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2016-12-29 17:57:07)
标签:

关中西府第一城隍庙

扶风县城隍庙

戏楼、山门、木牌坊、

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

贾锋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 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扶风城隍庙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县城东大街。是古代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后屡有增建修葺。

 整个建筑群一进三院落,分布在南低北高的夯土台地上,南北落差 13米, 18座古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远眺蔚为壮观。庙院坐落于三级夯土台上总占地6668平方米。自南而北中轴线上有戏楼、山门、木牌坊、八卦亭、献殿、正殿、寝殿、藏经楼及两侧厢房、配殿、钟鼓楼等,高低错落分布有序。庙内现存南北朝、隋、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造像碑、经幢、石造像数十通。现设县博物馆。

扶风城隍庙坐落在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夯土高台上,庙利用其前低后高逐级上升的特点将建筑布置于不同的标高上。据扶风县志∃乾隆刻本记载,庙内还有钟鼓楼、财神、库神、土神祠等。 

    2006年扶风城隍庙作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县城东大街。位于扶风县城内,为明清建筑,坐落在一个南北长,坐北向南东西窄的夯土高台上。 庙前有单檐歇山顶戏楼一座。与城隍庙戏台隔街相望。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另有砖砌便门。庙内建筑现存木牌坊三间,东西厢房、钟、鼓楼、献亭、献殿和两侧配殿及正殿和寝殿等。 是关中西部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隍庙,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三原城隍庙5年,早西安都城隍庙17年。其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享誉海内外。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正殿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外檐斗拱饰彩绘,构架作法为檐柱和金柱上均施斗拱,内外柱同高,梁后尾交于金柱上,金柱与前檐柱间距为两步架。两步架不用双步梁,而由檐柱和金柱上的拱挑长交于垂莲柱,垂柱上承下金檩,成悬仿吊柱作法,因而在前槽形成由斗拱和垂莲柱组成的结构件,颇具装饰性。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

“城隍”在《说文解字》中的原意是护城的壕沟,后来演变为守护城池之神,道教尊城隍“剪恶除凶、护国保邦、监察幽冥、保安黎庶”之神。因而护城佑民、掌管冥界的城隍神就成了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神祇之一,供奉和祭祀城隍的地方——城隍庙在古代全国各地普遍兴建起来,规模大小各不相同。扶风县城隍庙是陕西关中西部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城隍庙,有“关中西府第一城隍庙”之称,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也是陕西地区现存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第二期明正德、嘉靖年间,城隍庙建筑格局的形成时期。

这一阶段新建了钟鼓楼、二门石坊、献殿重修正殿两次、山门、两廊城隍庙的重要建筑全部建成,建筑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正殿历经变故,县志记载“正德十三年知县徐让重修……嘉靖三十年正殿灾,知县杨洞令乡民赵从周等修建献殿”,正殿经过两次重修,第二次重修规模大,可能因为天灾人祸损毁了整座建筑后重新修建。同时增建了献殿,并于嘉靖四十二年增修。

“嘉靖十三年知县杨瞻建钟鼓楼”嘉靖二十三年重建山门和二门石坊,三十六年重修两廊。至此,城隍庙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正殿、献殿、钟鼓楼、牌坊、两廊和山门已完整呈现。这种建筑格局保持不变,以后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建和重修。

据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城隍庙正殿两庑记”碑文,云“余城隍庙创建于……国初恢弘于嘉靖二十九年,其上五间为神之正殿,其东西各五间为两庑,庙貌巍峨,法像狰狞……”这段记载说明正殿两侧的“两庑”即今天的东西配殿展室,在嘉靖二十九年前已存在,应该就是《扶风县志》中提到的“嘉靖三十六年重修”的两廊,其修建年代约在明正德以前。

