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考”能否体现公平
(2009-12-22 10:45:09)
标签:
教育裸考省级优秀学生高考奥赛上海 |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
取消高考加分大势所趋
“裸考”能否体现公平
晨雾 / 转贴
■高考加分政策
“瘦身”风行
日前,上海媒体报道,该市2010年将进一步调整加分分值和项目,教育部没有规定的加分项目将被逐步取消。据业内人士透露,该市明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加分政策调整的幅度将很大,不排除取消加分的可能。
14日,福建省教育厅也披露,2010年该省高招录取拟大幅度调整加分照顾政策,取消省优秀教育世家的教师子女优先录取等政策,省级优秀学生等加分照顾政策由20分调整为10分或5分,而少数民族考生、三侨子女、烈士子女等身份加分也将从20分减为10分。
从《江西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指南》上了解到,我省继续延续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在减分的项目上没有任何调整,但是早在2005年我省普通高中省级优秀学生不再享有免试保送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资格,“省级优秀学生”高考享受加分的优惠政策也已终结。我省走在全国高考加分政策“瘦身”前列。
根据教育部规定,各省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项目不能超过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如果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其分值不得超过20分,且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据业内人士分析,全国高考加分项目与分值的减少将是趋势,北京、上海、福建今年调整加分的政策,反响很好,但是教育部没有规定的加分项目将逐步取消。
■“裸考”是否体现公平
取消高考加分是大势所趋,不加分的“裸考”是否能真正体现公平?
所谓“裸考”,指的是那些不能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仅凭考试成绩参与高考竞争的考生。但逐步取消了高考加分,是否能保证“裸考生”利益呢?教育部学生司一名负责人曾这样解释,高考设立一些加分项目,其出发点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做一些探索。因为人们已认识到,“一考定终身”仅凭一次考试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式,而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考量来判断、来衡量,同时淡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南昌十中余建国老师认为,各类加分政策太复杂了,高考的公平性难以体现。像以前的三好学生一类评选,标准很难把握,可能无法服众;文体特长生的加分也曾出现过不少问题,公众也曾对评价过程提出了质疑;而竞赛类加分,由于不同竞赛间含金量的差异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也会引起争议。他说,去年很多学生都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得录取名校的资格,类似于自主招生考试的应该可以放行,这样让“裸考生”站在统一起跑线上,公平就显而易见了。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万老师表示,目前,部分高校正在对小语种保送进行改革,如山东大学取消小语种保送资格,学生须参加统一高考。从长远来看,学科奥赛获奖与高考保送资格可能会逐步脱钩,学生还是应该参加统一高考,有一定的分数限制才能保证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加分录取,更能体现教育部设置加分政策的出发点。他认为,我国每年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大赛选手很多,获奖的学生也很多,但是最后能成为“大师”的几乎没有,这些现象表明考生把竞赛当作考取名校的敲门砖,而非爱好或者提高综合素质。
■高考加分
应放在紧缺人才项目上
陈文新,江西农业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他表示,目前的加分政策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性照顾加分,如少数民族考生、边远落后地区的考生,另一类是针对有特长的学生的加分,如奥赛获奖等。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加分后投档的考生其实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有千分之几,保留一些加分未尝不可,关键是如何做到公平、公正。而且加分的话要看加分的含金量,比如一些全国大赛,确实能发现一批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偏才和怪才。
作为高校,我们现在对各个省市的这两类加分都是认可的,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做一些探索。他个人认为适当的加分政策还是需要的,但是对于优秀学生的加分政策应该取消,国家更应把加分政策作为补充国家紧缺人才的政策,比如,目前很多六类院校的生源只能依靠降分录取,这使得社会上误认为这些院校很差,也造成这些院校很难吸引优秀人才。
■加分政策去存
关键在于“游戏规则”
对于加分,家长的态度又如何呢?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几位高二、高三学生的家长。
高三学生家长万先生表示,他女儿今年读高三,就是个纯粹的“裸考生”,他更认可现行的减分政策,这样既照顾了一部分需要优待的考生,又可以让能“潜规则”的考生失去大的优势,当然,对于加分政策的取消与保留,关键还在于“游戏规则”,只要能保证“裸考生”公平的就可以延续。
家长陈先生表示,自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后,分数高低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的学校最低分和最高分可能就相差10分,而一些能享受20分加分的考生,就显得很有优势,因此,应该让所有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而且目前的加分有些乱,不如直接“一考定终身”的好。且不论哪种加分,在操作时即使能做到公示名单,也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所幸的是,我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加分政策都已取消,不然这里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
高二学生家长李女士则认为,相比“政策加分”来说,“特长加分”更公平些。因为有些竞赛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的。对于那些非示范性实验性高中的学生来说,能通过自身实力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一条比较公平的升学途径。
本报记者 陈化先
信息来源:2009-12-22《江西日报》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09-12/22/content_83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