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名画_汉斯.梅姆林

标签:
汉斯.梅姆林hans.memling三联画尼德兰画家塞巴斯蒂安 |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
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或Memlinc,1430-1494),出生于德意志地区塞利根施塔特(Seligenstadt),后移居弗兰德斯地区,1494年8月11日卒于布鲁日(Brugge)。早期尼德兰画家,年轻时曾在布鲁塞尔的罗希尔·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399-1464,或范德韦登)画室工作,1464年范德韦登死后,他移居布鲁日(Bruges),成为当地出名的艺术家。以画人像和教堂联幅画为主。
一、《圣雅各和圣多明我围绕圣母与圣子》(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James and Saint Dominic),年代:1488-90,高度:1.30
m。
这幅画是受布鲁日的香料商雅各布.弗洛林斯(Jacob Floreins.)的委托,为其私人小教堂而作。
这幅画是受布鲁日的香料商雅各布.弗洛林斯(Jacob Floreins.)的委托,为其私人小教堂而作。
时间大致在1488-1490年间。香料商死后,他的西班牙遗孀带着此画带回她的家乡,西班牙的布尔戈斯。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的1808年(拿破仑的长兄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驻守布尔戈斯的一位法国将军又将这幅画买回了法国。
画的中央是怀抱耶稣的圣母,画的左边是圣雅各,右边是多明我会的创始人圣多明我。
注意看画中最下方的地毯,是梅姆林按亚美尼亚风格的地毯所绘。二三百年后还有人照此图案制作地毯。所以又称作“梅姆林地毯”。
画的中央是怀抱耶稣的圣母,画的左边是圣雅各,右边是多明我会的创始人圣多明我。
注意看画中最下方的地毯,是梅姆林按亚美尼亚风格的地毯所绘。二三百年后还有人照此图案制作地毯。所以又称作“梅姆林地毯”。

二、这是一组祭坛三联画:
中间的是《耶稣的复活》(Tripty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
左侧是《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The Martyrdom of Saint Sebastian)
右侧是《耶稣升天》( The Ascension of Christ)
这组画是画家晚期的作品,画风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小丘比特拉起花冠,显得庄重。左侧的塞巴斯蒂安可能暗示委托人也许是位弓箭手。右侧的耶稣升天,上方只有耶稣的两只脚。
前面提到过梅姆林的老师罗希尔·范德魏登就是以擅长画联幅画而出名,所以梅姆林的联幅画应该是跟他的老师学的。

中间的是《耶稣的复活》(Tripty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
左侧是《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The Martyrdom of Saint Sebastian)
右侧是《耶稣升天》( The Ascension of Christ)
这组画是画家晚期的作品,画风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小丘比特拉起花冠,显得庄重。左侧的塞巴斯蒂安可能暗示委托人也许是位弓箭手。右侧的耶稣升天,上方只有耶稣的两只脚。
前面提到过梅姆林的老师罗希尔·范德魏登就是以擅长画联幅画而出名,所以梅姆林的联幅画应该是跟他的老师学的。

圣塞巴斯提安(塞巴斯蒂安,?-288,Saint
Sebastian)传说中一位罗马的殉道者,基督教圣人。他曾在罗马的军队中传道,后被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逮捕,并命令用乱箭把他射死,通常的绘画或文学作品中都是这样描述的。但实际上在被射杀后,罗马的艾琳救活了他,后又被罗马皇帝命令用棍棒打死。在米兰敕令前,基督教未被允许公开活动的时日里,罗马的统治者对待基督徒的屠杀是十分残酷的。
三、还是一组祭坛三联画: 尺寸很小:H. 0.47 m;
W. 0.26 m。
中间的是《逃往埃及的路上》(during the Flight into Egypt)
左侧是《施洗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右侧是《抹大拉的玛利亚》(Mary Magdalene)
画的年代大致在1475-80年间,中间的马利亚站立着怀抱耶稣,与常见的《逃往埃及》有些不同,约瑟和毛驴则在较远的后面,成为了背景。
中间的是《逃往埃及的路上》(during the Flight into Egypt)
左侧是《施洗约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右侧是《抹大拉的玛利亚》(Mary Magdalene)
画的年代大致在1475-80年间,中间的马利亚站立着怀抱耶稣,与常见的《逃往埃及》有些不同,约瑟和毛驴则在较远的后面,成为了背景。
这幅画曾经是拿破仑的弟弟,吕西安.波拿巴的收藏,后在海牙拍卖会上被荷兰国王威廉二世购得。又几经转手进入卢浮宫。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