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圪蛋书社”
第二本新书今日
在榆次首发
500多人参加作者12岁生日宴会

继去年首推《癫傻一家》之后,今天,“亲圪蛋书社”的第二本书《留着小辫》借着作者十二岁生日宴会在榆次首发。参加宴会的500多人得到作者的赠书。
去年,我们“亲圪蛋书社”推出了女儿刘阳的漫画集《癫傻一家》。两千册在晋中朋友们的帮助下,很快与作者的同龄人见面。灵石、介休、太谷、榆次,不少孩子看到了这本书。我的朋友常青的儿子当时十一岁,我们送了一本给他。孩子对孩子的书有兴趣,他萌生了自己也出书的愿望。
今年五月初,常青两次飞到北京来与我商量给孩子出书的事情。五一期间,我们全家是玩命地工作,妻子在常青儿子常钊睿的十几本作文本里,选择录入了数十篇。经过合成、编辑、分类,我们请刘阳为每篇作品配了图。一天画十几幅插图,孩子的手都累了,于是我和妻子给女儿做下手,帮助涂色。
在一个朋友的小公司,我认真地盯了几日,一道道必须经历的工序,把我搞得两眼昏花。出了两次数码样,在开印之前还出了一套传统样,保证万无一失。这样,五月二十日我看到了新书,两天之后,常青和孩子看到了他们的书。
我请九十岁的皇甫束玉题写了书名。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老领导,获得过首届韬奋出版奖。而序言,我请了浙江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亚妮。亚妮是我介绍认识常青的。
这本书对于常青十二岁的儿子无疑是有意义的,我的选编标准,我的对于作品的修改,一定能引起小家伙的思考。
我也由此想到了今天的出版业。出版界很不景气,印出来的书积压的很多。许多出版社都承担不起。一本学术著作,印三千册,发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好几年收不回款来。于是很多出版社只好卖书号搞定向出版。谁拿钱给谁出书。但是这样的书往往无法保证质量,多数为了上职称,既无学术价值,更无读者与市场,浪费了纸张、编辑力量、作者财力,结果是一堆废纸。
中国出版业,也是到了该思考出路的时候了。
我们“亲圪蛋书社”是个家庭作坊,只做我们有兴趣的事情,不以赢利为目的。常青委托我们书社做,我们就做,图的是好玩与开心。家长投资这样的书,是鼓励孩子健康成长,留下成长足迹。我们做是出于友情。
今天中午,这本《留着小辫》在榆次首发,我把序和跋发表于此,并阐明一下我们这样做的理由。愿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文字结缘,并获得快乐!
9:10 2008-5-25

序言:放飞梦想
亚妮
常青是红庆的朋友,于是也成了我的朋友。
2008年年初,我带着自己的一干摄影队伍开赴太行山,为电影《桃花红
杏花白》补拍一组雪景。大雪后的太行山,封了路,根本无法进入,山里的雪还在下着,我在山外很是着急。这时候我碰到了常青,他爽快地答应帮助我们。于是,他找来了车,找来了成熟的司机陪我们进山,使得我能够按计划完成了拍摄。
每次经过山西,我总是行色匆匆。我没有能够见到常青的儿子“常小辫”。但是看了孩子的文字,我觉得这是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成长着的好孩子。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少年人的梦,看他的文字的时候,真想揽他入怀,告诉他:未来在自己的脚下!
孩子将来能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们会生活在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里,有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对于孩子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获得属于他们的幸福!
不苛求孩子,让他更自由地发展,更自由地飞翔,常青有这样的条件与能力。
我记得有人问一位大师:“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作家?”这位大师说:“给他足够的钱,让他四处流浪。”常青是不是要儿子当作家,儿子是否具备当作家的天赋,今天还说都还太早。但是,因为有了足够的钱而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这是一定的。
常青是个成功的男人,在儿子身上他应该做的,就是放飞儿子的梦!
请红庆编辑他儿子的作品,实在是高明。
“常小辫”当珍惜这一切。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后记
刘红庆
“长毛是个可爱的孩子。”去年夏天女儿受“长毛”之陪逛了几个晋中的景点,回来这样说。
我1977年,也正好12岁,“长毛”一样的年纪,就批阅别人的作文。那是在太行山里,夏老师充分信赖了我。别的同学都“支农”劳动去了,我一个人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看作文。这样的事是经常的。一次,夏老师说:“你改错别字可以,写的批语还不行。”
我不知道初一同学里,还有谁保留着早年的作文本,保留了我的墨迹。也不知道那时候究竟是怎样“教导”我的同学的。今天看来,一定羞愧!
