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月疑云精英部队圣诞快乐圣诞故事 |
分类: 无聊影话 |
2008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私生活之6.13-6.14如月疑云精英部队
先来一个上影星汇的换片通告,6.13下午拍的
http://img231.imagevenue.com/loc452/th_45039_moto_200806130006_122_452lo.jpg
06.14 周六 雨转晴
昨夜的雨很大,等于是把今天的雨量给下了,因此,上午起床时就觉得晚上天气会转好,电影节开幕式的爱心红地毯应该会走得比较顺利。希望这届多灾多难的电影节能够办得尽量圆满吧。
《如月疑云》キサラギ
上影星汇
13:30
上座率:6.8成
评价:A-
影片
粉丝网版主组织网友聚会,引出四位神秘男为了纪念偶像如月去世一周年而来,结果五个人勾心斗角,他们中间更隐藏着与如月死因有关的关键人士!这部室内剧的成功,全靠精良的剧本和出色的表演。前半段是疯狂粉丝本性大曝光的喜剧,后半场加入悬疑推理,喜剧效果随之催化提升,加上五位演员夸张而有喜感的表演,因此从头至尾绝无冷场,娱乐性丰富之极。
导演佐藤佑市本就是同类作品《古畑任三郎》电视剧导演之一,因此把握这样的题材游刃有余。全片最加分的,当属意外之意外的片尾处理,此前一波一波的笑浪和解谜已将观众情绪弄到较high,而最后还要把神秘的“瑞贝卡”给直接推出,原以为这会是败笔,但却峰回路转,以让人相当满意的方式收尾,令人愉悦,因此强力推荐。
另外:字幕上完千万不要离场,还有更精彩的一个小片段送出,现场的观众此时都乐翻了。
现场
虽然此前去过大宁绿地,但却一直没有去上影星汇这个号称是中韩两国共同打造的电影院。在吃了一顿涨价到离谱的一茶一坐之后,在找不到正门入口只能从此前看大声展时偶尔逛过的Sport100的入口处找到了电梯后,才看到这所装修得还挺不错的戏院。门口已经围了不少观众,而且大部分是少女,看来她们都是冲着《如月疑云》里的小栗旬去的。
看了片头的广告,发现这次的电影节广告招商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而初次上阵的同步打中文字幕的女孩,在影片开映时由于慌乱,因此字幕严重滞后,遭到了全场观众的公干,要求重放之声此起彼伏,戏院工作人员因此在放映了8分钟之后开灯,缓解观众和字幕员的情绪,再次上阵的字幕女孩倒也不负众望,基本没有滞后现象再生。
坐在我身边的一对中年成功男女看样子非常不能理解影片的喜剧成分,因此他们在影片放映到40分钟左右时漠然退场。
《精英部队》Tropa de Elite
天山电影院
18:30
上座率:8成
评价:B-
影片
今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讲述里约热内卢类似于S.W.A.T.部队的新旧交替,影片从头至尾以手提晃动美学行进,前半段倒叙拍得颇为拖沓,尤其是描写警察腐败的一连串事件,罗嗦如片中的对白。后半段进入严酷训练,节奏才开始加快,但实战场面却拍得凌乱有余、机智不足。若是以一般枪战片论,此片成绩当然不算太理想,而以所谓导演艺术手法看,影片在手提和剪刀上的表现也不能令人心服口服,虽然手提似乎是介入这个题材和影片描写地域的唯一方式,但片中却动了不少无谓的剪刀。至少,实战的第一镜就并非是靠晃动和剪切,反而拍出一入废墟战场的那份心理和实地转换上的惊心动魄,但这样令人叫好的镜头实在太少了,很多时候,我甚至都觉得在看一部漫长的电视迷你动作剧。此片能在柏林得奖,也许真的是因为评委会主席个人偏好。
现场
原以为天山进行了改造,结果却发现它只是增加了6个厅,而一号大厅依然是旧式的楼上楼下型,以至于很多楼上的观众都跑去了楼下。一厅的观影环境非常不理想,音响时而单声道时而环绕声,幸好所有的枪战场面都是杜比环绕的。字幕员表现不错,基本没有滞后或超前。现场有不少退场观众,大概是受不了前半段沉闷的剧情。另外,到了天山电影院才发现,地铁二号线娄山关路站出口就在它的正对面,对于那些赶场的朋友来说,这也许是是一个不错的路线。
