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真人版奥运福娃让人叫绝 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2008-02-22 18:43:21)
标签:

西北角

赵亚辉

礼县

社火

高台

奥运福娃

文化

 图文:真人版奥运福娃让人叫绝
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赵亚辉 图/文

 

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5430346.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在秦人祖地礼县过元宵节,遇上传统民间活动——社火。这是真人版奥运福娃的高台,五个吉祥物福娃、奥运五环、奥运火炬有机的组合,并保持力学平衡,让人拍案叫绝。当然,上面这些福娃是很辛苦的,被绑缚在铁杆上,要保持姿势和表情,忍受风吹日晒,要坚持差不多一整天超过8个小时时间。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3470377.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真人版奥运福娃高台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5160139.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五个福娃真人被绑缚在铁杆上,要保持姿势和表情,忍受风吹日晒超过8小时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4160942.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福娃高台在礼县的乡亲父老前接受“检阅”

    元宵佳节,我们重走中国西北角,刚好来到了位于西汉水流域的西北小城甘肃省礼县。
    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行走中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我肩膀两次“光荣”脱臼,举相机都有些困难,不得不再次吊起了绷带。
    为了不对行走进度有大的影响,我们还在继续前行,这次到了礼县,西北小城浓郁的过年气氛让我们格外放松,传统的民俗也让我们很长见识,特别是真人版奥运福娃的高台很让人叫绝。
    礼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在天水市西南约100公里的地方。礼县地貌大都是重重迭迭的黄土山丘,其间弯弯曲曲流出两条河:大一点的是西汉水,小一点的是燕子河,在两河交汇处的西岸,依山面水坐落着一个小小县城。
    就是这个普通的西北小县,在历史上却大大有名。其一因为这里是大秦祖地,嬴秦从这里发祥,最终由嬴政一统天下;其二因为这里是三国古战场,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之地,祁山堡至今巍峨耸立。
    千百年过去,久远的历史沉淀为久远的民俗。
    当我们元宵佳节来到这里时,赶上了一年一度的社火巡街汇演,十里八村的百姓们纷纷聚来观看,只有4万人口的县城聚集了超过10万的群众。热闹的社火巡街鼓舞着农民的心气,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其中那些流传多年的社火项目也让我们频频叫好。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台”。
    高台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技术性很强、非常生动、可移动式的舞台艺术,表现一个戏剧或故事的浓缩体。一般以一个2米见方的木抬架和一根3米~4米左右的特制弯曲铁杆为主干。其制作以戏剧、故事为题材,按需要将铁杆巧妙地装饰成龙、蛇、鸟、鱼等动物或云、树、石等景物,同时由儿童装扮各种戏剧人物角色,分层次设座于上,再用服装道具巧妙掩饰。
    扮演的小孩好象是站在云、树、龙、蛇、兽、鱼、鸟之上,或坐卧于宫、院、器物之中,形象栩栩如生,妙趣横生,具有高、险、奇、巧的特色。
    为什么说高台很有技术性,因为高、险、奇、巧,制作中十分注重力学的应用,要领是把握重心,使高台上轻下重,以保证不发生倾覆。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13749084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真人版奥运福娃高台在礼县大街上慢慢移动,引来的观众把街道堵得寸步难行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6490566.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真人版福娃被缚绑在架子上,要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整天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7580879.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真人版奥运福娃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611067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真人版奥运福娃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3540303.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社火在县城的大广场上举行,许多人走几十里路过来观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00210343.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中华武魂》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6350262.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药王显圣》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019025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童子拜观音》:观音举着一个细长的莲花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222/zhaoyahui21/200802220628520920.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我和助手国球在礼县街头

 

点击进入最近更新图文:

图文:1831个恐龙足印留下的谜团

音频:北京交通台汽车天下月度人物赵亚辉—讲述行走西北角和横穿罗布泊的故事

赵亚辉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聊天实录(一)

赵亚辉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聊天实录(二)

 