第三期明万历、崇祯年间,城隍庙建筑格局的完善时期。

这一时期新建了大门外石牌坊、道院、寝殿、戏台、画廊重修正殿、两庑、钟鼓楼、大门,增修献殿。根据“重修邑城隍庙献殿钟鼓楼暨道院记”碑文记载: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对城隍庙进行了大修。碑文中提到献殿规模小,被正殿所遮蔽。万历四十三年农作物大丰收为了回报城隍神的保佑之恩,乡民筹集资金重修献殿,于是用拆除献殿的木料建成了寝殿。新建了五间献殿别创新殿五间,巍峨壮丽,内外涂以丹青”。在钟鼓楼的原址上“以砖砌地”更换了木料,并在楼西面空地处修建三间道院、两间左右厦供道士居住,并对围墙进行增饰。这些工程不仅扩大了城隍庙的建筑面积,而且使城隍庙的功能更加完善。如献殿两壁的壁画对百姓起到教化和惩戒作用,道院的兴建满足了庙内道士们居住的要求。这次重修建活动从万历四十三年秋天一直持续到四十七年春,整个修建工程花费近四年时间,也是该庙历史上修建工程最为浩大的时期。

明末修建了戏楼和画廊并对大门重修,县志中有“崇祯六年知县王国训建戏台及大门内画廊,八年寇毁,诸生王光祖等重建大门”的记载。戏楼的作用一是用来娱神,二是满足普通老百姓的娱乐需求,其修建使城隍庙成为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的中心。此时期形成的建筑格局一直延续到今。

第四期清代中前期是城隍庙在明代建筑格局上的维修阶段。

根据县志和部分建筑牌匾题字:清代曾多次对庙宇进行了维修或增修。例如,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于关中地震损毁了石牌坊,于是在原址上仿原石牌坊结构重建了木牌楼。庙内建筑于康熙十年、二十七年、四十年、乾隆二十三年、嘉庆十八年有增修,嘉庆

二十三年又重修。城隍庙在嘉庆年间的整修规模较大,原来建筑可能破损严重,主要对庙内前半部分的建筑进行了维修。《续修陕西通志稿》中也有“城隍庙在东街,乾嘉中屡修”的记载。另外,现存的匾额题字也印证了文献记载,如二门木牌坊匾额上有“康熙贰拾柒年岁次戊辰孟夏穀旦”题字,证明了文献中康熙二十七年对庙宇的维修。

   通过以上对城隍庙建筑历代修建或整修情况的梳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建筑的历代修建情况在文献和碑文中记载明确,现存的献亭、中亭、九间殿在文献中没有记载,可能为清末或民国时期修建。

    扶风城隍庙的建筑格局经过有明一代历经几百年时间的修建才形成了完整的建筑格局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城隍庙历经风风雨雨,但依旧保持了明清的建筑风格,对于研究关中地区明清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图

扶风城隍庙座落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东大街5号,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二、古戏楼

 庙前有单檐歇山顶戏楼一座。与城隍庙戏台隔街相望。坐南向北。明崇祯六年(1633)知县王国训创建(清嘉庆《扶风县志》)。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戏台为台基式建筑,台基系青石条所砌。上部为单檐歇山顶,灰色板瓦覆盖,龙形兽吻高置脊端。由前檐柱六根、中柱四根、后墙柱四恨撑起屋架。前檐柱端上托柱头枋、栏额枋和挑檐枋,枋上辅有两踩斗拱六朵。两边柱端架有两踩双昂斗拱各一朵,上举两层角梁,翘起四角屋檐,出跳深远。台面正中以木屏相隔,两边设上下场门。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本屏上方正中横恐匾额一幅,上书“钧天雅奏”四字。左右两边山墙壁上施有“牧羊万世忠”和“挂剑千古仙”等戏曲壁画。

戏台呈三面观式,台面通宽九点六米,前台进深三点八米。台基高出地面一点九六米。台前大街,即为观戏场,每年庙会,必有戏班于此献技作场。

县城街道将城隍庙主体建筑和戏楼分开。坐落于街道南面的戏楼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经清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戏楼坐南朝北,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砖木结构的台基式建筑。硬山式灰瓦顶,屋顶中央和两端垂脊内侧有灰色的筒瓦挂带,前有歇山式前檐翘角。屋脊和两侧垂脊上装饰着镂空花草、凤鸟和仙人走兽仙人、天马、鱼的脊饰脊端高置龙形兽吻。

 

  戏楼前檐施有六朵斗栱和两朵转角斗栱,斗栱出象鼻昂,两侧有花草纹和鹿纹木雕。红色柱头上装饰着莲花纹木雕。现存的明间窗户和大门系后来所建,残破处露出了原来的砖雕,这里应是戏台的挂落飞罩。其上端和侧面都装饰着砖雕图案,柱旁是一个双手持物、弯腰的童子像,挂落横端有一四臂、长胡须的人骑兽翱翔于云端。台前的街道就作为观众看戏的场子。

