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翠华山攀爬巨石雪景 |
分类: 游乐中国 |
搞不懂什么原因,昨天那么重要的日子竟然忘了。我并不忙啊,只是偶尔有些“春困”罢了。
今早上班,坐下来一琢磨,哎呀---$%^%^&^*%#%^^--晕!
昨天,是侄女的生日啊,我竟然忘记了;
昨天,还是学雷锋日,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今天中午,下楼吃饭,一位老太太问XX公司在哪里。结果,我讲了几分钟,最后看老人家不是很明白,就干脆带着她去了。虽然路上浪费了十几分钟,但咱高兴。
学习雷锋好榜样...
五、边走边看
边走,边看--路边的巨石绝不重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小心翼翼的行走,唯恐摔伤一跤,伤了手中的宝贝相机。
这个时候,就该感叹“哥伦比亚”户外鞋的防滑功能了:)
山里的清晨,本就安静。岩石上多了一层厚厚的雪,如同加上了效果良好的隔音棉。
于是,山--更加安静,静的人不忍心大声说话。
有时候,静--也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上山,是身体各方面机能协调最统一的时刻。
左手,扶着栏杆;右手,握着小卡片;脚下,认真的踩雪--当然,是左右脚。
所以说,看景容易、拍景难。
艰难地跋涉,脚步越来越重。
好几次,不由自主的回望,看走过的路如何艰辛。
山脚下,石林、石海渐渐远离,村庄如同玩具般可爱着。
远处的山,在雾气中如同黑白的胶片。
那条来时的路,弯曲着,又像一条巨大的白蟒卧在山脚。
想起一句打油诗:天降大雪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六、攀爬
雪中上山,下雪中登翠华山,形容的确切点,应该是“攀爬”。
很多路惊险之极,不得不爬--别怕丢人,保命要紧。
且不说山势陡峭,也不说台阶雪滑;最要命的是很多台阶的宽度不足半个脚掌。
于是,算是踮着脚尖走吧--摩擦减少一半,危险增加一倍。
站在险境,拍只有在危险环境下才能看到的景境。
还是那片石林和石海,站在高处,确是另一番景象。
--你就想象吧,想象着无数巨石在很早以前从脚下轰然滑下的壮观景象。
而这个时候,你却羽扇纶巾、从容的赏景...
路是险了点,可为了早点实现“高处不胜寒”的目标,咱还得拼命努力。
台阶上的雪越来越厚了...
哎呦,滑了一下;好在,虚惊一场。
天池,摇身一变,如同一面小镜子镶嵌在碎石之中。
刚才回望,是小村庄;现在再回望,是小小村庄。
看看,说崩石、崩石到--前些日子还很好的路,现在已被新的崩石堵住。
攀爬,现在真的要爬了。
收好相机,我开始四肢用力了--哈哈。
路上多了栏杆,这下子就多了一层防护。
代价就是--坡度也更陡了。
目测一下,估计在五十度左右。
15、哈哈,终于看到希望。
跋涉,艰苦的跋涉;攀爬,艰难的攀爬。
衣服已经湿透了,被风吹着,挺凉的感觉。
前面就是可以休息的亭子了,几十米的距离却仍旧漫长。
我可以看见山顶的尖石了,那就是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