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或者,我们还能不能算有梦想?在做了多次关于影片《中国合伙人》主创的采访之后,终于看到了这部被誉为“零差评”的电影。虽然我觉得片名叫个“最好的时光”什么的更合适,但它丝毫无损于影片的优良品质。
果真如陈可辛自己所言,拍这类题材,是他最擅长的,即便将背景挪至内地,依旧看不出这出自一个香港导演之手。大概,这就是一个优秀导演和庸才的区别。
影片公映之前,看到央六一个节目把陈可辛请来,聊他的电影,并特意播放了他17年前的经典旧作《甜蜜蜜》,颇有致敬意味,第N遍看,还是那么完美。有评论赞《合伙人》是《甜蜜蜜》之后陈可辛最棒的影片,无论是否有吹嘘或宣传之嫌,我都觉得这部影片担当得起“好电影”的美誉——而一部优秀影片,必然是与时代相连的。
确实,它不仅仅是关于青春的,还有更多——比如梦想、尊严、勇气……这些词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最激励且充溢于每个年轻人生命中的东西,是生命,不是生活。可是,到如今,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都落伍了。如同若以片中“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来定义“梦想”,那还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正在追逐梦想的途中?
关于影片本身,无论创作缘起是否与新东方几位创始人有关,我都不喜欢将故事与其联系在一起。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成东青、孟晓骏、王阳,土鳖、海龟、愤青,三个角色,因三位演员的传神演绎,好像灵魂附体,真假莫辨。难怪,陈可辛说三位明星就是与三个角色对号入座的。而他自己,正是邓超扮演的那个心怀美国梦的孟晓骏,犯轴地爱跟自己死磕。
一直记得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的那句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看《合伙人》的时候,突然也心生感慨:假如你有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度过最美的青春年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遭遇什么,内心都会存有一份坚持!美国梦、崔健、Beyond,奋斗、理想、情义,好像那样的青春才是充满激情酣畅淋漓的。还记得当年同系的一个女生,就曾执著怀揣着美国梦,每天喊着“只有站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我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活脱脱一个女版孟晓骏!更多的或许是成东青那样出身贫寒、来自农村的木讷少年,读书,读很多很多的书,简直就是他们整个大学时代的追求。而长发、写诗、浪漫的王阳,注定是那个年代女孩们青睐的文艺青年,与现在只有贴上“富二代”标签才最受欢迎到底是隔了千山万水!
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这是片中多次提到的一个话题。事实是,大多数人,最初总是试图改变世界,而最终在无知无觉中被世界改变,向当初最反感的人事妥协,与内心曾经桀骜的自我和解。好在,我惊喜地看到,影片尾声,成东青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里,不慌不忙地关着一盏盏灯,王阳的画外音笑话他是本性不改地节约电——纵使身价几十亿,骨子里还是那个“土鳖”。可揶揄的语气中却满是欣赏。
陈可辛说,成功的人大部分被世界改变了,并自嘲不是很成功,因为心里还是会坚持一点自我。而电影中离开成东青的初恋女友说:“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我很喜欢这句话!对人生而言,这比所谓的成功更有价值。
片中有一个镜头,孟晓骏走在纽约街头,真的如王阳所说:像阳光一样!那让人想到《甜蜜蜜》里的黎小军,白衣飘飘骑着单车在纽约车水马龙的街头穿行,满目青春,如灿烂朝阳。“如果额头终将刻上邹纹,你只能做到邹纹不要刻在你心上。”很多观众喜欢片中这句话,但愿,当时光流转,我们始终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