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清辉
慢性前列腺炎是影响成年男子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中医男科临床的疑难病之一。现实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广告让人目不暇接,在此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广告作为正确的资讯来源。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病机多变,个体差异性大,慢性前列腺炎病理学特点是前列腺充血水肿,炎性腺液浸润潴留,腺管梗阻不畅,久则纤维组织增生变性,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通络排浊是治疗的关键。在治疗上疏通由于炎症破坏所造成的腺管阻塞,以利于前列腺积液排出,引流炎性物质,远比西医中的抗菌重要。
一,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
Ⅰ型:相当于急性前列腺炎。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和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
Ⅱ型:相当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PS)。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相当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精液/VB3细菌培养结果阴性。
该型又再分为ⅢA(炎症性CPPS)和ⅢB(非炎症性CPPS)两种。ⅢA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ⅢB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
IV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EPS、精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等)时发现炎症证据。
我认为该分类方法较以前(传统)的分类方法有很大的进步,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Ⅰ型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和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
(二)Ⅱ型前列腺炎
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返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三)Ⅲ型前列腺炎
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可能是多种病因同时起作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起关键作用;或者是许多不同疾病,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甚至这些疾病已经治愈,而它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持续独立起作用。多数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等的共同作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
1,病原体感染
本型患者虽然常规细菌检查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但仍然可能与某些细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其局部原核生物DNA检出率高达75~82%。临床某些以慢性炎症为主、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无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与厌氧菌及细菌变异有关。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真菌、病毒、滴虫、结核分支杆菌等也可能是该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证据,至今尚无统一观点。
2,排尿功能失调
某些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频繁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与残余尿形成,造成尿液返流入前列腺,不仅可将病原体带入前列腺,也可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性“化学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异常和骨盆区域疼痛等。
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多种尿动力学改变,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可能是患者产生排尿异常的主要原因,若尿道括约肌收缩能力低下则可导致尿频、尿不尽等,也是前列腺炎常见的临床症状。这些功能异常也许只是一种重要现象,其本质可能与其他各种致病因素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
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中一半以上存在显著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改变,如:焦虑、压抑、疑病症、癔病,甚至自杀倾向]。这些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及排尿功能失调。消除精神紧张可使症状缓解或痊愈。但至今还不清楚精神心理改变是其直接原因,还是继发表现。
4,神经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痛患者的疼痛具有内脏器官疼痛的特点。前列腺、尿道的局部病理刺激,通过前列腺的传入神经触发脊髓反射,
腰、骶髓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冲动通过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传出,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引起膀胱尿道功能紊乱,并导致会阴、盆底肌肉异常收缩,在前列腺以外的相应区域出现牵涉痛。
5,免疫反应异常
有学者认为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前列腺来源的某些精浆蛋白抗原如PSA等可以作为自身抗原性物质;病原体的残余碎片或坏死组织也可作为抗原,诱发前列腺的免疫反应,造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某些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免疫抑制因子(IAP)明显减低,而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明显有效,提示前列腺局部免疫因素异常增强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复杂变化,可能参与了发病过程。
6,氧化应激学说
