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知道写汉字这么好玩!”

标签:
正面管教写汉字读书中文写字孩子选择权利快乐甄小美自己妈育儿 |
分类: 三岁到四岁 |
几周前,我买了一本“宝宝写汉字”让甄小美描红。我给她选择:“你想用彩色铅笔写?还是用水彩笔写?”她有些不情愿,但看我态度坚持,便勉强挑了支彩色铅笔写。第一页的内容是:一、一个;第二页是:二、二只....甄小美写了三个“一”后显得不耐烦,说不写了,要跟小猫苏皮玩。我虽然不断表扬她、赞美她,但显然我的甜言蜜语没有效果。我继续勉强她:“你写完这几个字,就可以吃一个巧克力。”
-- 用巧克力贿赂孩子!
甄小美并不讨厌写字。事实上,她喜欢读写。她现在能写出20几个英文字母,大部分单词只要告诉她拼写,她就能写出来。前两天,我说字母、她写,甄小美写了第一张给别人的纸条。同时她对读中文也表现出很大兴趣。她有本很喜欢的猫、狗图片的书,看着图片,她能指着读出三十多个字:马尔济斯犬、大白熊犬、金毛狗、可卡、猎狐犬等等。
我明知道我的做法不对;明知道这样的做法会扼杀她对写汉字的兴趣;可我怎么还在这样做?!我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想不明白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心里觉得很沮丧。
昨天的“正面管教”课上,有个活动内容是“怎么让在外面玩的孩子及时回家?”家长们通过活动明白了什么方式不正确,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式时,大部分都使用了“让孩子选择”。例如“你想再玩5分钟还是6分钟?”“你还要再玩几分钟?”等等。扮演“家长”和“孩子”的家长都觉得这样的方式让双方都轻松不少。但也都隐约感觉到:如果过了6分钟,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家怎么办?
这是第一次课,仅解决表面问题,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引起思考,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对家长、对孩子都是如此。
正如“家长辅导员”教材中一再强调的:辅导父母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这次课也给我带来思考:“怎么让在外面玩的孩子及时回家?”的核心是什么?是玩,还有回家。可孩子得到在“回家”这件事上的选择权了吗?似乎没有。也许我们可以再给孩子选择:你要双腿跳着回家,还是单腿跳着回家?你要妈妈带你回家,还是你带妈妈回家?你要把这片树叶带回家,还是把这朵小花带回家?.....
而甄小美学些汉字的核心是什么?是汉字!我给她选择了吗?没有。
于是我拿过几张纸问甄小美:“咱们来写汉字,你想写3个还是2个?写一小会儿,因为写完咱们还要包饺子呢。”她看不是描红本,便显得很放松:“2个!”
“有几个字:小、美、大、中。你想写哪两个?你来决定吧。”甄小美选了“小”和“大”。
我拿过彩色铅笔,请她“帮妈妈挑个颜色”。她选了绿色。我写了几个“小”字,让她用同样颜色的蜡笔或水彩笔写,把我写的覆盖住 --
和描红一个道理。
甄小美特别认真,很快把几个“小”字都写完了。不用我说,迫不及待地在空白处自己写起来!她一下子写个小小的“小”字,又在旁边写个稍微大点的“小”字,一边写一边咯咯笑。
她头也不抬地对我说:“This is fun!I like 写汉字 a lot!”-- 我惊喜极了。
写完“小”字,甄小美自己拿过第二张白纸,竖着画了两条线,把纸分成三份:“妈妈,这边写‘大’;这边写‘小’;这边写‘美’,好吗?”--
她主动要写“美”,再让我惊喜。
这次她帮我挑了粉色写“大”。她用红色水彩笔覆盖我的“大”字时,我进厨房准备,不用回头看,我也知道她全神贯注的样子。果然,等我回来时,她自己在空白处写了好几个“大”字,虽然不怎么对,但写得对错、好坏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她在写,她愿意写。
“美”字她给我选了黄色。写四横的时候,我无意识地自言自语:“一、二、三、四,下面的横最长。然后‘咻---’一长撇。”甄小美用橙色的水彩笔开始写,一边写一边说:“一、二、三、四,下面的横最长。”然后她噘着小嘴巴,发出长长的“咻---”。我忍不住笑出来。
两个“美”字描完,甄小美在旁边立刻自己写起来,嘴巴里还是“一、二、三、四,下面的横最长。‘咻---’,好了。”她自己写了个“美”字!
还没等我说话,她从椅子上跳下来,小拳头用力一挥:“我自己写的!耶!耶耶!”我也特高兴,跟她一起“耶!”甄小美快乐地喊:“妈妈,我没知道写汉字这么好玩!”浑身上下“写”满了三个字:成就感!
哈,这是这个“没知道”,真的需要多讲汉语多念中文呢。
写完字,我问她把这两张纸贴在哪儿,她卧室的墙上好不好?甄小美四处走了一圈:“不要贴在我的房间里,因为苏皮会不容易看到。哎,我有个好地方,贴在这里吧!”她指着大门的背后:“这样苏皮每天都能看到!”--
当然没问题!
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