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求解:请您协助爆破松山子高地!
(2009-09-25 19:12:40)
标签:
松山战役笔记爆破子高地工程求解坑道皮尺三角板军事 |
分类: 随感 |
最近两天,分别陪凤凰卫视、云南卫视采访了鲍直才老先生两次,所闻所感新鲜生动。因10月份还要陪老人重返松山战场,想必到现地还可以搞清楚更多细节。工兵对地貌的记忆,肯定要优于步兵。回来之后,我将完整地讲述一下这位传奇老兵的松山故事。
鲍直才是高中毕业后,1940年考入中央军校18期工兵科的,学制3年。1943年毕业分在第8军荣誉第1师工兵连。打松山时,长官们酝酿提出爆破松山子高地,军工兵营和师属工兵连共6个连、四五百人都投入坑道爆破施工,但是像鲍直才这种正儿八经军校出身的工兵军官如凤毛麟角。营长常承隧受领任务后,找到鲍直才:技术活儿你负责!鲍说:没有专用测量器材啊。营长说:就你是军校毕业的,你搞不了,谁搞?鲍就硬着头皮上了。这个24岁的浙江佬,聪明得很,很快就鼓捣出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工兵少尉排长鲍直才设计好坑道,由工兵来挖,一个连排成一条长龙,最前面的兵用美式工兵锹铲下土,锹头一转就成了刨子,把土从胯下刨到身后,以此类推往后刨,最后一个人用麻袋装土,外面的兵扛起麻袋往下运。麻包堆在一个树林后面,不敢让鬼子从高处看见,暴露意图。施工时,昼夜换班,每次一条龙换另一条龙,单兵不能换班,因为坑道太窄,很难错开身。施工期间,鲍直才基本不敢睡觉,只能歪着打个盹,为啥?怕兵们在洞里挖偏了,得经常钻进去测量一下!鲍直才听常营长的口气,要是真出了问题,自己有被军法从事的可能!
有朋友问了:要是有人拉屎怎么办?
嗯,拉到土里埋起来,往后刨!
吃饭呢?
参照前一个问题:从后面一个个递进来。
照明?掌子面上点一盏桐油灯,灯不能太多,因为会烧掉洞里的氧气。
就这样,鲍直才听见兵们在施工中还开玩笑:
“你小子,干完活直接埋里头吧?”
“放屁!你才给你挖墓呢!”
那天凤凰卫视的摄像爷们问了一个问题:换班后怎么洗澡?
我当场晕倒:靠,洗澡!不沐浴弹雨就万幸了。真是城里的人儿啊!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昔日爆破松山子高地感兴趣,这里想提出4个技术问题,看看哪位朋友能够解答?
1、如何根据日军堡垒射击口,确定在山体腹部的爆破点?
2、在坑道掘进中,如何保持方位(水平角度)准确?
3、在坑道掘进中,如何控制深度(纵深距离)?
4、这个最难——坑道掘进中,如何控制斜角?
背景是:当时没有水准仪,有1/5万地图、美式油液式指北针,及三角板皮尺之类简单工具。
特别欢迎朋友们绘图形象解答!
1、如何根据日军堡垒射击口,确定在山体腹部的爆破点?
2、在坑道掘进中,如何保持方位(水平角度)准确?
3、在坑道掘进中,如何控制深度(纵深距离)?
4、这个最难——坑道掘进中,如何控制斜角?
背景是:当时没有水准仪,有1/5万地图、美式油液式指北针,及三角板皮尺之类简单工具。
特别欢迎朋友们绘图形象解答!
第一位回答正确者,如果当年在松山一定能立大功。我将签赠《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本,给朋友们助兴!
博主暗忖:把这个策划案给哪个电视台,是不是一档有趣的娱乐节目?既动脑子,又普及军史知识,深化历史记忆。严肃的历史教育,为何不能娱乐化?
好了,还是公布答案吧。
1、关于确定爆破点。在1/5万地图上找到堡垒位置,读出其标高。而后用估算法,以射击孔下推70公分为堡垒底层;考虑到堡垒可能还有地下室,再追加1.5米至2米的深度,即以射孔下2.2米-2.9米为爆心。
2、掌握水平方向。用美式指北针,大致以“按方位角行进”的方式掘进。
3、控制进深。首先在1/5万图上算出堡垒投影点至坑道起点的距离,施工时用皮尺逐段测量,数字相加——与第4个问题相关:
4、因为自制的坡度计,很难做到精确,所以没有采用斜坑道,而是挖掘阶梯状的水平坑道,以1/5万地图等高线,来确定何时起台阶,以及抬高多少。这样,施工中只要保证每段坑道水平即可。测量是否水平,用一个很大的木制三角板,为等腰直角,长边放置在地面,直角顶点垂线,看是否与底边垂直。
概而言之:鲍直才他们是在山肚子里挖了个楼梯通到子高地堡垒底下的。
简单吧?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