三、 山门--第一台地

城隍庙坐北朝南,与古戏楼遥相呼应。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另有砖砌便门。走过城隍庙,仰视戏楼与山门殿,高大的古建筑震撼着心灵。庙前原有东西牌楼横跨在街道上,路南为戏楼,单檐歇山顶,庙门面阔三间,东西又有砖砌边门,为第一台,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从街道沿阶而上,迎面而来的是写有“城隍庙”三个大字的山门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式木构建筑。单檐下施斗栱,补间铺作是三层复合斗栱,最上层是龙头昂。灰色的屋顶中央有五条筒瓦挂带,屋脊上装饰着花草龙纹镂空雕刻。这座建筑的始建年代不清,文献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重修,明崇祯八年(1635)又进行第二次重修。据此推断始建年代应远远早于嘉靖年间,可能和正殿的修建年代相差不远。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大门两侧各建有一小门,即东翼门和西翼门。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四、一进院--第二台地 

过庙门上台阶,有廊庑围成的院落为第二台,第一进院落的 14间碑廊里陈列着扶风县石刻, 踏进山门,沿台阶而上,就进入整个建筑群的第一进院落。从山门殿到木牌坊是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七间碑廊,1986年增修,里面陈列着从扶风各地征集来的各种碑石、佛造像、拴马桩等石刻。碑廊为单坡顶建筑,正脊上装饰有镂空花草纹。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4.1、七间碑廊

1986年增修,里面陈列着从扶风各地征集来的各种碑石、佛造像、拴马桩等石刻。碑廊为单坡顶建筑,正脊上装饰有镂空花草纹。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4.2、西七间碑廊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4.3、木牌坊

第一进院落的尽头是木牌坊,宽11.3米,为四柱三间三楼式,中间最高,两侧次之,歇山式灰瓦顶,两侧筑有硬山式砖墙。正脊有黄绿色琉璃镂空的花草纹。檐下施层层斗栱和彩绘,斗栱上端间隔着象鼻昂和龙头昂。牌坊墀头三面垫花处装饰着双鹿纹、花瓶等砖雕。山墙处的砖雕悬鱼为兽面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悬鱼装饰。枋额中央有“万姓瞻依”四个字,旁边有“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孟夏穀旦”的题记。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五、二进院--第三台地 

穿过木牌坊再沿台阶向北而上,就进入到以献亭为中心的第二进院落。院落东西两侧是钟鼓楼。第二进院落有木牌坊三间东、西厢房及钟鼓楼。晨钟在西,暮鼓在东,传统认为这里是阴间的衙门。正中的八卦亭上镶一大匾,刻着“你来的好”四个大字。再上踏步,通过三间木牌坊入前院,中殿已毁,殿后有东西厢和钟鼓楼,院中有方形献亭,过献亭,庭院稍微开阔,院中为献殿,两侧配殿,此为第三台,东钟楼西鼓楼.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5.1、三间厢房

钟鼓楼的南面各有三间东西厢房,单坡式灰瓦顶建筑。据说里面曾供奉有二十九尊土地神,当时县辖二十九里,每里供奉一尊土地神,后来神像被毁坏。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5.2、西三间厢房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5.3、东钟楼

东钟楼西鼓楼上面原有钟和鼓,后来被毁。二楼东西对称,形制相同,为重檐亭台式建筑,顶层为歇山式灰瓦顶。正脊和垂脊上有镂空花草纹砖雕。初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5.4、西钟楼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六、 八卦亭

    迎面就是位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献亭,也称八卦亭,因亭内的八卦纹而得名。其进深和面宽各一间四角攒尖顶上覆灰陶板瓦和筒瓦。南北两侧各有对称的四扇隔扇门,东西两壁辟有对称的直棂窗,正面门上横板有清代遗刻的“你来的好”四个字。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七、 三进院

  经过八卦亭旁边的东西圆形门,就进入第三个院落。 从献亭到献殿是第三个院落,献殿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各有东西配殿(东西庑)七间。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7.1、东西山墙

