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我们的认字问题集中在两点,一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认字,一个是怎样教孩子认字。
对于第一个问题,争论很多,我认为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他们的心智发展,千万不要揠苗助长,认字早和认字多并不能说明问题。
重点说说怎样教孩子认字的话题。
很多人通过识字卡教孩子认字,这种识字卡通常一面有图,一面有字,市面上有很多识字卡,良莠不齐,有的注音和释义都不是很规范,我曾经就收到过一份作为赠品的“超强识字卡”,上面对妹妹的解释竟然是:同父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估计孩子听了都会犯晕。
更大的问题是,相比较而言,对孩子来说“图”比“文”更直接,所以,他们完全可能是在认识图的基础上认识了字,一旦离开图就未必能认得这个字了。
汉字是构成汉语的基本元素,确实是只有认字多了才能读懂文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认得字约多,阅读水平就越高。在学英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拿到一篇文章,每个字都认识,就是没读懂整篇文章在说什么,在认汉字的时候,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家长单方面追求孩子认识汉字的数量,常常以2岁就能认识多少汉字为荣,且不说孩子是否具备真正的阅读能力,就是那样一个个通过卡片或者把家里贴满字条的做法就值得商榷。
从汉字的起源来说,它是象形文字,每个汉字其实可以看作一副图,虽然我们经历过汉字简化的过程,但很多字依然是能看出它的本源的,所以,如果能从汉字的这个特点出发教孩子认字,可能真正能做到玩中学。
手头有一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的《三十六个汉字》,这个短短的动画片就有很好的创意。(http://you.video.sina.com.cn/b/19123302-1580232011.html)根据这些汉字的特点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很好玩。
其实,就像背单词一样,如果只是嘴里念念有词,手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那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认汉字也是如此,把一个汉字默写几十遍也未必能记住。古代蒙学的《千字文》就是一个例子,原本是没有联系的一千个字,最后竟然被编成四个字一句的韵文,并且还包含了很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我们教孩子认字真未必从最简单的“上下左右人口手”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