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文/金错刀
微软和诺基亚终于牵手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双方的董事会也许在几年前就达成了某种共识,埃洛普的卧底身份也很圆满。
当然,微软的CEO鲍尔默,诺基亚的CEO埃洛普都顶着一个巨大的黑锅,一个是微软拖后腿者,一个是成功“落井下石”了诺基亚的人。
诺基亚,市值曾经是苹果的24倍,现在只是苹果的不到4%,马上将成为微软的一个业务单元,未来的命运可能更惨。一步步,诺基亚被移动互联网抛弃,甚至彻底掉到沟里。
诺基亚的故事是我在《赢在微创新》培训课里讲的一个反面案例,一个公司,品牌超级强,渠道超级强,技术超级强,而且很强调用户导向,危机意识也超级强,就这么在一个巨大浪潮下面迷茫、彷徨、失措,一步错,步步错。特别值得中国企业引以为鉴。
对诺基亚,我有3个拷问:
1、到底是谁害了诺基亚?
肯定不是埃洛普。
一位诺基亚前高管Tomi Ahonen曾经写了一篇《埃洛普效应》的文章,认为是埃洛普搞砸了诺基亚。他的理由是埃洛普2011年2月宣布的三支战略全面失败:一个是传统的通讯电话,一个是逐渐走向没落的塞班,还有一个是新的发展点,即将于未来完全替代塞班业务的Windows Phone平台产品。
2007年,我曾经去诺基亚的芬兰总部考察过,当时,诺基亚在1年前就提出要转型移动互联网。诺基亚一直在拥抱移动互联网,拥抱了6年,到现在,却是越抱越远。
害了诺基亚的,不是埃洛普,也不是诺基亚的董事会,而是诺基亚强大而顽固的公司基因。不管是硬件,还是塞班,诺基亚拥有强大的做“功能机”的基因,面对“智能机”大潮,这个内部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惯性和能量杀伤力惊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速度。有诺基亚员工曾向PinWest爆料:在诺基亚总部,不少高级工程师和技术管理者因为抵制放弃MeeGo而消极怠工,甚至长时间不见踪影,这让本来就来晚一步的诺基亚又在第一款Windows Phone上消耗了8个月的时间,丢掉了功能机市场向智能机市场转型的大好时机。
2、诺基亚手机这个品牌会死掉吗?
有可能。移动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是,以软件来重新定义硬件,甚至高通这样的芯片公司都在变软,诺基亚倒好,主动放弃“吃软饭”能力。这个“吃软饭”能力有几个方面:第一,软件和应用开发能力;第二,粉丝营销能力;第三,让用户参与创新的互联网开发能力。
3、微软+诺基亚能否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
有人曾总结出一个“那些年被移动互联网抛弃的巨头们”,有微软、英特尔、惠普、诺基亚等,微软+诺基亚能否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
很难,太难了。最致命的是,微软和诺基亚都是“火鸡”基因,要想1+1变成“老鹰”,几乎不可能。
微软的战略很清新,从一家软件主导的公司转型为一家软硬整合型公司。鲍尔默接受科技博客The Verge采访时说:“关键是驱动销量增长,这将激活整个软件与硬件生态系统。我们看到在硬件和软件创新方面还有发展空间和发展能力。我们确实认为简化品牌,简化产品线,增大投资灵活性,将有助于继续提高我们的市场份额与地位,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的应用市场发展。”
这几年,微软的硬件产品一直是屡败屡战,失败的产品有Tablet PC、Xbox One游戏机、Surface平板电脑、Zune播放器,Window8、Windows Phone那叫一个坑爹。我曾经当面问过一个微软的产品经理,为什么Window8、Windows Phone有很多脑残的用户体验点很难被修改、被迭代?
拥有“火鸡”基因,很难做出尖叫级的“老鹰”产品。
面对这种基因缺陷,微软并购再多的“火鸡”基因公司,都于事无补。它必须找到一家有“老鹰”基因的公司,来一次火星撞地球的灵魂碰撞,才有可能基因重塑。就像惠普并购康柏,最大的变化就是基因改造,惠普一下子拥有了做消费电子的基因。否则,靠一个新CEO、一个并购,很难真正的效果。
好好看看今天的诺基亚,也许你会变成明天的诺基亚。你说呢?
关于作者——金错刀科技观察:每日一干货
@金错刀(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提出者,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只与创新有关,只分享干货。微信公众号搜金错刀,关注后回复 m 、mm、mmm、m4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所有文章。转载必须附上关于作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