电影节同城志
guleo2000看了沪北18:30的《少林三十六房》,上座率7成。门口黄牛开价30,他以10元价格成交,觉得影片修复得不错。
rounder看了天山18:30的《精英部队》,他发现了门口告示牌上贴有:婴儿与1米以下的儿童禁止入场的通告。
sleep_cowboy看了星美正大18:30《野草莓》,认为中文字幕翻译烂透了。
地下天上看了UME的20:45的《幸运库克》,如同事先预料的一样,这部电影被撤掉了,顶替它的是《穿越苍穹》。
小韩去和平看了13:30的《幸福》,认为中文字幕翻译烂透了。随后去UME看了《车站小说》(上座率8成),又赶去星美正大看18:30的《野草莓》(满),最后是20:45星美正大的《密阳》,看的时候左面的女士一直在流泪,右面的女士说看不懂啊。
某女兴冲冲地去曹杨看13:30的《空虚》,结果换成了《前陷风暴》,她对这种题材没兴趣,就此作罢。
pauline在世纪大上海看了13:30《拿着刀子的女人》(其实是五个短片集,上座率1成),感觉很不错,但觉得那里座位的靠背太高了,几乎要遮挡住字幕。随后看了18:30永华的《迷失》(上座率7成),又是一部手提晃动美学的作品。20:45继续在永华看《瘦·诱·罪》(上座率9成),她的男伴认为此片无主题、很肤浅。放映到1小时15左右时,银幕画面比例出现了错误,持续5分钟后变成正常比例。
btr在13:30看了柯达四厅的《六号出口》(上座率2.5成),唯一的收获是学会了不少台湾国语发音。15:45在影城二厅看《犯罪现场》(上座率8成),觉得是一个略嫌平面化的侦破片,但画面极美。20:45在环艺二厅看了《平静的躁动》(上座率6成),看样子他喜欢南尼·莫雷蒂。
童心童德在上海影城门口看到《血色黑金》(满)被炒到了150两张的价格。
didajohn看了星美正大的《密阳》(上座率6成多),身边的女孩也哭了。
raytang32看了18:30天山的《精英部队》和20:45的《美国黑帮》(上座率8成),从黄牛这里以40的价格买到这两场联票。感觉现场观众对《美国黑帮》十分投入,这次放映的是港三内嵌字幕版。
daile带着深深的叹息参加了开幕式红地毯,这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嘉宾都不是乘坐轿车来的,而是坐在小巴里,运到现场,就看到小巴里突然冒出了一群提着裙子的美女,颇为壮观。
今天最大最搞的事情,是知道了本届电影节闭幕电影的名字。开幕式电影弄了一部关于奥运的纪录片,这也倒算了,应景之选吧。但居然闭幕电影是一部三年前的法国片《圣诞快乐》。关于这个片名,还有一个小故事。上午听到的版本是《圣诞快乐》,感觉奇怪透了,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搜狐的报道中,这个片名是《圣诞故事》。必须指出的是,《圣诞故事》是今年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最新法国竞赛片,因此我想当然地认为上午听到的片名是错误的,因为组委会不会如此奇怪地选择一部三年前的旧片。
晚上看新浪的新闻,有板有眼地写着真的是《圣诞快乐》,于是求证了有关人士,最终证实确实是《圣诞快乐》这部旧片,也就此听闻了一些关于为什么选择这部旧片的理由,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们的某些长官意志,多年来一直直接地体现在上海电影节的身上,那些荒诞不经的决定,看似深思熟虑或者出于更和谐稳定的目的,但它对于执行者、上海电影节组委会来说几乎到了难以操作的地步,而这种种妙想天开式的决定,对电影节的专业度除了增加更多的伤害之外,绝无其他作用。当媒体一而再再二三地质疑电影节的专业度时,他们首先应该了解的是:上海电影节具体操办人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