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年代特别篇——桥牌的现状与未来

标签:
桥牌的样子桥牌的现状与未来休闲娱乐桥牌竞技互联网桥牌 |
分类: 标兵视点 |
现在的社会是互联网的时代,社交的舞台转向了网络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还需要面对面交流吗?现在让我们想起来,如果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将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但很可能这就是未来世界的样子,我们不愿承认,但它正在发生。
桥牌的样子是什么?是4个人在一张牌桌上、互相拿着扑克牌面对面进行斗智的游戏,是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和战略战术赢得牌局胜利的游戏,是通过逻辑分析和数学技巧揭开暗藏的秘密的游戏。在进行桥技竞赛的同时,桥牌也是一种非常自然而友好的社交活动。是大家进行心灵沟通和交友的最佳平台。在欧美传统的桥牌世界里,桥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在被纳粹德国宵禁的欧洲城市中,任何集会活动都是被禁止的,但是唯有桥牌活动允许进行,也许德国的征服者们也很喜欢桥牌吧。在家庭中、在城市村镇的俱乐部中,每周甚至每天都进行桥牌活动是很常见的。长辈教会晚辈学桥牌,把他们带到牌桌上,就是在许许多多家庭厨房的牌桌上诞生了很多的世界冠军。
在欧美传统的桥牌世界中,桥牌最主要的现状是以社交、娱乐、休闲的形式存在。欧美的中老年人,对在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方面的消费观念很开放,同时,作为传统,在欧美人的业余生活中,桥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北美,ACBL下属有超过3000家地方俱乐部遍布在北美各地,其中最多的Honors俱乐部一年有超过20000桌的参赛记录,任何一个桥牌爱好者可以很方便地参加桥牌活动。在欧洲,即使是很小的城市(如Brogeland的家乡只有9000人)都有属于本地的桥牌俱乐部。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里也许是参与桥牌活动的人数与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了,传统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桥牌节(此比赛在本文发布时正在进行),参加公开团体赛的往往超过400队,在最大的城市悉尼也很容易找到俱乐部参加桥牌活动。这也是为何澳新地区在政治和人口上并不起眼,但由于他们桥牌人口和历史地位,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世界桥联第七区,常年占据百慕大杯参赛位置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欧美的桥牌俱乐部就如我们国家的麻将馆一样普及,想打桥牌?很方便。在欧美,桥牌比赛更多的是桥牌活动的一种补充,绝大多数的桥牌比赛以桥牌节日的形式存在,通常都设立在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参加比赛的同时也得到更高级的休闲度假享受。
欧美的大众比赛都没有屏幕

中国的桥牌人口远远少于欧美(至少是活跃的桥牌人口),同时打桥牌的目的性很强,主要就是为了竞技,因为中国的休闲娱乐活动太多,打麻将、斗地主远比桥牌简单多了。而竞技的桥牌运动员和准运动员成为了活跃在中国桥牌界的主体,这也是为何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很难有依靠经营俱乐部能够存活的桥牌从业者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的桥牌爱好者是不愿意花钱每天到俱乐部来消磨一下午的时光的。中国人需要大量的钱进行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在桥牌的消费习惯上面远远无法与欧美相比较。不过中国的桥牌人口特别是潜在的桥牌人口实际上有很多,也很有开发的潜力,即使我们无法照搬和套用欧美的模式,但相信我们一定有办法让中国的桥牌人口实实在在的提高。而只有普遍的桥牌人口提高了,桥牌市场的蛋糕做大了,随之而来的桥牌产业和竞技成绩才会真正提高。
中国气势恢宏的赛场,屏幕后面每一位都是竞技者