   东西山墙分别镶嵌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城隍庙正殿两庑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城隍庙献殿钟鼓楼及道院记”石碑各一通。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7.2西庑殿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7.3东庑殿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7.4、献殿

   献殿即拜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硬山式琉璃瓦顶。殿两侧上部有琉璃制的双龙戏珠浮雕图案。檐下施斗栱,昂为象鼻和龙头。前后檐明次间均辟有四扇隔扇门,梢间为直棂窗。殿前有月台和踏垛。两侧东西配殿是清代在明原址上的重建之作,为单檐砖木结构,顶覆灰陶板瓦和筒瓦,上有镂空花脊。献殿两侧各有小庙一间。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八、四进院

 经过献殿旁边的小门,就进入第四个院落。这一组建筑包括正殿、寝殿和九间殿。东西庑殿,中为正殿。献殿后又为正殿和寝殿。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8.1、正殿 

 正殿建于明洪武三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正殿位于献殿后面,是整个建筑群中修建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嘉靖三十年1551年原殿失火后重建,后不断修补,但仍保持明代风格。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式,绿琉璃瓦顶,镂空花草龙纹脊,檐柱和屋柱上饰龙头昂斗栱,外檐斗栱施油漆彩绘,内檐斗栱为原木质本色,前檐后有五组垂莲。正殿是供奉城隍神的地方,现塑有城隍神像,其两侧有判官和小鬼像。正门两侧墙壁镶嵌有嘉靖戊午年间三月扶风县知县孙科“朔望自警誓词”一通。正殿内高大的塑像慈眉善目,颔首微笑。两边侍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8.2、寝殿

 正殿之后是寝殿,面阔三间,为单檐卷棚式屋顶,是供奉城隍夫人的地方。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8.3、九间殿

寝殿之后是九间殿,面阔九间,一间因下雨倒塌,现存八间。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中国古建筑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徒步穿越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全国各地高铁站总目录

全国各地机场航站楼总目录

宇宙生命探索相关文章目录

本博主有关陕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陕西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陕西各相关文章目录如下:

西安:

2009年8月12日实拍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

2009年8月12日实拍西安阿房宫凯越饭店

修建中的陕西西安龙华寺(城隍庙)-2014.7.19

玄奘法师长眠之地----自己闹笑话的西安兴教寺(唐)(国宝)-2014.7.19

'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西安香积寺()(国宝)-2014.7.19.

陕西西安新中式建筑-2014.7.18

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保存最完整-------陕西西安钟楼(明)(国宝)-2014.7.18

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陕西西安青龙寺()(国保)2014.7.19

西安小雁塔---荐福寺(唐)(国保)-2014.7.18

“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陕西西安大兴善寺(隋)(国保)-2014.7.19

中国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大慈恩寺(上)-----陕西西安大雁塔(唐)(国保)-2014.7.18

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陕西西安西安博物院-2014.7.18

中国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大慈恩寺(下)-----陕西西安大雁塔(唐)(国保)-2014.7.18

唐朝皇家园林-------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AAAAA)-2014.7.19

西安市第100家博物馆------西安源清华藏博物馆-2014.7.19

咸阳:

2009年8月13日实拍西安咸阳秦始皇兵马俑

菩萨墙上站的陕西咸阳杨凌区卧龙寺-2016.12.16

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被赐死的衣冢墓--陕西咸阳兴平市杨贵妃墓-2016.12.16

马英九父亲来大陆认祖的陕西咸阳杨凌区马援祠(区保)-2016.12.16

秦安: 2009年8月13日实拍陕西秦安县景园宾馆

天水:

2009年8月13日实拍G310宝鸡到天水

眉县:

2006年8月15日亲游西安眉县太白山

华阴:

陕西华阴华山北站-(华阴)2014.7.16


“五岳庙”----陕西华阴西岳庙(西汉)(国保)-2014.7.18

宝鸡:

唐玄宗皇帝御书---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杨珣碑(唐)(国保)-2016.12.16

独院小寺庙--陕西宝鸡扶风县接引寺-2016.12.16

华严寺尼众部--陕西宝鸡扶风县华严寺(南北朝)-2016.12.16

菩萨墙上站的陕西咸阳杨凌区卧龙寺-2016.12.16

明清建筑群“关中西府城隍庙”--陕西宝鸡扶风县城隍庙(明)(国保)-2016.12.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