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大教堂及约克市

标签:
约克大教堂约克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英布战争minister |
分类: 2013法、西、英 |
离开艾维克城堡,大巴沿着海边(北海)一路向南驶往大约120英里(将近200公里)外的约克市。

临近约克。

接近市区

干净整洁的街道,家家户户非常平常的小楼。

在英国,大巴通常叫做Coaches。

一所大学,圣约翰大学。

约克的古城墙在罗马时代就开始有了,中世纪时又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修建,我们时间很短只看到很少的一部分。

公元四世纪初的罗马帝国正是四帝共治期,公元306年的7月25日,西部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去世,他的儿子君士坦丁在不列颠的约克,被其父的部下拥戴称为皇帝。随后的近十年间,君士坦丁分别战胜了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统一了罗马帝国成为了君士坦丁大帝。
再早前,公元211年,塞维鲁皇帝在远征苏格兰时,也是病死在约克,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盖塔也是从约克回的罗马登基。

约克大教堂(York Minister),在英国国教(安立甘或圣公会)中有两位大主教,分别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而约克大教堂则是约克大主教的座堂。教堂的正式名称是“"The 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St Peter in York(约克圣彼得大教堂及大主教教堂)”。Minister是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因为传教和教学而使用的对教堂的尊称,所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称为“Minister”的教堂。

现在所看到的哥特式建筑是13世纪时修建的。据说规模在欧洲算大的。

当年,亨利八世的重臣,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1473–1530),就是来自于约克的大主教,当他没有完成亨利八世交待的说服罗马教廷批准离婚的任务时(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吧),被亨利八世罢黜,好在没像其他大臣落得被砍头的下场,又被贬回约克做大主教。不过死在赴任的途中。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伴君如伴虎”。



墙面上空着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在宗教改革中被破坏掉了的十二门徒像。


教堂内部虽大,但很简约。典型的哥特式拱顶。





紧邻约克大教堂的一座16世纪的教堂,St Michael le Belfrey。

教堂周边的约克市区。

约克,有近2000年的历史。美国的纽约,名称也正是来自于约克。当年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抢到原来叫做“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正好赶上英王的弟弟,约克公爵的生日,所以就叫做“New York”了。

一座1905年立的纪念碑。

纪念1899-1902年在南非战争中(也称英布战争或布尔战争)死亡的约克将士。英布战争是英国和布尔人(荷兰人后裔)为了争夺南非的钻石资源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发的战争,双方死亡数万人。当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也正是大英帝国最兴盛的时期。



约克大教堂(York Minister),在英国国教(安立甘或圣公会)中有两位大主教,分别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而约克大教堂则是约克大主教的座堂。教堂的正式名称是“"The Cathedral and Metropolitical Church of St Peter in York(约克圣彼得大教堂及大主教教堂)”。Minister是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因为传教和教学而使用的对教堂的尊称,所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称为“Minister”的教堂。

现在所看到的哥特式建筑是13世纪时修建的。据说规模在欧洲算大的。

当年,亨利八世的重臣,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1473–1530),就是来自于约克的大主教,当他没有完成亨利八世交待的说服罗马教廷批准离婚的任务时(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吧),被亨利八世罢黜,好在没像其他大臣落得被砍头的下场,又被贬回约克做大主教。不过死在赴任的途中。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伴君如伴虎”。



墙面上空着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在宗教改革中被破坏掉了的十二门徒像。


教堂内部虽大,但很简约。典型的哥特式拱顶。





紧邻约克大教堂的一座16世纪的教堂,St Michael le Belfrey。

教堂周边的约克市区。

约克,有近2000年的历史。美国的纽约,名称也正是来自于约克。当年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抢到原来叫做“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正好赶上英王的弟弟,约克公爵的生日,所以就叫做“New York”了。

一座1905年立的纪念碑。

纪念1899-1902年在南非战争中(也称英布战争或布尔战争)死亡的约克将士。英布战争是英国和布尔人(荷兰人后裔)为了争夺南非的钻石资源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发的战争,双方死亡数万人。当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也正是大英帝国最兴盛的时期。



前一篇:艾维克城堡
后一篇:参观伯明翰的MG汽车总部