桥牌由社交发展为竞技,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高端智力的比拼。诞生了国家的、洲际的、世界范围的桥牌组织,这些桥牌组织创办和管理了各种各样的桥牌比赛,通过桥牌比赛进行竞技产生冠军,通过竞技的影响力不断推动桥牌的发展。
桥牌的最高端,当然是最高级别的桥牌比赛,获得最高级别桥牌比赛的荣誉是每一个桥牌人的梦想。在追逐这些梦想的路上,有人极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与搭档的合作赢得冠军达成自己最高的梦想。同时也有些人认为获得桥牌荣誉更加重要,他们渐渐忘掉了桥牌是一项诚实和正直的游戏的本质,为了竞技目标,逐渐迷失了自我。因此,在桥牌发展的近百年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在竞技桥牌的层面上,不断增加了为了让桥牌竞技更加公平、公正、严肃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原始的桥牌叫牌阶段是每一位牌手在牌桌上用口述每一个叫品传达手中的持牌,后来渐渐有人开始用不同的腔调、语气、语速等等试图表达同一个叫品中不同的含义,比如加倍,如果轻声说加倍就是技术性、大声说就是惩罚性、那么震耳欲聋的加倍声音出现,那一定是要得到四位数的罚分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口述叫牌被书写叫牌替代,桥牌人不能再在牌桌上用语言和声音来表示他的叫品了,这样的桥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早已被人接受,而改为沉默的桥牌,大家能够适应吗?很快的,大家适应了静默叫牌,同时书写叫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笔划的轻重缓急、叫品的大小、甚至持笔的方式以及书写的顺序都可以传递非法信息。同样以加倍来论(加倍在书写叫牌中符号为X),大的X表示惩罚、小的X表示技术,那么如果是力透纸背的X,狠狠的两个大道子划在纸上,大概就是通知同伴什么牌也别叫了。
人的聪明是无止境的,很快发现了书写叫牌也有问题之后,北欧桥牌大国瑞典发明了叫牌卡这种玩意,提前制作好所有的叫品(35个叫品和不叫、加倍、再加倍),当你需要哪个叫品时,就把哪个叫品拿出来摆在面前。这样就极大程度限制了语言、语调、口音、笔划、大小不一的叫品等等问题。一下子桥牌进化到了工具化时代。
不知道那时的人们从用口述叫牌过渡到使用叫牌卡是怎样的一个感觉,但相信对于希望桥牌比赛是公平的人们来说一定是欢迎的。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不是任何的技术手段都无法阻止桥牌中的不公平竞争乃至作弊的行为呢?答案是整个桥牌竞技的发展史,也是同时在与作弊进行不断斗争的历史,因为桥牌这项不公开的模糊信息的智力运动,如果能够获知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而从中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每一个时代都有阻挡不住这种诱惑的牌手进行这种行为,即使他们在外界看来是很高水平、也很有道德水准的职业桥手。
很快,叫牌卡并不能完全阻止作弊行为的发生,1975年,在定约桥牌发明50年之后,一道帘幕横亘在了牌桌上方,把桥牌运动中最基本的元素——桥牌搭档——完全隔开,在叫牌阶段他们不再能够互相看到彼此,只能看到另外一个对方,一个牌桌上四个人被分为了两个部分,桥牌的社交功能在竞技牌桌上荡然无存。
与屏幕相配套的产品先后推出:屏幕中的小窗可以在叫完牌后开启、推盘、牌套、叫牌卡等等。即使这些设计越来越严密的设备,还是不能阻止少数人钻空子。利用推盘的速度、叫牌卡放在推盘上的声音、叫牌卡之间的松紧程度、打开屏幕小窗后的技巧、牌手间仍然在开窗后有机会看到同伴的信息传递等等。
又过了40年,2015年时,桥牌界爆发了针对顶级牌手在顶级比赛中作弊行为的对抗行动,清除了几对世界桥牌界早已风传的顶级牌手,同时为了使未来的桥牌比赛更加纯洁和公平,桥牌界修改了规则、使用了高科技手段、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对事件进行甄别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桥牌竞技更加公平合理,但是只要桥牌这项以纸牌为载体的智力运动还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不公平行为和作弊完全隔绝。而越是在技术手段上实现完美,桥牌的本质就越缺失,现在欧美的大众比赛仍然没有屏幕,就是希望牌手们能够保证自己的道德水准,同时保持桥牌的本质和原始的属性。而在高级别比赛中使用各种设备防止不公平竞技,则与桥牌的本质是相互抵触的。
桥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竞技和比赛的存在、光荣与梦想的追逐,势必会让少部分人铤而走险,寻找他们的办法竞逐桥牌的桂冠。也许,把桥牌的游戏规则和比赛办法植入冰冷的电脑终端、电子设备中,同叫牌卡固定了叫品的意义相同,把牌张、叫牌、牌速等等全部固定化,只进行纯粹的智力比拼,是杜绝桥牌非法信息和作弊最好的办法。当然,这样就失去了桥牌本来的面目和意义,桥牌的社交属性更加虚拟化,也许让现在的桥牌人无法接受。
回到我们开篇的观点,现在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人们正在由人与人的真实世界逐渐走向虚拟世界。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打一场社交桥牌的时间成本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在青少年的世界中,让他们阅读几十本桥牌书,参加几十小时的桥牌课,打上几百小时的实战桥牌才能获得一点点的大师分或者定级,这会是他们希望和喜欢的游戏吗?即使在欧美,我们看到的是一年不如一年的桥牌比赛记录,伴随桥牌渡过了它的黄金年代的许许多多桥牌爱好者已经逐渐老去甚至逝去,年轻人接班的也特别少。如果想保住桥牌这项纯粹的智力竞技项目,不依靠互联网和电子化是毫无出路的。竞技和普及要依靠互联网与电子化、社交娱乐休闲仍然会受到欢迎。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与电子化桥牌会与实战桥牌、Real
Card Game共存一段时间。
就在这几天,这个世界上举办了第一次正规的、全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现场竞技的桥牌赛,事实证明,它很成功,虽然我们都不习惯没有纸牌的桥牌,但这些并不是接受不了的。
把纸牌和牌具拿开,用平板电脑进行竞技,会是未来的方向吗?

也许,纸牌桥牌会慢慢消亡,在未来,我们将只能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看到桥牌这个精彩的智力游戏!
相关链接:丰收的年代——2018年桥牌回顾(七)
后一篇:横滨桥牌节横滨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