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破节奏!桥规怎么说?

(2021-05-28 22:30:31)
标签:

世界桥联规则

打破节奏

老麦老罗

牌桌长考

裁判判罚

分类: 标兵话实战

周四以来的这三副牌,发生在517-21日在BBO上进行的OCBL 5月杯1/4淘汰赛中的。由Fredin队对阵Levine队,其中西家是瑞典牌手Fredin,东家是南非的Apteker,南北方则是大名鼎鼎的RodwellMeckstroth。老麦坐北,老罗是南。

现在让我们来揭晓一下这三副牌的实战情况:打破节奏!桥规怎么说?

牌例一,西家在两次进手时每次进攻都会成功。老罗在Fredin2时长考,然后用A拿,出将牌到QFredin在将牌A进手后继续打梅花,被老罗清光将牌,将吃飞后做成超一。

 打破节奏!桥规怎么说?

牌例二,南家老罗开叫弱二的2,西家Fredin长考后Pass,东家南非牌手Apteker2NT,同伴加叫到3NT后轻松完成定约。

 

打破节奏!桥规怎么说?
    牌例三,老罗开叫2Fredin扣叫3表示两高花,老麦叫5,此时东家Apteker长考后加倍。Fredin选择叫6,同伴选择6。庄家建立并且飞后做成定约。

 

以上就是这三副牌在实战中的经过,由于此三副牌都涉及到打破正常节奏(Break in Tempo)的长考,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桥规中对这类打破正常节奏的规则说明:

根据世界桥联规则第73条“信息交流、节奏和以假乱真”这一部分中所叙述的:

C.牌手接收到来自搭档的非法信息

1.当牌手接收到来自搭档的非法信息时,比如搭档的话语、提问、

解释、手势、举止、不适当的强调、变音调、急促或者迟疑、作出不

必要的提醒或者不进行提醒等,他必须小心谨慎地避免利用该非法信

息获利[参照第16B1a)]。

2.违反本款1 的牌手可能被评定受到判罚,但是如果对方受到了

损害,还要参照第16B3

D.节奏或者举止发生变化

1.尽管不总是要求,牌手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节奏和举止是可取

的。然而,当节奏和举止的变化可能对己方有利时,牌手应该特别注

意。另外,在叫牌或者打牌中无意识地变化节奏或者举止,它本身不

是一个违规。只有对方有权根据该变化进行推断,并且可以自行承担

风险地基于该信息采取行动。

2.牌手不得通过以下方式试图误导对手:提问、话语或者手势,

叫牌或者打牌中的急促或者迟疑(比如在打出一个单张之前迟疑),叫

牌或者打牌时的举止或者故意偏离正确程序等(并且参照本条E2)。

(以上规则条文摘选自《中国桥牌竞赛规则(2018)》)

 

本组文章的发出,除去桥牌本身的技术问题外,更多的是有关规则和打牌道德问题。当牌桌上有人打破节奏(BIT)后,是否要通过BIT本身带来的额外信息获利,是一个需要普及的话题,可能很多桥友们都不知道,接受通过BIT方式传递的信息,是可能受到判罚的。

在后面两副牌,通过同伴明显的长考,第7副牌的东家和第13副牌的西家,就会了解到同伴分别是有实力想叫牌和有实力但不希望惩罚性加倍的持牌,那么第7副东家做出2NT的争叫,以及第13副的西家做出满贯叫牌的选择,结果就是正确的。这样的情况下,对方是可以招请裁判的。我征询过权威裁判,了解到这种情况下,当值裁判一般会询问同级别牌手,在没有得到过BIT信息的情况下,会有哪些选择,而一旦有一定比例的对牌手不利的叫品是一个可选项时,很可能就会对获利方的结果进行调整。根据我此前征询过一些牌手,对后面两副牌的叫牌有哪些可以选择的选项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这两副牌都会选择叫牌,所以同伴的BIT,并没有对实际叫牌产生过多的影响。

但是请注意,如果你原本对自己的叫牌选择不是那么肯定,而通过同伴的长考坚定了自己叫品选择的信心。此时,你已经利用了同伴的BIT获得了利益。

 

这个系列的重点是第一副牌。这副牌是由于庄家在打牌中有BIT行为,给防守方造成了误会和困境,这副牌如果被招请裁判会怎样判罚呢?

由于瑞典的火爆浪子Peter Fredin在第四墩牌继续出,被老罗做成定约,他认为老罗在第二墩A之前有长考,而且在第三墩打将牌到Q时又长考。所以他当场在牌桌上发难,指责老罗打牌的道德问题,老麦老罗则针锋相对。接下来他们把战火烧到了互联网桥牌社区,此事引发的争论和延伸,已经演变成了“斯堪的纳维亚与美国的牌手道德”之争……

 

预知后事如何,请持续关注标兵桥牌的跟踪报道。


相关链接:标兵话实战:一副防守、两副叫牌

相关链接:标兵话实战:牌桌长考是否影响决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