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证券/理财机构主力万能论南方证券哈飞股份 |
分类: 观股海 |
要数近期哪支股票最牛,我看非600038哈飞股份莫属。从11月12日最低价15元起步,到昨天最高价34.02元,仅仅16个交易日,实现了126.8%涨幅的“惊人伟业”。在如此低迷市道,堪称“靓丽、惊艳一景”。
哈飞股份大小股东们在市场一片艳羡中弹冠相庆。但却有人在旁黯然神伤,“名虽在、人已逝”,它就是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南方证券之于哈飞股份,可不是一般二般的股东。南方证券持有哈飞股份14047.32万股,是第二大股东,占总股本41.64%,占流通盘的高达83.37%。
说其黯然神伤、“名虽在、人已逝”,是因为去年8月深圳中院已经南方证券破产,其宣判理由是“因资不抵债121亿余元,南方证券破产还债”。南方证券“死”在了走完熊市看到牛市曙光的岔路口。而创造了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破产案、直接导致南方证券被裁定破产的是一笔到期未能清偿的3000万债务。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洋洋洒洒几大段,引出南方证券案例,是为了佐证题目“机构主力不是万能的” 观点。
对于机构主力,广大散户投资者常常怀有着图腾般的崇拜心理,普遍认为股票有庄则灵、只要机构在股票就有戏;认为机构主力无所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舆论媒体也推波助澜、客观上起到“推动误导”作用。譬如做些最近增发股票跌破发行价的统计。当然,其中不少主观意图是好的,意在提示广大股民注意在主力成本之下,希望投资者能坐上主力抬的轿。。
有五年以上股龄的股民对于南方证券一定不陌生,甚至于“如雷贯耳”。南方证券,曾经中国最大的券商,在股市上呼风唤雨,用“证券大鳄”形容一点不为过。然而,面对自2001年起的股市走熊,南方证券准备不足;且心存侥幸,想通过操控市场,来证实“人定胜天”的客观存在。其拼搏的结果,资金链断裂、资金枯竭,进而不得不挪用客户保证金80亿元来解套,最后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而“窒息死亡”。
机构主力有着资金、研发、信息等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无可比拟的诸多优势,在地位上与散户投资者悬殊巨大。但切记的是,不能过分夸大由于资金量大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平等地位。机构主力也必须顺势而为,其只不过在顺势中能动性要显著得多、强烈明显得多。
温故而知新,南方证券作为反面教材,可谓“典型案例”,典型更能说明问题。当今股市,恐难觅得像昔日南方证券地位显赫牛叉的主力机构;当今股市,恐再也找不到像南方证券如此事无忌惮的控盘哈飞股份83%的股票。如此境况的南方证券都会死,其他各路诸侯又算个球?!
14047.32万股*(34-15)元/股=26.7亿元。这是南方证券在哈飞股份此轮暴涨中的增值,可以还上89次3000万的债务。26.7亿VS0.3亿,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可笑!
观股海:
财经文章:北洋水师与企业管理
休闲娱乐:
博客说明: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