正常情况下,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利用、清除处于动态平衡,前列腺炎患者氧自由基的产生过多或/和自由基的清除体系作用的相对降低,使其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反应能力降低、氧化应激作用产物或/和副产物增加,可能为发病机制
7,盆腔相关疾病因素
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外周带静脉丛扩张、痔、精索静脉曲张等,或存在久坐、不适当的性活动等引起的慢性盆腔充血,提示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可能与盆腔静脉充血相关,可能是造成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某些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炎的患者,其表现可能是间质性膀胱炎所致。
(四)IV型前列腺炎
可能与Ⅲ型前列腺炎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三、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包括:酗酒、嗜辛辣食品、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受凉、过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特异体质;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导尿等医源性损伤等。
四,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人症状表现相差很大,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人自觉症状可不成正比。一些病人症状显著,但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液检查可无特殊发现或改变轻微,而另一些病人前列腺液有大量脓细胞,前列腺质地变硬,却可全无症状。因此,症状的轻重可能还和病人的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常见的症状有:
1.疼痛
后尿道可有烧灼感、蚁行感,会阴部、肛门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耻骨上区、阴茎、睾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
2.泌尿系症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无力、尿失禁、滴白、血尿、尿等待、尿分叉、尿线变细、尿浊等症状。
3,性功能障碍:可有性欲减退、阳萎、早泄、射精痛、遗精次数增多等,个别病人可能不育。
4,神经衰弱症状:可有心情忧郁、乏力、失眠等。
5.继发症状:比较少见,由于细菌毒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等。
五,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因谨慎诊断。依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理化)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因涉及较强的专业知识本人就不再详细介绍了。但强调几点:
1,就诊时应详细向医生详细说明,不要有害怕或是害羞心理;
2,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如:前列腺触诊。
3,前列腺液化验很重要,应进行3次以上的化验。或是前列腺液的培养和药敏试验。
六,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常以湿、热、瘀、虚为其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本病,首当辩证治疗,根据证候表现选方用药。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较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白淫”范畴。
(一)其主要病因有:
1,外感毒热之邪,留恋不去,或性事不洁,湿热留于精室,精浊混淆,精离其位;
2,相火旺盛,因所愿不遂或忍精不泄,肾火郁而不散,离位之精化为白浊;
3,房室过度,以竭其精,精室空虚,湿热乘机袭入精室,精被所逼,不能静藏。
4,肾火郁而不散,或湿热久滞不清,精道气血瘀滞,故迁延难愈。
(二)临床上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疗程不应少于3个月,尤其是对一些顽固性患者,更应反思,自己发病初期是否真正坚持连续治疗。
1,内治法:
(1)湿热壅滞型
症见:小便频急,尿道热痛,尿末或努挣大便时有白浊从尿道滴出,少腹、腰骶、会阴、睾丸胀痛不
适,口干苦而粘,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萆藓分清饮加减
萆藓10g车前草g茯苓10g丹参10g黄柏10g薏苡仁10g丹参10g
厚朴10g碧玉散15g莲心10g菖蒲10g
(2)阴虚火动型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夜眠遗精,火旺则阳事易兴,不仅小便末、大便时有白浊滴出,甚至欲念萌动时亦常自行溢出,或有血精,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则:滋肾养阴,清泄相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15g黄柏6g生地12g山茱萸10g山药2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 g
(3)肾虚阳衰型
症见:腰膝酸冷,阳痿早泄,遗精,神疲乏力,四肢末端凉,稍劳即有精浊溢出,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弱。
治则:补肾助阳
方药:右归丸加金锁固精丸加减
生熟地各10g 山药10g茯苓10g川断10g金樱子15g五倍子12g
益智仁10g菟丝子15g杜仲10g枸杞子10g当归10g肉桂4g
(4)气血瘀滞型
症见:病程日久,气血瘀滞,少腹、腰骶、睾丸、会阴坠胀隐痛,或见血尿、血精,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多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前列腺汤
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丹参20g泽兰10g王不留行10g元胡10g
穿山甲5g牛膝10g当归10g,如前列腺质地硬者可加三棱6g莪术6g
皂角刺6g
2,外治法:
1)中药煎汤乘热坐浴或是用服用的汤药药渣煮水后坐浴。
常用方药:鱼腥草20g马齿苋10g丹参20g赤芍10g紫草10g白花蛇舌草10g野菊花20g。
上方水煎取汁1500ml,每日坐浴1~2次,注意水温不要超过40℃,每次坐浴 30分钟。
2)中药煎汤保留灌肠
方药:败酱草20g鱼腥草10g土茯苓10g大黄10g丹参20g泽兰10g桃仁12 g赤芍20g.
上方加水500ml煎30分钟,取汁200ml,待温后(43℃)作保留灌肠,每日一次。
3)野菊花栓:塞肛门
每日1~2次,用于湿热型及气滞血瘀型的前列腺炎。
4)前列腺按摩: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Ⅲ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联合其他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推荐疗程为4~6周,每周2~3次。I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本人声明:我基本不用这种方法,我当心会取反作用,而且反复进行按摩病人会有厌烦和恐惧的心理产生。
(3)针灸治疗。
相关博文:
中医诊疗ED病的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