚,北大招办对外发布公告,共有161所中学及校长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这161所中学最多拥有210个推荐名额。

 

 依照程序,北大要在北大招生网上对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北大招办表示,如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可通过传真等方式向招办反映。

 

 据了解,北大招办在该制度实施方案中声明,获推荐资质的中学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但北大招办并未明确说明取消资质的程序跟公示期的关系。

 

 去年,该制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而2011年度在全国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却只收到近200所中学的申请。对于申请中学数量下降的原因,“我们对此不做猜测和评价”。北大招办回应说,判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是否得到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结论。

 

 依照方案,中学校长所具有的推荐资质,除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外,原则上在该校长的任期内均有效,所以首批试点的39所中学今年均不必再提出申请。

 
信息来源:2010-11-08《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1/08/content_166186.htm?div=-1

 

--------------------------------------------------------

 

晨雾讲座通知

 

    2010年11月13日上午9:00-11:30,搜学网联合新浪教育,邀请全国著名高考专家王明祥、心理学专家姜辉丽和新浪高三家长博客著名博主晨雾三位老师从如何提高考生成绩,如何调节孩子心理,如何做好家长工作这些方面为广大家长带来丰富的知识分享。

    其中晨雾演讲内容:

  1、家长的辅助工作对孩子高考的重要性
  2、作为优秀的高三家长应该关注哪些信息
  3、优秀的高三家长该做好哪些工作
    4、如何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
    5、自主招生问题

讲座地点: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查看学校地图
预约热线:010-64802170(周一~周五),13911175485(周六~周日)
网上报名:点击
http://www.sooxue.com/zhuanti/gsjz/yuyue.asp  进行网上报名。
预约时限:2010年10月23日-11月11日
详情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mun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