    我是陕西人,陕西也流行社火,过去我也曾见过一些高台,但是礼县的高台别具特色。特别是创意独特,而且难度很大,造型比较复杂,非常生动,极具艺术性。
    这些高台都载在拖拉机上,又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五福迎春》。这是真人版奥运福娃,五个吉祥物福娃、奥运五环、奥运火炬有机的组合,让人拍案叫绝。当然,上面这些福娃是很辛苦的,被绑缚在铁杆上,要保持姿势和表情,忍受风吹日晒,要坚持差不多一整天超过8个小时时间。
   《吹箫迎凤》,是一则古老的爱情故事,讲的是擅长吹箫的萧史与秦穆公女儿的爱情故事,历经磨难后的一对情人终成眷属。
   《药王显圣》,表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骑在虎背上为一条龙治病的情景。传说,他在行医途中救治了一只病危的老虎,老虎为感谢救命之恩,自愿做了药王的坐骑。后来,有一天,天上的一条龙也慕名来请他治病。古老的传说,给人们传导的是与人为善的常理和大义。
   《锤炼丹炉》,是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一段情节。孙悟空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开炉之日,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烧死,反而蹬翻了炼丹炉,炼成了火眼金晴。在礼县当地的传说中,蹬翻的炉火烧红了礼县城东的赤土山,如今,赤土山已成为礼县的旅游胜地。
   《童子拜观音》,展现的是童子对观音的顶礼膜拜。这个高台也很别致,观音举着一个细长的莲花,莲花中间是一个童子。
   《中华武魂》,展示的是一群英姿飒爽的中华儿女习武练功的情景。刀光剑影,擒拿格斗,表现的是中华儿女强身健体、不畏强暴,敢于同外来侵略势力作殊死搏斗的英雄气慨。这个高台难度很大,特别是一个铁杆顶支撑着两个人,动作夸张,造型优美,力学上又很平衡。
    《魁星射斗》是又一历史传说,相传,魁星是文人学仕朝拜的先祖;魁星射斗,状元显威,以此象征礼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537058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五福迎春》:五个真人小缚绑在架上,主保证高台不发生倾覆,力学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4070067.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吹箫迎凤》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8250341.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吹箫迎凤》讲的是擅长吹箫的萧史与秦穆公女儿的爱情故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8520713.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药王显圣》:表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骑在虎背上为一条龙治病的情景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9390752.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锤炼丹炉》:讲述的是孙悟空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炼成了一对火眼金晴的故事。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956079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童子拜观音》:展现的是童子对观音的顶礼膜拜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1000554.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观音举着一个细长的莲花,莲花中间是一个童子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1410859.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中华武魂》:展示的是一群英姿飒爽的中华儿女习武练功的情景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2110814.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这个高台难度很大,特别是一个铁杆顶支撑着两个人,动作夸张,造型优美,力学上又很平衡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254095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魁星射斗》:象征礼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3270931.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魁星射斗》



附录:
  社火,又称“耍社火”,传统民间节目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承袭秦汉时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表演借助各种道具,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头一天晚上,人们便精心画好各式的脸谱,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
  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
  这样的习俗在当今社火中尚有遗存。一些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有说有笑,一旦“开脸”之后便不是自己,不能随便说话,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风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融入和赋予了新内容,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19190373.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药王显圣》:骑在虎背上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他正为一条龙治病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108/zhaoyahui20/200802221226550468.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药王显圣》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08/0222/zhaoyahui21/200802220628370730.jpg在秦人祖地西北小城过元宵节之一" />

 到礼县路上,在一村子里偶遇社火活动 

点击进入最近更新图文:

图文:1831个恐龙足印留下的谜团

音频:北京交通台汽车天下月度人物赵亚辉—讲述行走西北角和横穿罗布泊的故事

赵亚辉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聊天实录(一)

赵亚辉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聊天实录(二)

 

每一脚刹车成本是1毛钱 小行为也可以改变世界

图文:改变红军命运的那张报纸

运行37年即将消失的“坐船的国道”

红山白土头 黄河向西流(一段奇特的黄河)

黄河也有奇特的三峡

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无法忘记——印度洋海啸3周年祭

 

赵亚辉博客首页

 

赵亚辉:罗布泊不能错过的十大景观

铁汉四加一,纵横罗布泊(新浪汽车频道专访赵亚辉)(车行记忆) 

单车探秘罗布泊(人民日报刊发的整版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