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紧迫感危机领导力it |
人们在试图变革时所犯的最大一个错误是什么?
哈佛教授、领导力第一人约翰.科特的结论是:虚假紧迫感。
虚假紧迫感就是虽然知道大事临头,但却在手忙脚乱地处于焦虑和慌忙的状态,而不是那种在遇到危机时所体现出来的目标明确、思维清晰,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顺利应对。
科特认为,真正的紧迫感是领导变革和应对危机的关键,紧迫感帮助企业化危机为机遇,使每一个人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看一个著名的变革故事,1985年,一位用户想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时任海尔厂长的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有76台不合格的冰箱。张瑞敏的处理办法是:把76台冰箱当众砸掉,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砸,不少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张瑞敏是一个制造紧迫感的大师,他用一柄大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也砸出了一个千亿级的大公司。
如何制造真正的紧迫感,有四个关键策略:
策略1
看一个小案例:李东生的自我革命——每一次成功都当成是一次悼词。李东生曾接写过一篇文章《鹰的重生》,鹰在40岁时要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李东生告诫同事:我们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彻底抛弃,可能要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而今天已成为我们前进障碍的东西,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策略2
策略3
看一个小例子:谁是中国天天保持紧迫感的企业家?答案是任正非,他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任正非多次警告冬天,第一次警告冬天是2000年,华为当年销售额达到153亿元,利润以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第二次警告冬天,是2004年,在长达13000字的讲话稿里,任正非检讨、审视了华为目前遇到的严峻困难。第三次警告冬天是2008年,并提醒员工,“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希望高级干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策略4
总之,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上,从危机中发现机遇,很可能降低你的整体风险。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