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与PPI背道而驰是不正常的
(2008-07-14 08:03:40)
标签:
cpippi财经 |
分类: 经济金融 |
本周国家统计局将披露6月份以及上半年一系列的重要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从目前市场预期来看,敏感数据——CPI6月份可能会降到7.1%,这是自4月份起连续三月显著回落。回落趋势验证了今年管理层关于CPI前高后低的形势的判断。在通货膨胀上升的担忧得到缓解的同时,有个问题不能忽视——PPI与CPI回落背道而驰的。
毫无疑问,6月份进行的成品油、电力价格的调价将使PPI继续在高位运行,并很有可能创出新高。按说价格存在个传导机制,即PPI会向CPI传导。但由于宏观调控针对PPI与CPI执行“内外有别”的措施加上重要商品价格管制,使得两者如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
PPI没有正常向CPI传导达到了管理层的目的——CPI回落,毕竟CPI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的工作目标。但是PPI连续攀高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如何消化与解决?PPI不向CPI传导,就像有出项无进项一样,企业需要自行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
消化成本压力工作,从长远来看,要加强自主创新、经营管理压缩成本,这些是长久性、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发展眼光解决问题;短期来看,面对激烈竞争压力,为了生存压力,或许要“偷工减料”、要减少科研营销等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费用开支。今年企业竞争压力本已空前,《劳动合同法》执行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本币不断升值使得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削弱。这一切一切的带来的成本都需要企业“自行”消化。
面对上述的企业生存的恶劣环境,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老板亏得起。而对于真正活跃经济、提供就业的中小企业,就“英雄气短”,实在不行亏不起的话,只能关门打佯了。令人欣慰的是,近期政府高层频频到江浙一带进行经济运行情况调研,估计是了解中小企业的生存情况。
回到题目上来,CPI与PPI背道而驰是不正常的,是指人为的长期阻隔PPI向CPI传导机制是不经济的,长期阻隔是不妥的。今年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而且存在滑坡的危险。一旦经济滑坡,这就进入谁都不愿看到的“滞胀”。对于当前及今后的宏观调控,决策们不应一味再将降低通货膨胀视为惟一目标。
推荐文章:涨停狙击法
观股海:
休闲娱乐:惊世骇俗的房地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