离开太行山不久,我就认识了“长毛”的爹,16岁,提着茶壶给校长送水。我在和校长一层楼的另外几间办公室编校报,彼此见的多了,也就说起话来。有时候晚上整个办公楼里,就我们两个,于是他拿了他的创作给我看。我也便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作品。
一去20年。我和“长毛”的爹再次见面,是在北京,他出差来,打听到我的地址,就来看我。一起拿出我俩1986年前后在太原迎泽公园的照片,颇感慨了一番:整整20年的岁月,就在我们的指尖流走了……
“长毛”的爹说想要我写一首诗给他。我很温暖,一个旧日的朋友还在乎我的文字!于是写了这样的句子:
犹记当年少年游,迎泽湖畔赏春柳。
最喜一桢青色面,把与路人共品久。
廿年光阴顺水流,自在心香无须求。
同根太行手与足,漫道情爱一壶酒。
字裱好后,“长毛”的爹开车从榆次来取了一趟。我想“长毛”应该看见我的诗和我的字。很多年后,“长毛”见到我的女儿,应该叫“姐姐”的。他的朋友问:“没怎么见过你这个姐姐呀?”“长毛”介绍说:“我们两家是‘世交’。”
尽管很忙,但是“长毛”12岁,“长毛”的爹希望我们“亲圪蛋书社”来编本“长毛”的书,我还是一口允了的。“长毛”的文字好与不好,我们都尽可能保持他的风貌。只是在阅读节奏上,做了控制,使得读者看来不是一本作文,而是一部作品。我删掉比较多的是“长毛”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捅出主题的那些文字。我这样做想告诉“长毛”的是,语言有蕴籍的美,含着,不露出来。或许给读者以意犹未尽的感觉,才能造成回味无穷的效果。
编辑的框架直接借鉴了清人的《浮生六记》。我怕孩子们不知道,所以声明于此。“长毛”要是想知道怎样才算“回味无穷”,就读读《浮生六记》,而不是同龄人的作文选。现在的作文教学不是教孩子们领略语言本身的美,而是直奔分数而去。希望“长毛”的个性不要在应试教育的藩篱里消失掉。
“长毛”的爹忙碌着,“长毛”的娘漂亮着,“长毛”个性着,这样挺好。
难得“长毛”一家看得起“亲圪蛋书社”,五一前后我们书社不仅没放假,还加班加点,为“长毛”赶制处女作。“你的朋友孩子过生日咱们都这么忙吗?”女儿问。
“长毛例外。”我说。
“为什么?”
“因为他可爱!”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日星期五
《留着小辫》目录
序言:放飞梦想/亚妮
第一篇章 养育记恩◆
一、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我爱我温暖而幸福的家◆
三、遮雨的伞和滴落的泪都是妈妈的爱◆
四、妈妈像蜡烛一样◆
五、妈妈也有烦人的时候◆
六、爸爸,请你陪陪我吧◆
——给爸爸的一封信
七、父爱有时比母爱更伟大◆
——读《地震中父与子》有感
附录:
父母眼中的我
第二篇章 同学记情
一、我的潇洒就飘扬在我的小辫上◆
二、那次我生了李小轩的气◆
三、李小轩的那一声惨叫◆
四、李小轩踢飞了自己的鞋子◆
五、我曾经伤了好朋友的心
六、偷听后帮助同学也高兴
七、与高手高丽荣对决◆
附录:
同学眼里的我
第三篇章 课余记趣◆
一、四季都美丽的校园◆
二、我的火箭也上天◆
三、一天不看书就不舒坦◆
四、“我终于把哥哥超越了!”◆
五、跑道上的遗憾
六、一张相片记载的趣事◆
七、磊磊哥像变戏法一样有趣
附录:
老师眼里的我
第四篇章 动物记爱
一、 “我爱小主人”
——狼狗的自述
二、我爱我的小狼狗
三、狼狗容容哥
四、蜘蛛原来是个“近视眼”
五、自由对小鸟来说是重要的◆
六、给鸟儿留下它们自己的家
第五篇章 大地记事
一、人在天上向新疆◆
二、异国情调很迷人◆
三、大草原归来梦回大草原
四、我也过了火焰山◆
五、在天池钓鱼◆
六、“三星堆”是个谜◆
第六篇章 未来记梦◆
一、假如我会飞
二、智能电视机
三、大熊猫的生还◆
四、克隆狗的“叛变”
五、15年后的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